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6047
- 积分
- 8276
- 威望
- 45
- 桐币
- 1389
- 激情
- 261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85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13

桐网贡士
 
- 积分
- 8276
 鲜花( 3)  鸡蛋( 0)
|
眼下,淡季“电荒”呈现蔓延之势,并且开始影响百姓生活。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又将“荒”到何种程度?什么原因导致今年缺电这么严重?应对“电荒”加剧有何举措?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电力监管部门、电力行业协会和供电企业有关负责人。据新华社电
今年“电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俞燕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除了用电需求旺盛、部分地区水力发电不足之外,最主要原因是电价机制没有理顺。市场化的煤价持续走高,使得火电企业的发电成本上升,但由政府管制的上网电价却不变,火电企业越发电越亏损,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
薛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电力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我国能源资源集中在西部,而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呈现逆向分布的特点。近期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表现在:新增发电装机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用电需求大的东中部地区新增发电装机较少;电源和电网建设不同步,尤其是电网建设滞后使得西部的电不能充分送到东中部;火电新增规模下降,使得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有效发电能力增长不足。
苏胜新(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主任):跨区域输电能力不足,造成“东部缺电,西部窝电”。今夏东北、西北电网电力富余2700万千瓦,但由于跨区电网建设滞后,无法送到缺电达3000万千瓦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
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名誉总工程师):表面上“电荒”是由电煤不足、水电乏力引起,但根源上是由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导致。
夏季“电荒”会不会加剧?
薛静:今夏供需形势将呈现“缺口出现更早、范围有所扩大、强度有所增强”的新特点。保守估计全国供电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相当于两个安徽或三个重庆的发电装机容量。
苏胜新:如果电煤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旱情继续影响水力发电,并且出现持续异常高温天气,电力缺口将扩大到4000万千瓦左右。
今后几年“电荒”会不会持续?
薛静:目前发电源在建规模严重不足,加上火电建设积极性降低,将造成今后几年火电投产规模不合理地快速下降,不能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预计在“十二五”中期的2013年电力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苏胜新:未来两年电力紧张形势将不断加剧。预计2012年最大电力缺口约5000万千瓦,2013年最大电力缺口可能将超过7000万千瓦。
如何走出“电荒”困局?
俞燕山:必须解决火电企业越发越亏的问题,以提高发电企业储煤积极性和发电意愿。同时,加强电煤产运需协调衔接,按照国家发改委近期《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要求,确保重点合同煤价格不涨价并且保质保量执行合同。一些地区煤炭出厂后的运费和中间环节收费占到煤价的近一半,也应清理这些不合理的涉煤收费。
苏胜新:必须保障居民用电。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严格控制“两高”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和不合理用电需求,督促纳入有序用电方案的企业落实限电指标,让电于民。
破解“电荒”有何长远之策?
俞燕山:要理顺煤电价格关系,真正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实现煤价、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联动,使煤企、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的利润均衡合理化,调动各方生产积极性。还要推进电价改革,做好居民阶梯电价、分时电价等的制度设计,使电价能够真正反映电力资源的稀缺程度。
薛静:解决电力结构性矛盾要加快调整电力结构。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原则,在中东部严控火电建设规模,在西部加快大水电、大火电、大风电、大核电等综合能源基地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