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4|回复: 1

[散文] 江南三游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42

回帖

80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00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1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半读山人 于 2010-10-12 12:00 编辑

江  南  三  游

                     一、蓬  莱  仙  洞

    山洞既以蓬莱名之,其景必定美不可言,其间必有仙人居之。我向来极少游过山洞,以为山洞曲屈幽深,猫腰而行,间或洞中泛氧,而有生命之忧,哪里还有什么仙人?
  七月中,江南还下着黄梅雨,山间一阵云雾飘来,倾盆大雨立即而至。旅游大客车穿行在山谷间,云雾里。天公作美,当我们来到目的地时,雨住将晴。下了车,踏上百数米青砖铺成的直道,远望尽头,有绝壁当其垠。至绝壁下,仰视不见其顶,下有洞窟,上书:蓬莱仙洞。青砖直道与洞口相连,活象一只猛虎怒目圆睁,张着血盆大口,奋吐着一条长舌来,气势非凡。入得洞来,略有寒颤,有阴泠森然的感觉。这可能是内外温差之故吧?再行数十步,豁然中空、开朗,俨如巨大的宫室,高不下十五米,广约数亩,左旁安放一尊巨大神钟,我想到此为止吧,再往里,则是洞余末稍,旁支边系,幽邃浅狭,蜂房蜗室,不复入也。事实不是这样,往前走,路渐窄,而洞越高,犹如行走在高山峡谷之中,两旁皆峭壁,稍见一缕青天。最狭处,才通人,有梯攀上,又有大洞,广近数亩,低平圆浑,状若天穹。立在中央,天方地圆,感觉处在另一方天地中。不是吗?玉帝佬端坐在宝座上,文武侍立两旁,或朝贺,或奏事。游人熙熙攘攘,不绝于道,正如赶早市和上庙会的一般。这里是多繁荣富足而和谐啊。这时导游在前面招唤着、催促着。我来不及细想,跟上队伍,左上右转,走上一条石槽,深可没腰,瘦者进退随意,胖者则不显自如。我说这是一条石沟,不意让导游听见,立即纠正。这是一条栈道,昔秦人所建。当年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皆从这里出入。这光滑的石板是千万蜀军踏就的,那深凹的车辙也是蜀军辎重车马碾就的。俯视下方,犹如泯江峡谷,三三两两的游人在下行走,好象游戏弋于江面的点点帆船。路回石转,到了南天门,遥遥望去,所谓门,就是一个石窟窿,微微地还透着一些光亮,门洞狭小,可容一人扶梯而上,门前侧立着一位身材魁梧、气度不凡的大将军,欢迎着四方宾客。跨过南天门,便是瑶池。西王母端坐在宝座上,仕女们成群地围在两侧,其下方是王母的丝帐和梳妆台。丝帐洁白,妆台明净,天穹上垂吊着豪华的吸顶灯,四周点缀着雪白的琼花,四周边角巧妙地下垂着玉般的冰柱和石笋。整个瑶池不显宽敞,但布置井井有序,恰在如王母闺房。人声鼎沸,听不清王母的诏旨,正欲上前向王母奏报几句,导游又在催攒,只得与王母依依惜别,闷闷地跟在队伍的后面。千回百转的山洞,犹如九曲的羊肠,我们就穿行在羊腹里。有了这种想象,温躁的感觉就随之而来,汗珠似乎就从毛孔里津津渗出,走着走着,不觉暗淡下来,队伍有些不安和躁动,只见前方有丁点亮光,仿佛拂晓时东方悬着的启明星。循着亮光,一路走来,不及细想,身子已站在山腰上。原来那丁点亮光就是蓬莱仙洞的出口。
  蓬莱仙洞全长十五里,步行二、三个小时。洞中的景物,在五光十色的灯光辉映下,独特奇妙,令人留连忘返。不要说西王母、孙悟空、大神钟、玉帝佬、炼丹的太上老君、守门的大将军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就是那吊金龟、罗纱帐、织锦房是那样的维妙维肖。我在仙亭阁前徘徊;蟠桃园里遐想,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洞外群山纠错,草木际天,郁乎苍苍。树木间,竹林下,散落着磷磷怪石,突怒偃蹇,负土争出,有的似上山有熊罴,有的象咆哮的虎豹 ,有的似饮溪的牛羊,有的似腾跃的豕鹿。千奇百怪,亦颇壮观。上帝为什么独钟情于此?既赋予这么美的内质,又给予这么好的外表。这恰如一位姑娘,容貌沉鱼落雁,内质聪慧娴淑,谁不爱慕?雨点不断地从天外洒落下来,一边踏着石级,一步一步地下山来。一边在想:其始也,大地怒拱出一浪浪的群山时,那有什么山洞?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圄囵整体。寒暑交替,风雨交加,不意间有了一条裂缝,接着二条,三条。。。亿万条,这些裂缝,彼此交织。