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0|回复: 0

[书法] 竭蹶踬顿也抒怀——记方以智 [ 孙书正/文]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519

回帖

146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462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5-26 2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竭蹶踬顿也抒怀
                                         ——记方以智
                                            孙书正/文

  安徽桐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派”的发源地。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自古以来俊彦星驰,人才辈出。明末清初时期。桐城画坛亦人才颇多,而成就最大者当推方以智。然而他命运多舛,历遭磨难的一生充满了悲壮、传奇色彩。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方以智从北京逃至南京。由于他生性耿直,不善逢迎,因而遭受权臣马士英、阮大铖陷害,只得再由南京逃至岭南(今广东、广西地区)避难。南明永历皇帝曾十次召他人阁办事,他见永历小朝延的大权仍操纵在宦官和权臣手中,事无可为,便十次推辞,而只靠卖画或卖药来维持生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生活极其艰难困苦。然而,他那种刻苦追求、钻研学问的精神,并没有为自己身受的种种磨难而屈服。他不仅以时人所誉的“书画双绝”名世,还博涉多通,敏捷于事,凡天文、礼乐、医药、声音、文字、书画、琴剑、技勇,无不折其旨趣。他书法、绘事俱擅,其书法“圆润浑厚之笔,取法于钟、王,疏密大小之姿,变化于北魏,而驰骋奔放之势,又出于张旭、怀素之间,别有精神,自成风貌”。

   流寓南京期间,他与郑重等画坛高手往来,观赏范风翼等人所藏名画,开始染墨学画,试作《天柱峰图》赠吴应箕,吴观赏后惊叹不已,说:“精灵下降有方子(以智),笔力要与争嶙峋。一朝作图来赠我,意象仿佛含苍昱。”其后飘泊岭南,浪迹南粤山水之间,在肇庆为朱治涧作画,为矍式耜题《春溪图》。继而流寓湘桂黔,为徐颖、张同敞作画。流寓岭南时期,纵怀山水,以舟为家,靠卖画为生。虽过着“夜洗砚山聊作活,昼乘钓艇且为家”的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但他的书画艺术大进。时人评价他时说:“既流天南,窜身菁峒,终日行吟于峰岩怪壑、蛮烟瘴雨之间,意有所会,一一寓诸笔墨,故其画益进。”他在《意在笔先图》中道出自己的绘画宗旨:“画在法中,意在笔外。”他绘画是为了抒胸中之意。尽管他性情洒脱,但江山破碎,明已近亡,他哪里能真快活呢?好友瞿式耜在《和密之七夕韵二首》中写到:“五岳何年一纵游,拼将残骨向崖投。半生浊梦完前劫,万里狂波只漏舟。好夜因风随泛月,孤松倚石看云流。胸中带有烟霞气,纵入愁乡不解愁。”方以智是把“愁”写在自己的山水画中了。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清兵攻入广西,方以智在昭平被捕,押至平乐县法场。清帅马蛟麟为迫使方以智投降,命人右列袍帽,左陈兵刃,说:“官服在右,刀剑在左,你自己选择吧!”方以智毫不犹豫地走向左边,甘愿就死。马蛟麟见他毫不怕死,非常钦佩,遂任他剃发为僧。从此,方以智开始了二十年的“空门”生活。
  顺治八年(1651年),方以智从岭南北归桐城,后因多次拒绝出仕,曾被迫闭关南京高座寺。继而禅游江西宁都、新城、南城、抚州、青原等地讲学,著述不缀,“蒲团到处,群论竞起”。禅游江西期间,为归山作《山水册》十二帧,临唐寅《携琴访友图》赠顽石居士郭都贤。晚年的方以智绘画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境地。在青原山归阁忆亡友瞿式耜,作墨石图数帧,磊落形奇,嶙峋骨傲,写尽胸中之意。时人评曰:“石耶?人耶?分明写照。因由天然,亦因笔妙。”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方以智被清廷逮捕,由江西庐陵坐船押往广州审讯。船经万安惶恐滩时,疽发背而死,终年六十一岁。在历尽磨难之后,方以智走完了他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

注:此拙文曾发表在2004年3月8日<<中国书画报>>副刊,今转发论坛上以飨师友!
孙书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