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回复: 0

[散文] 南极蓝色小屋:在世界白色边缘

[复制链接]

8833

主题

195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1226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极蓝色小屋:在世界白色边缘


            一

在南极的白色荒原上
散落着许多考察站——
但最富童话气息的
还是英国的哈利六号。

一座红色,
七座蓝色的模块,
共八个,
立在各自的液压长腿上,
脚下穿着雪橇般的鞋,
为那一天——
整个站可随时搬迁。

它伫立在那里——
一抹魔幻的色彩
落在只懂雪与影的土地上。
看着是美的,
可真要让你呆上半年,
那是刑期——
没有铁栏,
却只有神经粗壮的人
才能忍受的
单调与狭窄。

十多年前
我遇见一位厦门大学的年轻海洋博士,
她曾在中国南极站越冬。
她说,
半年之后,
有些人回来时
神情怪异,
像从另一颗星球
被放逐归来的幸存者。

而我——
却想去。
在那里度过那半年,
写一本厚厚的日记,
记录光与风的变化,
看冰川吐出
长长的蓝色呼吸,
再将这一切
装订成散文集。

毕竟像达尔文,
像约翰·缪尔——
那种既有科学的头脑
又有文学的笔触的人
世上罕见。
也许
在我被雪掩埋的心底,
也藏着那样的火种——
只是机会
从未到来。



            二

在布伦特冰架上,
一颗红色的心,
七个蓝色的身躯,
立在钢铁的长腿上,
脚下是雪橇般的鞋。

它们能抬起自己,
向内陆行走,
当脚下的冰
漂向等待的大海。

在只懂雪与影的土地上,
颜色
不仅为美,
也是暴风雪中
人眼的信标——
一座灯塔,
一件艺术装置,
立在吞没
时间与声音的地方。

曾经,
考察站只是木屋——
木板、铁皮,
和固执燃烧的煤油火。
如今它们拔地而起,
像可移动的村庄,
用太阳和风取暖,
与世界相连。

未来将为
尚未命名的风暴而建——
模块如船,
自给自足,
半空着人,
半满着机器,
在光的花园里
安抚人心。

然而心智
依旧在此经受考验。
寒冷刮净骨骼,
黑暗吞没数月,
不懂怜悯。

生活缩成
一条重复的走廊。
有人在夏天离去,
笑声变得单薄;
有人在冬天归来,
眼神无法聚焦。

他们谈起
“极地T3”,
大脑放慢,
梦境向内折回,
时间
成了一间锁着的屋子。

然而这片冰
一直有人为它作传——
切里–加勒德,
伯德,
惠勒,
派恩——
他们把科学
与个人的气象
混合成
敬畏、
恐惧、
与静默。

在中国,
也有人用笔记本
写满风与白光,
半是科考记录,
半是朝圣之旅——
这是一个
地平线
就是唯一建筑的世界。


附:
【建在南极的“蓝色小屋”,可抗8级大风,2.5亿元造一个!-哔哩哔哩】 https://b23.tv/DzBvTJu



吴砺
2025.8.20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