裂缝中又渐渐地渗出了一滴水,接着二滴,三滴。。。亿万滴,形成了涓涓泉流。这泉流带出了缝隙中的泥土,这泉流又溶解了某些易溶岩石,渐次成为小孔,大孔。一年,二年。。。亿万年,斗转星移,默无声息,不骄不躁,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蓬莱仙洞,以及洞中的各种景观。这又使我想起人类儿时读书。书从“日、月、水、火、山石、田、土”读起,字从“点、竖、撇、捺”写起,点点滴滴,一笔一画,经年累月,矻矻不休,一朝嬗变为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两者不意间有了异曲同工之妙。人师于天乎?抑或天师于人乎?
                                                         二、 古  徽  道
  车到仙寓,改乘小面包。我很费解。导游介绍:盘山公路陡窄,弯道多,大车没有小车灵便。小面包悠然地在山谷中穿行,前方目标:仙寓峰。仙寓峰,石埭最高峰,海拔1400多米。不一会儿,马达发出了“呜呜”的轰鸣,车也减速了,后窍也多了黑烟。我们知道小面包在爬坡了,正如人上坡一样,喉咙里象风箱一样喘着粗气。坐在车子上我,恨不能捏拳蹬脚给车子增加一点力气。不知何时,向车窗外望去,深渊万丈,小面包象架在悬崖峭壁上的甲壳虫,缓慢地爬行着,使人心惊胆颤。向之所行之路,就在眼皮底下,隐伏在密林之中,间或能见。放眼远望,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纯为黛色。粉墙青瓦的村庄,泼撒其间,蜿蜒的小河,如线的公路将它们连缀着。一阵白雾飘来,紧贴着山的肩怀,卷曲而舒展。乍一见,不知是谁挥毫泼墨而就的山水画轴。
     在不到顶峰的空旷处,小面包停了下来。向左一拐,踏上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林荫小道,宽约一米多。我以为这是通往谁家庄园或古民居。导游说:这就是古徽道。北至安庆,东南至杭州,西达景德镇。这么宏大的工程,我认为是当时政府出资修筑的。其实不然。导游又说:这全是民间行为。所用青石板,也不是就地取材,皆产于江北怀宁,由马驮运而来,故称马石。这次我们游览的是仙寓峰的一段。我们踏着古道,感觉是一条黛练铺在密林里,挂在绝壁上。四周静寂,只闻虫叫鸟鸣,游人行声。林木缺处,举目东眺,积山万状,直指争高,俄而气蒸雾起,群山缥缈,出没隐显,或近或远,有高出云雾的,犹如大海中点点小岛。一会儿,风起云动,腾云触天,坻飞岭覆,远听涛声,惊心动魄,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江南者也。这时我才理解“仙寓”的真正含意义。天又淋起小雨,路面很滑,大家小心翼翼,下坡陡峭,彼此提携,艰难地行走着。区区五里,我们用了二个多小时。而小面包早已候在山腰空旷处。“险”,“惊险”,“累了”,“双腿颤抖,不听使唤了”。大家叫苦不迭,脸上却洋溢着欢快的神色。我转身回顾,古徽道就在眼前,绝壁上梯栈构连,几与辰汉相接。再往下看,古道紧贴着山崖。如龙蟒一般,一头扎进密里,潜山南去。
  古徽道着实令人遐想、令人感慨。
  遥想当年,莽莽群山,千沟万壑,森林密布,阴翳蔽日,虎啸猿啼,鹿奔豕突,蛇游虺伏。岂有路哉?筑路人们结茅而卧,掘泉而饮,披星戴月,无畏寒暑,斩荆断棘,开山凿石,架栈设梯,铺施石板,不知几年几月,徽道才成。劳累病伤平常事,坠崖身亡时发生。我们走在徽道上,时而见到“孤魂祭奠处”的小石碑,或许就是因筑路而死的人了。唉,徽道漫漫,浸渍着多少血汗啊!
   徽道既成。春暖花开,商子们披朝晖,送夕阳。踏着徽道,荷着商品,来往不绝。或打口哨,或唱山歌,前者呼,后者应。或休于道,或坐于亭。家长里短,天下传闻,经营之道,无所不谈。欢快喜庆溢于脸上。
   至于穷阴凝闭,凛冽海宇,雪满沟壑,惊马不前,前不着村,后不落店,重棉不暖,寒风侵肌,饥肠辘辘,苦不能言。或困于羁旅之次,连月不行,归心似箭,妻子候门,望眼成穿。又或云归岩穴,倾然雨至,幸者避于亭,不幸者顶风冒雨,艰难跋涉,唉,自古及今,谁知商旅之苦?徽州有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明清之际,徽商遍布全国。他们就始足于这条徽道吧?这条徽道,象大动脉,贯穿全徽州。山货由此输出,文化、技术,日用品由此输入,一时间,徽州富裕了,繁荣了,辉煌了。徽州耀眼于中国,耀眼于世界。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至今犹豫存。
   现在徽商没落了,徽道也随之湮没于崇山峻岭之中。但是徽商精神永不落伍。“勤俭、诚信”徽商精神仍光耀于现代的市场大潮中。

