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7|回复: 2

[其它] 正在消失的特产蔬菜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42

回帖

80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00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1-2-7 23: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失的特产蔬菜

  咀嚼着朋友送来的焦枣,并审视着包装,大字明署:江南“土特产”。由此想起本地一些特产蔬菜的事来。现在让我道来。
    先说菱湖雪花藕。它在我市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藕九孔十三丝,整枝长大,洁白玉润,宛若处子的玉臂。鲜食则嫩脆多汁,甘美无渣,凉血止血。熟食则清香粉软,健脾益气。其实,藕起源亚洲热带湖沼,在我国栽培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南北都有她的倩影芳踪。为何菱湖雪花藕有如此有特色呢?这得从菱湖说起。原来菱湖是城北的天然湖泊,自古以来,蒿芦菰菱,充积所繁,其遗骸残体,沉落湖底,腐化积聚,形成巨量的腐殖质,深厚肥沃。藕得此滋养,生长勃发,漫延不可挡,湖中尽藕,中无杂草。也就是这腐殖质,使鲜嫩、脆甜、粉软,味美可口。每至七、八月,凌波翠盖,清香远溢,沁人心脾,远望翠碧如绸,风起荷动,莲波触天。艳丽荷花,婷婷玉立,缀点其中,灿若星汉。到中秋节左右,藕已成熟,人们把藕洗得洁白,整担地挑进城内,一边叫卖着,一边大口大口地嚼着解渴。城内也有不少人家,常买回当作水果食用,大人小孩都喜欢,百吃不厌,甚或招待宾客。
     现在人们已多年没吃雪花藕了。菱湖业经规划,掘底疏浚,吸泥吹填,噫 ,万千年形成的腐殖层被荡涤一空,数百年形成的独特藕种淘掘不留。菱湖靓了,菱湖美了,由城外湖变成了城内湖,“农转非”了,成为城市之眼了,成为城市之肾了。且看:楼房差参,环湖而立;曲幽石径,绕湖之滨;各种景观,棋布星列。清风徐来,碧波溶漾,一到夜晚,路灯街灯,各种饰灯,倒影其中,繁星灿烂。饱览之余,不禁想起那久违的雪花藕来。真是“藕断丝连”啊。
        芹芽和韭黄也是我市的特产蔬菜,产于东郊。东郊原是我市近郊蔬菜主产区,属长江冲积平原,砂质壤土,松软肥沃,是栽植芹芽和韭黄理想之地。芹芽栽培特讲究,秧苗开沟密植,要经过四到五次培土软化,长盈二尺,壮实洁白,洗净切成寸段,配以肉丝,大火烹之,其形不变,其色莹润,嫩脆多汁,勾人食欲。八十年代初,我一同学自浙归乡,途经我处,当时囊中少钞,不能延至酒楼,即以芹芽肉丝相待,食后称美,至于今二十余年,仍然津津而乐道。韭黄更有特色。秋后当韭菜长至七、八寸长时,逐棵雍土,双手拍实,形成小丘,状如窝头,上留寸许韭叶,随风摇曳,整整齐齐,十分好看。约经月余,丘内韭叶软化,白中微黄,香嫩多汁,配上肉丝,大火急爆,更是待客上乘菜肴。
     今年春我偶至东郊。一看,青青菜田不见了,树木掩映的村庄荡然不存了。随处是新开的工地,随处是民房折除后丢弃的断砖破瓦,随处是未修通的道路。污水漫流,一片狼藉。噫呀,曾日月之几何,江山不复识矣。数以万亩的成熟菜田尽已化为乌有了,百十余年积累的技术与经验,也随之断代不传了。自此恐怕再也吃不上那名闻名遐迩的芹芽和韭黄了。
       再来说说水芹。全国种植水芹有三地,常熟、岳阳、桐城。三地之中,桐城水芹最具特色。特就特在独特的香味,纯厚馥郁,老而无筋,粗如拇指,脆嫩可口,能凉血补血,清肝解郁。桐城水芹管栽管收,中间不施肥,最多管水,视其芹菜之高低而确定留水之深浅。芹田位于城南,城内“下水”,或经砂渗,或经溪流,穿田而过,源源不断,周年不息,冬暖夏凉,虽清澈见底,而富含各种养分,正合芹菜生长。桐城水芹一年可收五茬,亩产二至三万斤,以春末夏初一茬产量最高,香味也最浓,价格也最低。一到此时,水芹大量上市,充斥街头巷尾,村集乡镇。春节左右一茬,产量最低,而价格最高,俗称“老白头”,玉白的叶柄,夹着微黄的嫩芽,嫩脆香甜,大火急炒,味美无比,是春节待客的极品菜肴。
      桐城水芹不仅享誉一方,而且名驰京沪。有大贾贩芹至京、至沪,深得食者赞誉,以此一发不可收拾,便大量返运,大力扩种,加上高速公路之便利,朝取于田,暮至京沪餐桌,获利颇丰。可惜城区外扩,芹田尽毁。仅保留了泗水桥近二十亩优质芹田。我不是杞人忧天,芹田风水不在,四周高楼林立,无需若干年,此点芹田必为污水池。前数年听说,芹田已移至挂镇河。此处位于大别山东麓,土壤砂质,有山泉潜流,溪涧不绝,可植水芹。目前已发展数千亩。芹种衍繁不绝,芹田不断扩大。但是水芹之今昔,已是大相径庭。昔日芹粗如拇指,粗而脆嫩,芹香浓烈。今日芹细如筷,细而多筋,芹香清淡。其形尚在,而其神韵去矣。究其所以,新芹田虽土厚砂质,但少有机质,虽清流不断,但无养分,只能依赖于化肥。水芹品质下降的原因,彰彰明矣。桐城人对水芹有着浓厚的情结,老少皆喜食。其游子不论客于何处,也总忘不了家乡的水芹。可是现在呢?已经名存实亡了。
    各地气候不同,土壤有异,各有其特产蔬菜,有的蜚声海外,有的闻名国内,有的享誉一方,总之,一食则齿颊留香,交口称赞。一个特产蔬菜的形成,通常用是天、地、人、品种的有机结合,其中风水(气候土壤)是关键,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数十年,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一定规模和一定的影响力。一旦失去风水的滋养,其“特”之失,只在须臾之间,不再生,如黄鹤,去不复返。然而特产蔬菜之有无,不关乎人们的痛痒,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它的消失,人们只给点滴叹惜和淡淡的回忆。
     山人异于众,曾恸之三日。诸君莫笑,非为口福。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56

主题

6569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887
QQ
鲜花(31) 鸡蛋(0)
发表于 2011-2-7 23: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呀!:D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47

主题

5476

回帖

8276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8276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1-2-8 0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哀呀!!!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