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空气里的琴弦
——观《意大利街头满分即兴合作》
一
这真的是 一次人间的温柔, 一次不费力的浪漫—— 那种在某些国度 依然会自然发生的事。
拍视频的人说—— 那天他在科莫大教堂附近闲逛, 遇见了这个老先生, 旁边恰好倚着一把吉他, 于是他们就在街上 合奏了一曲。 仿佛音乐 只是另一种 向陌生人打招呼的语言。
我在想—— 什么时候, 中国的街头 也能这样温柔?
我们的城市里, 会一两门乐器的孩子 早已过了数千万。 然而 能在公共场合 自如演奏、 把音乐与路人分享的, 却寥寥无几。
偶尔, 路边会有抱吉他的青年, 或公园里, 几位退休老人 拉拉琴, 吹吹号。 还有那些年—— 广场舞的喇叭声 震碎夜色, 让音乐变成噪音, 变成驱散邻里的东西。
而在这里—— 视频里的这位老先生—— 像是与时间为友地坐着, 把甜美的旋律 拨进空气里。 琴声轻轻 洒在古老的石墙与街道之间, 像一缕细线 牵起路过的陌生人, 为他们的脚步 添上一份 原本不知道 自己需要的温情。
二
在科莫的大教堂旁, 石墙里 藏着几个世纪的空气。 一个人找到一把吉他, 另一个人找到一位朋友, 音乐便开始—— 不是表演, 而是一场对话。
在世界的这一角, 街道不仅仅是街道。 它们是没有幕布的舞台, 是声音的集市, 是陌生人偶遇时 短暂的戏剧场。
曾经,这里有吟游诗人, 有民谣歌手, 有村庄广场上的乐队。 记忆还在—— 像一颗城市的心脏在跳, 告诉人们: 音乐属于所有人。
这里,没有排练。 旋律被从空气中提起, 由不惧沉默的手塑形, 也不怕不完美。 琴盒里也许会落下硬币, 但馈赠 早已在音符响起的那一刻完成。
这一切依赖信任—— 信任有人会停下脚步, 会倾听, 会微笑。 在一首歌的时间里, 我们能属于同一个 想象的村庄。
在别的地方, 表演被时间表束缚, 被执照、场地圈住。 而在这里—— 它是街道自己的呼吸。 音乐不再是事件, 而是质地, 织进一天的经纬里。
附:
吴砺 2025.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