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2909
- 积分
- 303
- 威望
- 5
- 桐币
- 5
- 激情
- 104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3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9-7
禁止发言
- 积分
- 303
 鲜花( 0)  鸡蛋( 0)
|
又到教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教师们都要集中地接受一次全社会的敬礼,收到无数的鲜花和慰问、听到无数的赞誉和掌声。按理说,在这种时候应该多捡好听的说,可是,我却觉得,在教师节挑挑毛病,说点儿不中听的话,不仅无妨也很必要。
教师之所以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是因为他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是百年大计,事关国运兴衰,这个责任承担得好,教师当然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崇;这个责任完成不好,依然全是鲜花和掌声就会显得盲目。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下,中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德”。
君子授人以德。无德即使有才,也很难为社会做出贡献,相反还会带来危害。因此,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德育,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础就歪了。而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极大,师德自然也就成了德育这个基础的基础。
让人遗憾的是,受近些年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中国的师德现状堪虞。从媒体报道和切身感受可知,一些教师搞学术腐败、学术抄袭,一些教师大玩社会关系学那一套,收受学生家长钱物,有的教师参与组织中考、高考作弊,有的教师甚至参与组织学生卖淫。凡此种种,无不令人震惊痛心,更在中国师德这张大画布上,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中国的教师队伍中,无德教师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对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乃至对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对这些教师,难道人们在教师节也要送上鲜花和掌声吗?学生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呢?
当初国家之所以设立教师节,一是因为教师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主力军,其职业具有特殊性与崇高性;二是为体现中国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三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教师待遇较低,广大教师在清贫中坚持教书育人,体现了高贵的精神品质,设立教师节是对教师们这种精神的肯定,是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进行表彰和感谢。如今,经过党和政府多年大力推动,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收入水平明显改善,教师节已由过去的雪中送炭,变为今日的锦上添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让教师节更有意义,就应该在赞誉之外,对教师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最起码,应该要求教师有德。
在中国的教师队伍中,不乏有德之人。人们熟知的,有身患绝症仍坚持勤勉育人的孟二冬、方永刚,有在汶川大地震中舍身救学生的谭千秋、瞿万容等老师。当然,也有许多默默无闻,却道德崇高的老师,不辞辛苦地当着园丁。我就有幸认识这样一位老师,他是北大教授张世鹏,一位一生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全球化影响的学者。在给我们上课的短短几个星期时间里,他为人师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病重无法上课,需每天24小时在家吸氧,无法离开家半步,但就是在这种身体条件下,他仍为自己的研究生一遍遍细心修改论文,在电脑上将自己的所有修改用红色标注,当学生急需上交论文又无法自己来取时,他让自己的妻子坐公交车把论文送给学生,而他还拒绝了学生送来表达谢意的礼品。当我陪着他的学生去他家看望他时,他插着氧气管与我们探讨问题。对着他瘦弱的身形听他侃侃而谈,我明白了什么是师德,什么是平凡的伟大。
好老师育君子,坏老师教小人。君子多了,和谐社会就有希望;小人多了,社会道德就容易崩颓。现今中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恰恰不是缺钱,而是缺少道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虽然经济贫困解决了,但道德贫困问题却日益突出。贪污腐败、唯利是图、见死不救等社会丑恶现象都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滑坡。而要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教育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德育失守,等于从根上就长歪了,很难指望未来在社会上得到扶正。因此,大力倡导德育教育,提高师德,既是教育问题,也是关系国家根本的大问题。
我相信,中国的教师队伍中,好人多、坏人少。而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时刻,我们向好老师送去祝福,向坏老师投以鄙视。我们希望好老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坏老师的队伍越来越萎缩,而不是相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好老师的坚持、舆论的呼吁与批评,更需要主管部门的惩恶扬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