- UID
- 367
- 积分
- 772
- 威望
- 16
- 桐币
- 26
- 激情
- 58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9-5

桐网贡生
 
- 积分
- 772
 鲜花( 0)  鸡蛋( 0)
|
请登陆http://px.119.cn/为68号安庆勇士朱彬投票!
安徽消防朱彬:血肉之躯充当“救生垫”
84岁老翁身悬四楼阳台,随时有坠楼的危险,朱彬从二楼架消防梯营救。突然,老人双手松开,就在老人坠楼的一瞬间,年仅19岁的安徽省安庆市南庄岭中队副班长朱彬惊天一抱,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救生垫,朱彬将老人抱在自己的身上摔到二楼阳台上,老人安然无恙,朱彬当场昏了过去……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年仅19岁的朱彬惊天一抱,用身体当救生垫,勇救84岁老人的事迹震撼江淮大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谱写了和谐社会感天动地的篇章。
生死就在一瞬间
2008年2月15日,农历大年初九,安徽省安庆市的人们还沉浸在春节欢乐、祥和氛围中。然而,就在宜铜新村宿舍楼的四楼阳台晾衣架上却悬挂着一名老人,在寒风中摇摇欲坠,情况万分紧急。
10时41分,安庆市消防支队南庄岭消防中队接到报警,中队官兵立即出动,赶赴现场。根据现场情况,指挥员制定了救援方案:首先从5楼释放安全绳和安全带实施保护,再利用两节拉梯,从2楼平台竖起拉梯从下往上实施营救。

由于天气寒冷,老人随时有坠楼的危险,作为中队抢险救援的尖兵,朱彬同志来不及多想,主动请缨,从二楼架梯实施营救。就在朱彬同志给老人系安全带的一霎那,老人双手突然从晾衣架滑脱,朱彬同志伸出右手抱住老人,由于惯性太大,“嘭”的一声闷响,朱彬与老人重重的摔落在二楼的阳台上,朱彬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护住老人,用血肉之躯充当了老人的“救生垫”。
朱彬同志落地后,出现呼吸困难、神志模糊的状况,随后他和老人被120急救车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急救。由于朱彬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救生垫,老人安然无恙,而朱彬右手造成桡骨粉碎性骨折。
当朱彬同志清醒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老人家怎么样了?”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称赞“真是英雄啊!”。2月16日上午,获救老人及其子女前来感谢,并送来了“舍己为民,英勇救人”的锦旗。特别是老人的大女儿,她拉着朱彬同志的手,反反复复地说:“感谢消防部队培养了这么好的战士,感谢你的父母教育出了这么好的孩子,要不是你,我的父亲就……”朱彬同志简单的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不要放在心上……”
平凡中诠释为民真情
朱彬同志在救援中舍身救人英勇负伤后,安徽省消防总队沈林龙政委第一时间做出批示:“请支队关心朱彬同志地治疗和生活,并学习和鼓励这种精神”。安庆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胜荣赶赴医院看望了朱彬同志,并号召全市人民和公安干警向朱彬同志学习,人民公安报等省市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朱彬同志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群众自发寄来营养品和慰问信。
朱彬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的一个农村家庭,与生俱来就有股对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爱。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8岁那年,朱彬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满心欢喜的成为消防部队的一员。在部队一年多的时间里,朱彬不但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表现突出,先后24次深入火海,多次参加抢险救援,抢救和疏散被困群众32人,参加社会救助80多起,在各项工作上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汪秀英老奶奶是中队帮扶的孤寡老人,常年需要有人照顾。当朱彬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放弃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到汪奶奶家打扫卫生,为老人家送米送面,换液化气,及时为老人排忧解难。2007年7月份,老人家由于天气炎热引起身体不适,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输液。在随后的一个星期内,朱彬放弃中午休息的时间,自己掏钱接送汪奶奶去医院输液,直到汪奶奶康复。

英雄只是把小事做得更好
打开朱彬的学习笔记,虽然字迹不算漂亮,但却认认真真。他经常用英雄的事迹来激励自己,雷锋式的好战士金春明对于朱彬来说是最熟悉的英雄,他在自己的学习心得中写道:“金春明是我们消防部队的英雄,认识了他以后,我觉得英雄并不神秘,也不遥远,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英雄也是普通人,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在于英雄把小事做的更好。我要向金春明同志学习,从小事做起,在平凡中体现我的价值,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成为英雄!”
在战友面前,朱彬经常鼓励大家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对于中队换灯泡、修门锁这种小事,也都会主动去做。无论是中队打扫卫生还是保养车辆,朱彬同志总是积极的走在前面。今年2月5日,由于长时间的冰雪天气,中队洗漱间水管被冻裂,站夜岗的朱彬在交岗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后,自己一人找来工具对裂开的水管进行维修,由于当时天气寒冷,夜间温度低达零下6度,自来水的总阀被冻死无法关闭,为了减少浪费,朱彬就带水作业,经过近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水管被堵住了,但朱彬全身都淋湿透了……
古今中外多少哲人追问人生的意义,但也许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民族英雄吉鸿昌曾说过:“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事实上的确如此,朱彬同志正在用自己的一步步行动书写属于他自己的历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