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风琴的呼吸:意大利心灵的乐器
——观《La Guida》手风琴演奏后
一
这音乐,真是迷人, 不是为了炫耀, 而是欢愉, 直接从心里涌出。
我想起意大利人, 也想起那些在海外的意大利裔—— 他们热爱手风琴, 轻松地操纵它, 仿佛它天生就在他们手里。
皮亚佐拉的名字浮现—— 他的身影 在风箱的褶皱上徘徊, 呼吸被化作旋律。
在乡间的街道上, 在节日的集市里, 手风琴总在身边, 它的声音像笑声一样涌起, 在人群中回荡。
这不仅仅是一件乐器, 它像一个小小的乐队, 一场盛宴 被压缩在双臂之间。
甜美,明亮, 它的音色像阳光 洒落在广场之上—— 这种音乐, 仿佛与生俱来, 属于意大利人的灵魂。
二
一切从呼吸开始, 风箱鼓动, 像一对肺, 每一次叹息 都化作音乐。
不是一条声音—— 而是多重叠加: 旋律裹着和声, 节奏折叠其中。 乐器在歌唱, 仿佛一整个乐队 都藏在双臂之间。
《La Guida》让喜悦 变得可听见: 一声低语的独白, 一声高声的庆典, 同在一句乐句里闪现。
手风琴在两个世纪间 一路漂泊—— 从乡村到咖啡馆, 从舞厅到音乐厅。 它从未只属于精英, 也从未只属于平民—— 它在两者之间徘徊, 像一座空气筑成的桥。
但在意大利, 它离家更近。 它是广场的声音, 是黄昏葡萄园的低吟, 是节庆的回响—— 在那里,笑声 比钟声更响亮。
便携,慷慨, 它替代了一支乐队 在没有乐队的地方; 它给贫困的人们 带来一场声音的盛宴。
在簧片之间, 回荡着一个民族的声音—— 正如吉他属于西班牙, 手风琴属于意大利。
而后—— 它随着侨民的脚步, 随着皮亚佐拉的双手, 走向世界, 带着回忆, 带着身份的象征。
现代,却古老; 脆弱,却不可磨灭。
附:
吴砺
2025.8.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