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回复: 0

[第一时间] 龙眠街道黄燕村:治水护河 绘就“水清岸绿景美”

[复制链接]

1842

主题

1929

回帖

3822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822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龙眠街道黄燕村针对村内河道存在的岸坡杂乱、生态功能退化及管护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实行“党建+河道治理”模式,通过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整治河道及周边环境,提升村容村貌,走出一条生态修复与基层治理双提升的实践新路。

支部带头,筑牢治河“红色堡垒”。该村党总支牵头成立河道治理攻坚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划分党员“责任河段”,推行党支部委员包保制度,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签订承诺书,组建30人的“护河先锋队”,开展巡河、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党员先行,争当护河“绿色先锋”。该村党员发挥宣讲员、清洁员、监督员“三员”作用,带头完成2.5公里河道清淤,整治沿岸违规养殖,动态监督排污情况;实施“党员示范林”工程,补植苗木美化河岸;建立问题“随手拍”反馈机制,推动问题即时处理,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机制创新,构建长效“管护格局”。该村探索推行“1+3+N”管护模式,由1名党员河长牵头,3名村民代表和N户家庭共同认领“护河责任田”;设立“护河积分超市”,将村民参与水生态治理行为转化为可兑换的积分,激发群众的共治热情,实现河道管护常态化、长效化。

全民参与,实现治理“共建共享”。该村通过设置护河示范段、设置责任牌与科普展板、开展“护河标兵家庭”评选、组织微课堂进村组等系列举措,营造护河护绿、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目前,全村群众护河参与率超80%,河道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沿河两岸面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黄燕村将继续深化“党建+河道治理”机制,推动生态游与乡村游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样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朱姜山)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