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32
- 积分
- 5131
- 威望
- 576
- 桐币
- 1790
- 激情
- 39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59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22
桐网贡士
- 积分
- 5131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东北偏北 于 2010-10-18 23:57 编辑
卡梅隆是当今电影界包揽全球票房冠亚军的唯一一人。他从未专门研修过经济学,对投资成本和边际效益的概念一无所知,他唯一会做的,就是拍一部勾引大众买账的电影
人们都恨他。
假如你不具备最起码的专业素质,那么和他就没有任何对话的可能性。14年前,当你在Blue Sky/VIFX数码工作室第一次邂逅詹姆斯・卡梅隆―这个目光狡黠、喜欢把手插进屁股口袋的加拿大人时,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问我们:“那些该死的从船上摔落时,虚拟角色的坠落轨迹该如何设计?”我们的回答是:“为什么不用真人来完成表演呢?”卡梅隆突然咆哮道:“记住,永远不要用一个问题去搪塞另一个问题。”
暴君的潜在逻辑是:“我根本不知道答案。”正是如此惶恐,催生了他满头白发。
2009年12月18日,詹姆斯・卡梅隆兀自待在贝弗利山的格伦咖啡馆,无聊翻阅着杂志。其实,他毫无闲心读那些,窗外―全球的电影消费大军,都在这一天决定着他的生死。《泰坦尼克号》终究打赢了史上最骇人的破冰之战,《阿凡达》岂有崩陷之理?但对卡梅隆来说,这一次显然赌得更绝,考虑哪种死法更体面,远比思量庆功宴穿什么裤子要实际得多。好在,下了船的上帝,果然打算移民潘多拉星球了。
疯魔成活:行走在风口浪尖
和自恋到令人作呕的迈克尔・贝(代表作《变形金刚》)相比,卡梅隆的自信从不爆发在成功之前;与碎嘴滔天的罗兰德・艾默里奇(代表作《2012》)相比,卡梅隆的审慎又让媒体学会了沉默和观望。
但凡了解卡梅隆的人都知道,这个被其前妻琳达・汉密尔顿尊为“魔鬼”的男人,本质上并未和其他好莱坞导演从事相同的勾当―骗钱。“对于钱,很难说我不喜欢,但获得它们的方法,却是花掉它们。”无疑,高投资、高风险与高回报的“卡氏定理”,在《泰坦尼克号》上位之前根本就是一句玩笑,尤其对遭遇过《埃及艳后》末日浩劫的福克斯公司来说,纵容卡梅隆就等于将自己活埋。只是,独一无二的卡梅隆,恰恰用钞票并联了绝望和狂喜的两极。
在风口浪尖走钢丝,是卡梅隆从1984年开拍《终结者》时就开始夯筑的创作肌理,在他处心积虑的嘴脸背后,多半是制片商们咬牙切齿的表情。1991年之前,好莱坞一线商业巨片的平均成本,大约控制在5000万美元到6300万美元之间,但卡梅隆生生烧掉1亿美元的《终结者2》,却一夜击碎了好莱坞的投入产出法则。
卡车司机出身的卡梅隆,从未专门研修过经济学,对投资成本和边际效益的概念一无所知,更别说用时间序列回归法,去考察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预期收益的关系。
事实上,他唯一会做的,就是拍一部勾引大众买账的电影。1997年8月26日的《泰坦尼克号》内部试映会后,卡梅隆说:“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办法。”但当时并没有人这么认为―在两年多的噩梦中,卡梅隆早就想到了自杀。最初,当他端着“癞蛤蟆活剥天鹅肉”的剧本和匪夷所思的预算到处游说时,很多人就认为他应该去精神病院。但卡梅隆并不在乎,他设计了长达775英尺的外景,坐在吊车上用一支喇叭差遣无数演员,犹记福克斯CEO比尔・莫坎尼克那句仰天一啸的悲叹:“没人知道花了多少钱,反正片场变成了地狱。”
那一夜,卡梅隆狠狠掐灭一根雪茄,宣布放弃自己1000万美元的片酬和利润分成。可即使这样,福克斯还是觉得会亏钱,勒令卡梅隆把下一部片子的报酬和分成也提前交出来。最可怕的是,电影推迟了上映日期,成本则从1.1亿美元追加到两亿美元,一举刷新好莱坞的投资上限。影片登场前两周,卡梅隆的绝望难以掩饰:“整个剧组都笼罩在大祸临头的宿命感之下,那是一种无法规避的恐惧。”―整句话中,竟没有出现一个脏字。
《泰坦尼克号》18亿美元的票房神话,最终伴随卡梅隆的“我是世界之王”以及四声貌似狗叫的欢呼,让世纪末电影工业的总结,幻化成从白痴过渡到伪智叟的好莱坞制片商集体磨刀霍霍的野心。但卡梅隆很快选择了潜水,开始用寂寞蕴蓄更大的奇迹,还有灾难。
余山 2010年03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