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0|回复: 1

[市民心声] 家电行业笼罩在网络黑社会的阴影下

[复制链接]

16

主题

8

回帖

27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9-15 1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打手” 拷问社会道德底线
很久以来,正是因为网络媒体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信任。遇到了现实难题,不少群众都愿意求助网络,比如“天价烟事件”、“邓玉娇案”等。审视经年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在群众中产生重大反响、形成广泛议论、带来深度思考的热点和热门话题,大多是通过网络流传开来的。人们将网络当作“公平新锐”,是有足够的道理的。
  可惜,又有这样那样的“网络黑社会”的新闻却又让我们感到莫名的悲伤,这个圣洁的舆论平台也正在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恶意利用甚至诽谤为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牟取黑利的工具。网络的虚拟与无地域性性优势成了诋毁、诽谤的天然优势,人们对互联网的信任受到了愚弄和欺骗,广大网民的公平追求受到了无情嘲弄。
而今,小编更加悲哀的发现,一些唯利是图的“网络打手”公然把持网络舆论方向,扭曲公众意志,加剧网络形象的痞化,对网络公共领地带来形象污染。“有奶就是娘,给钱咱就干”,不惜将最起码的社会规则和从业底线扔到一边,甚至公然采买“网络打手”等关键字做推广。
为无耻者大唱赞歌,只能将网络经济引向“矮化”。社会需要价值多元和争鸣,但这种争鸣、张扬是建立在维护公序良俗和维护法律尊严的底线之上的有益商榷,而不是毫无立场,为不良分子充当“网络打手”、“网络爪牙”。否则,这就是对传统道德的撕裂,就是一种助纣为虐。

他们被称作网络黑社会
虚拟世界正像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传统媒体不时曝出虚假新闻、有偿炒作,网络上也出现了炮制策划“新闻”、号称能操纵舆论的公关公司。它们宣称,能让一个企业一夜成名,也有能力使一个企业身败名裂。小编就在一家知名论坛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网络打手’招聘。薪资待遇:每个回帖:0.1—0.4元,每篇原创文章:5—10元,工资每日支付;要求:上网熟练,平均每天工作投入约1—3小时,具体根据效率自定,熟悉论坛操作……”这种公然招聘“网络打手”的信息分散在网站的各个角落,有的挂在论坛,有的挂在私人博客,有的挂在微博中,也有的在QQ群内转发。
  此类公关公司的“主战场”是各大网络论坛,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则被雇佣充当“网络打手”,“群殴”或“群讴”的表现形式是在网上到处发帖与跟帖,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形成自编自导的舆论场所,从而吸引更多眼球,牵着网民的鼻子走。在网民被蛊惑与愚弄的背后,则是每发一条帖子要价五毛钱的铜臭与赤裸。炒作帖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论坛,加上海量的“打手跟帖”,“网络黑社会”的产值惊人!
  “6万多个ID,2000多个博客,保证每天都给你发帖”,“我们直接联系主编,想上首页就上首页”,“最新技术无限换IP保证不被删帖”……在网络无赖们大言不惭地吹嘘自身能量之时,在别有用心的雇主得意洋洋地盘点炒作价值的背后,真实的网络民意则被零成本地、肆无忌惮地践踏。
相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本来应是更自由、更少羁绊、更接近真实的舆论场。但是,自由不等于可以胡说八道,自由更不是别有用心者为所欲为的借口。我们痛恨那些无良的幕后谋划者与公关公司,同时我们也为众多甘当“打手”的雇佣军感到深切的悲哀。

树大招风与名企效应
如今,我们惊奇的发现,不少看似热点的新闻事件,在网络论坛上呈现一边倒的看法时,带来浓厚的甚至可笑的“打手”背影。
去年曾有一篇名为《姐妹们小心了,揭露新东方老师的真面目》的帖子挂在凤凰网论坛。48小时后,该帖竟被4600多个论坛转载。帖子称北京新东方学校老师欺骗女生感情,伪造高分成绩,并点出了老师名字的缩写。顿时,新东方陷入一场舆论危机。随着时间推移,事实渐趋明朗,有媒体称对新东方而言,这是一种被“黑”。
类似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今年美的与格力的官司,更是某些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网络上纠集力量编造谣言,并通过网络推手将事件炒热,令当事人名誉受损,随着当事人的反击,以及事实逐渐水落石出,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最终被法院裁定道歉赔款。除了格力,海尔日前也被“黑”了一把。
事实上,越是被这些网络打手大规模攻击的企业或品牌,往往正是在其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因为这些企业良好产品与服务使得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场,可惜市场就这么大,恶意的不正当竞争遂产生了这种畸形行业毒瘤般的增长!而事后哪怕得以澄清,即使能够还当事人一个清白,可是当事企业所经历的人身攻击与信誉危机,已经对其造成了精神和名誉上的严重损害,甚至引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的趋从与疑虑。

