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回复: 0

[散文] 赫拉特:火光边的舞蹈

[复制链接]

8679

主题

193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964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赫拉特:火光边的舞蹈

                                         ——观《丝路古城赫拉特 | 阿富汗民族舞》后


            第一部


乐声响起——
像水波上的光点轻轻闪烁,
像暮色中舞裙上跳跃的亮片。

舞者的双手,
在空气中飞舞,
像风中不肯坠落的丝带。

舞台极其简约——
只铺着一块织毯,
却古意盎然。
紫黑的地面,
映衬着那块暗红色的挂毯,
仿佛岁月沉入其中,
如沉香焚尽。

一个侧身旋转,
手势上扬,姿态定格——
一种凝固的优雅,
在静止中流动,
刚中带柔。

她的身姿始终挺拔,
而手与臂,
在空中划出水波一样的线条。
那一刻,
我仿佛看到
北京冬日粗壮的旱柳,
枝条稀疏,
却仍在风中舞蹈。

这舞蹈对我是陌生的——
带着轻盈的羞涩,
也透出调皮的灵动,
仿佛荒原之上
某个遥远时代的少女,
在夜晚的篝火旁,
悄悄为心上人跳一支寄情之舞。

看到这段视频,
我心中升起惊叹:
人类用同样的手脚,
竟能创造出
如此不同的动作语言,
在时间的河流中,
画出
无限可能的美感。

是的——
人类文明,
真是不可思议的事物。

而这一切
又让我想起一个更深的问题:
当五万年前我们走出非洲,
为何——
肤色会改变?
语言会分裂成
无数不再相通的河流?

然而就在今天,
在赫拉特,
一位少女仍在舞蹈,
而我,
竟能理解她。

不是通过言语,
也不是通过记忆,
而是通过
某种比语言
更古老的东西——
来自人类本身的
火光与节奏。




               第二部


     一、赫拉特

一块地毯——
深红,紫黑,
铺在舞者的脚下。
没有聚光灯,
没有烟雾,
只有传统,
折叠在织物之中。

她举起手臂——
指尖上扬,
那手势
比语言更古老。
她不需要
帝国式的舞台装置,
只需
寂静,
与记忆。

躯体轻扭,
脊柱挺直——
舞步不是从急促中来,
而是从控制中来。

然而——
在那控制之下,
藏着一丝调皮,
一缕少女气息,
一个火光边低声讲述的故事。

这不是表演。
这是回忆。
是为了某个曾坐在阴影中的人,
跳的一支舞——
很久以前。



      二、美的形状

为什么
我们跳舞的方式
如此不同?

为何一个文化
以缓慢为美,
另一个
却以脚跟
重踏木板
为喜?

因为身体
是文化的陶泥,
而美,
不在骨骼——
而在教导。

一片土地
教人爱手腕的曲线,
另一片,
教人贴近土地。
有的文化让眼神说话,
有的文化让臀部叙事。

是仪式?
是求爱?
是哀悼,还是反抗?
每一个动作
回应的
是地理的询问,
历史的召唤,
生存的考验。

一个民族的舞蹈,
是他们的历史
刻写在肌肉中。
美学并非偶然。
它是遗产,
是提炼,
是记得。



         三、语言的裂变

曾经,
我们一起走出非洲。

但后来我们分散了。
而我们的语言,
也随我们
像山中流淌的水,
裂成万道。

我们为何分裂得那么快?
为何我们的舌头
忘了姐妹?

因为语言
如同那个调皮的孩子,
一边扭曲它,
一边把它当游戏。

它无需允许才能变化。
只需要
距离,
和时间。

一个村庄
造出“风”的新词,
另一个
为“雪”发音,
还有一个
为“骆驼的步态”编出节奏。
有的部族
将神的名字唱成音团,
有的
轻声细语。

于是,
一个物种,
唱出了万种声音。

一首歌,
演化出千万种旋律,
每一种
都带着
思念的语法。



      四、然而……

在赫拉特,
一个女孩仍在起舞。

她的指尖
讲述着一个我听不懂的故事——
却又
完全懂得。

不是用语言,
不是用逻辑,
而是用某种
比词更古老,
比地图更深的东西。

你可以叫它呼吸。
你可以叫它血脉。
你可以叫它:

人。


附:
【丝路古城赫拉特 | 阿富汗民族舞-哔哩哔哩】 https://b23.tv/Gu8Xiwn




吴砺
2025.8.5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