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3|回复: 4

今夜无眠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332

回帖

15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10
QQ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7 18: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静静的独坐于屏前,轻轻地打开思绪的窗口,任记忆游走于每个神经。夜的旖旎替代了白天的喧嚣,望着静谧的四周,思绪如春潮滚滚袭来。低垂的窗帘把窗的内外相隔成两个世界,墙上嘀嗒的钟声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时间在走,岁月在移,曾经那个单纯的,长发飘逸的少女,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中变得皱纹爬满额头和眼角!唉!岁月的脚步,谁能够挡得住!
   夜幕降临,能给人带来平安的气息,即使学习和工作仍将延续,即使忙碌转为家居琐事,即使没有家没有相伴的人……然而白天的一些喧嚷和浮华隐没之后,心像烛光一样,闪跃出宁馨和明亮,这个空间不大,却适合属于灵魂。夜幕笼罩中,也会显出不安的成分,暗影是美丽的,而隐秘的韵味同样隐匿着变幻莫测,有时在人的心里扑腾出一种紧迫感。
   难以抹去的辛酸爬满记忆,在四肢延伸,举起颤抖的手,把辛酸的泪擦干,起身轻轻拉开窗帘,打开窗户,依窗而站,轻扶帘幔,看看漆黑的夜空,只有眨着眼睛的星星,没有如水的月光,没有小鸟的呢喃,没有彩蝶的飞舞,一切是那么的寂静和孤独。
   夜静得出奇,听得到自己的心跳,漆黑的夜空淹没了院墙外随风轻摇的树叶声却把人的心拉到了大地的深处,无法忘记夜的孤独。
   夜静得凄美,星星遥挂天空,几朵白云和星星擦肩而过,移动着轻盈的步伐,划过银河和鹊桥,游走于每个星系,游走在每个属于自己的那方夜空。
   黑夜带来了多少个相思和忧伤,带来了多少萦绕于心的牵挂,带来了多少情索的牵绊,孤独的思绪在窗外驰骋遨游,渺小孤独的我无力把这个世界砸碎,我不是好的骑师,握不住缰绳!突觉心里空荡荡的,轻轻低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思绪漫无目的飘荡在黑夜中,世事无常,只感觉世界是空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04

主题

1363

回帖

320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202

嘉宾会员原创先锋终身荣誉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7 1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今夜无眠。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yf650624

72

主题

70

回帖

36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62

嘉宾会员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7 2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今夜无眠,只有龙眠。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1

主题

266

回帖

688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88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7 22: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摘网络: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 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 尘是擦不掉的 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 尘本非尘 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 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的确 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 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 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 尘即是心 无心无尘 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 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g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 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 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 心在内 常拂之 心净无尘
尘在内 心在外 常剥之 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 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 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楼上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 法无定法 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 了犹未了 何妨以不了了之
弘忍法师,俗姓周,女,湖北黄梅人,生於隋仁寿元年(六○一年)。七岁时,从四祖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六五一年)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後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

神秀(606-706),俗姓李,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他少年时代曾经学习儒道经典,据《传法宝记》载,隋末时,王世充起兵,致使河南、山东一带饥疫遍地。神秀到荥阳筹粮,遇到一位善知识,便随其出家。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从此钻研三乘经论,四分律仪,多有心得。至50岁时,听说蕲州黄梅县双峰山弘忍禅师是禅门宗师,大启法门,乃翻山越岭,不远千里前往礼谒。相见接谈之后,顷心推尊,叹为“此真吾师也”,便投于弘忍门下,从事打柴汲水等劳役以求法。服勤6年,夜以继日,深为弘忍所器重,擢为上首弟子。

惠能(638~713年),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其父行蹈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于新州南14公里夏卢村,后与螂村女子李氏结婚。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诞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1

主题

8636

回帖

9408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940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18 0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赞。。

不要想太多。。
就像当初,就如那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