                                                              三、 长  寿  村
   天上阴云四合,与青黛的群山混为一体。穿行在山谷中的旅游大客车,犹如碧浪中的小船,在峰尖浪谷中翻滚。车内有人在小声地交谈着,神情很喜悦。也有人在打着小瞌儿,借以消除旅途的疲劳。不知几点钟,导游拿起扩音喇叭:下一站,大家游览富硒长寿村。这个村地处仙寓峰腹地,海拔1200多米,山高林密,环境优美,且土壤富含稀土元素硒,因此这个村80多岁的老人比比皆是。最大年龄103岁。这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前年合肥有一位胃癌患者,打听到这里山青水秀,土含硒,人长寿,不开刀、不吃药,来此住上一年,竟不治自愈。回合肥一检查,病灶不见了。因此这个小山村名声鹊起。听这么一说,瞌者清醒,谈者兴奋,好象急着要到长寿村,唯恐车速不快。或者怕听漏,听不全,贻误将来,耽误享受不开刀,不吃药神奇自愈效果。
    车到半山空旷处停下来。远看村头矗着一座凉亭,且四角翘起。亭上有人。走近一看,原是通往村中的廊桥,临于溪上。桥上有几个村妇,或坐或站,一边编着手工,一边兜售着旅游纪念品,一边还和游人恣意交谈。又有几个村童正在聚精会神地垂钓。突然钓杆甩起,一寸大小的银白色小鱼在空中活蹦乱扑,随及响起一阵欢呼声。桥下流水潺潺,随着曲折的山溪,一路欢歌而去。
      桥之上游,溪潭缥碧,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夹岸绝崖峭壁,如刀斩斧削,其上密生嘉木藤萝,望之蔚然深秀,影映溪潭,波动山摇。近桥处有古树十余株,百有余年,粗者双人合抱,有枫、朴、石楠、枫杨等。,仰望不见其端,几与云平。侧过古树数十步,便上栈道。栈道是钢木结构,架设时间不长。栈道架在绝壁上,曲曲折折,上下钩连。走在栈道上大有随诸葛武侯出剑阁,定中原的感觉。栈道尽处,是一座小桥。桥宽约一米,桥长八、九步。桥上方为人工渔梁。碧水自渔梁飞流直下,形成宽窄,厚度非常均匀的瀑布。瀑布落滩,又冲起无数浪花,象搅动的珠玉。虽无壶口瀑布那样的气势,但也很壮观。站在桥上,以为下雨,正待撑伞,抬眼望时,对岸峭壁上,清泉侧出,飞漱下来,水流虽小,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度。奋飞的水流,与岩石相撞,与空气相搏,形成水滴,形成水雾,人在其下,如在雨中。仰首而望,断崖千尺,皆生云树,柯枝交映,遮天蔽日,若非子午时分,难见日月。向下看,不见来时之廊桥,循溪而望,溪源何处,峰回溪转,幽邃不测。自栈道右转,便是山间小道,以石板铺就,山上嘉木葱茏,多楮、栎、古松,阴翳不见天日。道旁架有低矮圆木,上方稍事刨平,犹如长凳,供游人休息。回头看时,栈道、溪潭就在脚下,山高水落,四同静寂。只闻瀑布轰鸣。当我们走完这山间石板路,正在疑惑时,有位村民荷着锄头,哼着小调,走近我们。在其带领下,行约五十步,便见一个小村庄。这就是富硒长寿村。村间皆以石板铺地,村中有条大路,形如城中步行街,前端连着廊桥。整个村子偎在半山腰,高低错落,青瓦粉墙,瓦缝鳞鳞如缕,风火墙差参有致,十分壮丽。这时天又下起小雨来了,村民们在家干着手边活,或三五成群交谈,或坐在门口眺望着远山。也有三五游客走进村民家中,凑上前去,询问吃些什么?几点睡觉?干些什么活?为什么这么长寿?导游说:今天百岁老人外出未归。幸亏未归,不然老人家非被问得头晕不可。这些游客,好象是始皇帝派来的使者,来取长生不老真经、真药。我在旁觉得好笑。这些老父老母们,斗大的“不”认不得半个,山野愚钝之人,平日为他们所不齿,今天倒成了他们的长寿导师了。其实村民长寿是这方风水赐予的,也并非什么富硒的作用。试想他们住在高山腹地,远离尘嚣,不问外事,安于田亩山樵,只知日升月落,寒来暑往,粗茶淡饭,俗乐事简,成就了无忧无欲,心气和平的境界。这种境界才是长寿的难得的因素。健者,体壮也。康者,心平也。体壮易致,心平难得。欲寿者,得从“心”做起。
    下山了,要告别长寿村了。恋恋然而不舍,频顾村头廊桥。一路心想,若有机缘,在此茅居,得亩一、二,自耕而食,农时务田,闲暇读书,岂不美哉?或许也能百病不生,与天齐寿,与日月同庚呢。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5

主题

4879

回帖

5552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555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12 12: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5_212:}{:5_212:}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