反思打手,你在毁谁?
今天的网络打手,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其非常特殊的网络营销产业链,通常是一些公关公司雇佣的枪手,他们在论坛、博客上使用各种片面、偏激而具有扰乱视听功能的文字来诋毁竞争对手。一些想要提高流量的网站也会有枪手去同类型的博客网站留言攻击,以期待将流量引入他们的网站。通常网络打手以谩骂、诽谤为主,语言通常比较夸张,一时间网络上充斥了诋毁,谩骂这些企业或者网站的负面信息。
随着近年来品牌间竞争的恶化,尤其是以家电等行业为代表的品牌与品牌间从单纯的价格战、到网络论坛口水战、进而升级为歪曲新闻制造负面、再至恶意制造假性负面。就让我国家电业在日益繁荣的今天,一边在国外可以赢得了世界最顶级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IFA的赞誉,出口热销海外,一边却在国内内讧连连,大受竞争对手打压,不得不可谓奇观。
“这种竞争,起初源于厂商或企业之间的口水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打手”刘某说,他此前是一名娱乐记者,离开报社后某公关公司找到他,委托他报道一些自己客户的正面文章,同时向他提供该厂商对手、另一家知名家电公司的负面消息、图片,暗示他尽快发布。
刘某表示,有些公司出钱雇人搜集竞争对手的一切负面消息、图片,准备找合适的时机发布在网络上。“无论是客户之间明争暗斗,还是企业之间勾心斗角,都离不开幕后黑手的操纵。操纵者多是企业所雇佣的公关公司,或者是正在与对手竞争市场的一方商家。因为有市场需求,专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网络‘打手’这一职业也就红火起来了。”
可是他也承认,现在的网络打手越来越缺乏职业道德,这样带有严重偏向性色彩的文章甚至故意歪曲的捏造的文章甚嚣纸上,这样的恶劣环境充斥了低劣的负面信息,不但误导了广大用户的视听,更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整个家电行业的良性发展态势,甚至让大量用户对整个行业都产生了不信任感,到最后只能是毁人毁己。

网络打手,你动了谁的奶酪?
  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类似的恶意竞争屡禁不止,为什么一些不良企业与网络打手狼狈为奸公然叫嚣于市:
  一、国内的网络营销行业很不规范,而互联网很多信息又真假难辨,这给很多“网络打手”提供了天然土壤,论坛上又都是个人意见,这也给打手提供了隐藏空间。
  二、网络实名制没有实行,而且实名制未必能打击“网络打手”,但却可能打击网络监督的幅度和能力,最终变成对公民言论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践踏。
三、网络打击难。网络打手的数量众多,成千上万个发帖者是“网络打手”,很难寻找他们,即便找到也很难处罚。
而网络推手的所作所为,虽然事实上与诽谤和诬陷醉类似,可是在网络监管还存在空白的今天,他们的做法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在每天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面前,到处充斥着正义和邪恶的较量,在这里,一些人化身道德的说客,对他人进行污蔑和攻击,如果我们没有仔细鉴别就妄下断语,或者加入围攻者的行列,这样的做法是在助纣为虐,而我们的善良和同情也被打手们贬得分文不值。
  如何擦亮眼睛,去伪存真,不要被一些所谓的热点盲目牵着鼻子走。我们需要的是事实的真相,而不是在不明就里之前,就加入一场盛大的围攻者的狂欢。网络推手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在拷问我们、考验着我们的企业的道德底线,一个有着儒家传统、奉行“仁者爱人”、“己之所欲,推己及人;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的民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是坚守自己的底线,还是沦为不正当竞争的奴隶?
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正视网络推手带来的危害,尽快就类似事件展开调研,推动立法,以打击越来越肆无忌惮的网络谣言。很多网络推手策划的事件并非无迹可求,相关部门要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查处幕后黑手,并予以严厉打击,还网络以公正和真实。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5

主题

4879

回帖

5552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555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9-15 11: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杨欣欣。。。想起这两天在放的电视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