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回复: 0

[散文] 贫困的回声,信仰的阴影:在印度与我们之间

[复制链接]

8831

主题

195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1224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昨天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贫困的回声,信仰的阴影:在印度与我们之间

                                                                ——写在观看 Navin Kumar(HIPA 获奖摄影师)作品之后


          一


这些影像猛然击中我——
赤裸,直白,
人物被割裂出来,
悬立在环境的压迫之下。

贫穷,污秽,混乱——
全都赤裸裸,
像脆弱的身体
抵在空白的墙前。

一个农夫站在水中,
双手举着衣服,
河水已没过腰身。
我们看着他,
心里焦急,
感受那生存的艰辛——
在工业繁华的时代,
他的身影仍旧孤单。

一条小船,一片沙洲。
角度新颖,出乎意料。
黑白剥去了色彩,
只剩下骨架与构造——
图像化为几何,
贫困化为线条。

然后是那条狗——
张着嘴,
定格在怒吼之中。
背景是一群鸟,
混乱,
四散飞舞。

三个孩子散落在场景里:
一个站在船尾,
一个坐在岸边,
一个侧身伫立。
可那狗并不是狗——
它是摄影师自己,
面对国度的无能为力,
在贫困面前
愤怒嘶吼。

最后——
那位印度教徒。
赤裸的上身
仿佛从恒河中
直立而出。

乍看之下,
像是一具被切断的躯体,
上半身漂浮在空中。

细看——
倒影浮在浑浊的水面,
头部的黑影
像一颗泥塑的假首。

即使在黑白影像里,
那污浊依然触目可感。
然而他却全然虔诚,
沉浸在内心的神祇中。

半个身子悬浮在那里,
像漂在
一百四十亿光年的宇宙虚空。
你甚至怀疑
他是否仍在人世,
还是已然超脱。

也许,
这正是印度的面孔:
信仰与衰败之间的幻象,
一个人悬在
时间与永恒之间。

而我伫立在画面之前,
不知该悲伤,
该怜悯,
该惊叹,
还是该追问——
摄影师是否在告诉我们:
正是这根源,
让印度依旧停滞?




               二


一个农夫,
站在齐腰的河水里,
双臂高举着脆弱的衣裳——
我们忍不住前倾,焦急,
感受那生存的痛楚
在机器与光芒的时代。

岸上的孩子,
一条停泊的小船。
黑与白将一切剥离,
形状化作几何,
贫困被刻画成线条,
苦难在寂静中留下素描。

那条狗在嚎叫——
嘴张开,
鸟群四散,
翅膀混乱如破碎的思绪。
可那并不是狗,
而是摄影师的声音,
是人类的声音,
向着无法挣脱的枷锁
发出呐喊。

接着是那位信徒:
赤裸的胸膛
从恒河里升起,
仿佛被切断,
半个身体漂浮
在污浊的水中。

倒影比肉身更黑,
像一颗泥塑的头颅,
一张死亡的面具。
而他的眼睛
却转向内里,
沉浸在无人可见的
神的怀抱。

这里是印度,
虔诚与衰败交织的伤口,
一个宏伟与尘土并存的国度。
仪式安慰,
却同时禁锢;
信仰点亮,
又投下阴影。

但这些问题
并非印度独有。
每一个国度
都有它的贫困——
饥饿的,
或精神的。

每一个国度
都紧抓幻象,
仪式,
或体制,
既能安抚,
也能囚禁。

那农夫,
是我们所有人,
挣扎在现代性的洪流中。
那信徒,
也是我们所有人,
在信仰、
在意识形态、
在梦里寻找庇护。

于是这些影像追问——
为什么印度依旧被束缚,
精神如此浩瀚,
身体却如此贫穷?

而我们所有人,
在面对苦难时,
又为何执拗地依附幻象,
即便它们成了锁链?

Navin Kumar 的照片没有回答。
它们让我们停留在
怜悯、
敬佩、
与怀疑之间。

它们不仅属于印度,
更属于
整个人类的命运。



附:
【摄影师Navin Kumar | HIPA哈姆丹国际摄影大赛获奖摄影师镜头里的人文纪实作品-哔哩哔哩】 https://b23.tv/3vDABgH




吴砺
2025.8.19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