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
- 积分
- 27206
- 威望
- 966
- 桐币
- 5104
- 激情
- 1797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5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5-29

超级版主
 
- 积分
- 27206
 鲜花( 3)  鸡蛋( 0)
|
核心提示:今年4月,桐城市水源地总氮最高超标1.49倍!这已是这座城市连续15个月被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亮红灯。桐城辖区没有大江大河流经,市区12万居民的饮用水完全来自两座依山而建的大水库。而目前,这两座“大水缸”水质已经降为三类水质,逼近临界点。
[问题一]
连续15个月水质总氮超标
近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了今年4月份,我省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亳州、巢湖、阜阳和桐城四座城市水源地水质超标,其中桐城市水源地总氮最高超标1.49倍,这已是这座城市连续15个月被亮红灯。
记者统计了2009年6月至今年4月,桐城市11个月的水源地水质月报结果,发现桐城市水源地总氮最高超标值成U字形趋势。
2009年6月,总氮最高超标1.06倍;2009年7月,总氮最高超标1.62倍;2009年8月,总氮最高超标1.30倍;2009年9月,总氮最高超标0.44倍;2009年10月,总氮最高超标0.81倍;2009年11月,总氮最高超标0.93倍,2009年12月,总氮最高超标0.53倍。
然而,从今年2月开始,桐城市水源地总氮最高超标值触底反弹,达到了历史记录最高值2.51倍,此后开始震荡下行,今年3月,总氮最高超标1.49倍;4月,总氮最高超标1.49倍。
[问题二]
两个“大水缸”水质逼近临界点
由于没有大江大河流经,桐城城区12万居民的饮用水源,就来自两个依山而建的“大水缸”―――龙眠山上的境主庙水库和牯牛背山上的牯牛背水库。
据了解,2005年底前,桐城市水库饮用水源水质各项指标达标率为100%,但自2006年以来,水质达标率逐年递减,2006年达标率降为98%,2008年仅83%,自2009年形势愈加严峻。
根据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检测,日前,两个水库的各项指标已经从二类水质下降为三类水质。
[原因]
多种原因导致水质下降
从近年来全省水质检测报告和省环境监测中心月报看,两库水体富氧化不断加剧,水中总氮、总磷含量超标严重。
鉴于两库水质严重下降的情况,桐城市环保局、市效能办等多部门和桐城市自来水公司自2009年起多次组织人员,到牯牛背水库和境主庙水库进行调研,并邀请安庆市庆润水质检测中心的专家实地分析。
专家调查后发现,两库的养殖密度过大,再加上投放饲料,水体呈富氧化,是导致总氮超标的最直接原因。此外库区后梢枯水期滩涂地面积较大,在滩涂地上村民种植作物和滋生杂草,丰水期来临后滩涂地消失在库区,被淹没的种植物、杂草等产生腐质,加上周边农田土壤中化肥、农药随之渗入库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库中水质。库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排放到库中,它们都对水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整改]
桐城出厂自来水水质达标
桐城市区饮用水源的问题已经引起桐城市委、市政府、市环保局的高度重视,成立了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巡查组,对两库进行24小时驻点巡查,严禁养鱼投放饲料、垂钓和游泳,两库养殖场已被责令近期对成鱼进行分批捕捞,降低养殖密度。目前,为了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桐城市限定水库最低水位线,以减少滩涂地面积。
桐城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桐城市两大饮用水源水中总氮、总磷含量超标严重的原因极为复杂,桐城市两大饮用水源都以山泉、山洪水为主,水体运行单一,水源水质改善尚要过程,短周期内肯定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但桐城市诸多部门都将努力改善水源水质。
针对当前源水恶化的情况,桐城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先后成立了水质管理小组,强化水质检测,公司中心化验室、厂部化验室和车间班组化验室,实行三级检测日报制,及时将源水水质情况反映到制水一线,制水工根据化验中心反映的数据适当调整净化剂、消毒剂的投放量,坚持科学制水,确保合格水出厂。同时每天还通过供水服务中心门前的电子屏幕,向社会公开出厂水质情况。现在,桐城出厂自来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安庆新闻网-杨名)
(来源:中安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