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情报 第九期 安徽省桐城市植保站 2025年8月4日 Add:文昌街道文渊路 E-mail:ahtczbz@126.com Tel:0556-6210312
八月上中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8月上中旬水稻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具体如下:
中稻穗期病害: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五(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局部区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
五(3)代稻飞虱: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
细菌性病害:存在流行风险。
二、预报依据
(一)中稻穗期病害(稻曲病、稻穗瘟为主)
主要依据:
1.田间菌源充足:稻曲病自2002年起已成为本地常发性病害,重发频率高;稻瘟病近年感病品种上普遍发生,种子带菌率及田间菌源残留量较高。近期调查,稻叶病在镇糯19等品种上零星发生,发病田块平均病叶率为0.43%。
2.感病品种面积大:本地主栽的两优系列杂交中稻和粳糯稻品种多不抗稻瘟病和稻曲病,感病品种种植比例约60%,利于穗期病害发生。
3.气候条件较有利:据安庆气象部门预报,年8月全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5成,有伏旱发生发展。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最高气温35~38℃。8月上旬我市多降水过程,1-4日受台风“竹节草”外围环流影响,多分散阵雨,其中1-2日雨量较明显;4~6日我市多局地强对流天气,全市最高气温33~36℃。7日后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多降水过程。8月中下旬全市有2次降水过程,出现在13-15日、26-28日。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报,8月份将有2-3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全国沿海地区,台风强度接近常年,有1个台风影响长江以北地区。目前我地中稻即将破口抽穗,8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气候条件总体不利中稻穗期病害发生,但在降水过程中破口抽穗的水稻有利稻曲病和稻穗瘟发生。
(二)五(3)代稻飞虱
主要依据:
1.灯诱虫量总体偏低:截至8月4日,智能测报灯4个监测点平均累计诱虫量351头,较上年、前3年及前18年均值分别增加93.9%、43.3%和减少82.4%;其中褐飞虱180头,占比51.3%。近期灯下无明显诱虫峰。
2.当前田间虫卵量偏低:经7月中下旬普治,田间虫量总体控制在较低水平。近期全市普查,加权平均百丛虫量77头(中稻93头、单晚54头,最高410头,褐飞虱占4.0%),较上年、前3年及前13年均值分别减少33.6%、23.8%和48.3%。8月4日田间查卵未见。
3.气候与食料条件有利:8月份多次降水过程(见前文)有利稻飞虱陆续迁入;8月上中旬水稻处于分蘖至灌浆期,食料丰富,利于其为害。
(三)五(3)代稻纵卷叶螟
主要依据:
1.四(2)代残虫量低:今年四(2)代轻发生,田间平均卷叶率为0.2%,分别比上年、前3年及前17年同期均值减少37.5%、41.1%和90.0%;平均百丛残虫量为0.4头,分别比上年、前3年及前17年同期均值减少20.0%、60.0%和96.0%;。
2.田间虫量上升迅速:受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8月1日田间蛾量突增(亩均716.7头),分别是上年、前3年及前17年同期均值的6.2倍、4.0倍和1.2倍;截至8月4日田间亩蛾量仍维持在500头。8月4日单季稻田调查,平均百丛卵量95粒,是7天前的6.3倍;分别是上年、前3年及前17年同期均值的3.4倍、1.9倍和1.4倍。平均百丛虫量为16头,是7天前的12.3倍;分别是上年、前3年及前17年同期均值的10.7倍、5.5倍和减少24.9%。预计随迁入成虫持续产卵及孵化,田间卵虫量还将继续上升。根据田间蛾峰推测,五(3)代低龄幼虫高峰在8月中旬前期。
3.气候与食料条件利弊并存:8月上中旬高温天气(见前文)对稻纵卷叶螟发生不利。但五(3)代低龄幼虫高峰期,处于分蘖至孕穗期的迟熟中稻和晚稻长势嫩绿,利于幼虫卷叶为害;已齐穗的再生稻和中稻则不利其发生。
三、防治意见
(一)防治策略
8月上中旬3次降水过程利于中稻穗期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侵染流行;受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8月1-4日稻纵卷叶螟出现连续迁入峰;水稻破口抽穗期易受二化螟钻蛀为害。因此,本阶段应以中稻穗期病害、五(3)代稻纵卷叶螟、细菌性病害为防治重点,兼治五(3)代稻飞虱和二代二化螟尾峰,同时注意查治稻叶瘟。
(二)防治对象田及适期
1.再生稻田:达标田块防治稻飞虱;重发田块补治二化螟。
2.中稻田和早播单季晚稻田:
适期:水稻破口前3-7天(中稻约在8月10日前后)。
主治:穗期病害(稻曲病、稻穗瘟)、五(3)代稻纵卷叶螟。
兼治:五(3)代稻飞虱、二代二化螟尾峰。
查治:细菌性病害。
说明: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为8月10-15日。若此期无法兼顾穗期病害预防适期(破口前3-7天),则需单独施药防治两迁害虫。
3.单季晚稻田和双季晚稻田:
适期:8月10-15日。
主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双晚)。
兼治:五(3)代稻飞虱、二代二化螟尾峰。
查治:细菌性病害、稻叶瘟。
(三)防治指标
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穗、抽穗期1500头;齐穗期后2000头。
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束叶尖60个。
纹枯病:病丛率10%。
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
穗瘟、稻曲病:抓住关键时期(破口前3~7天)用药预防。
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四)防治药剂
防治二化螟:
常规药剂: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茚虫威等,或选择2种药剂复配使用。
慎用双酰胺类农药。如需使用,应与上述药剂复配。
补治药剂:喹硫磷、稻丰散、二嗪磷、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药剂。
绿色防控区:乙基多杀菌素、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
防治稻纵卷叶螟:
常规药剂:四唑虫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苯酰等。
绿色防控区: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注:生物农药宜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用)。
防治稻飞虱:
常规药剂: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等或复配使用。
绿色防控区: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苦参碱等生物农药。
防治纹枯病:
常规药剂: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氟环唑、己唑醇等。
绿色防控区: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
防治稻瘟病:
常规药剂:吡唑醚菌酯、三环唑、稻瘟灵、肟菌·戊唑醇。
绿色防控区: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
防治稻曲病:
常规药剂:肟菌·戊唑醇、戊唑醇、烯唑醇、氟环唑等。
绿色防控区: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
防治细菌性病害:
常规药剂:噻菌铜、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四霉素等。
(五)防治方法
根据不同类型田块及防治对象,合理选用上述药剂,按推荐用量使用。
施药液量:常规防治亩用45升;植保无人机防治亩用2升以上。
操作要求:细水均匀喷雾;施药后田间保持浅水层5天以上。
关键要点:严格按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要求,用足药量,对足水量,确保喷雾均匀。
(六)注意事项
1.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环保药剂,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2.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确保人畜、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药害和中毒事故发生。严禁使用禁用农药。无人机施药必须添加沉降剂,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作业,防止药剂漂移危害邻近作物。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施药前要做好告示。
3.环保要求: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4.高温防护:8月上中旬有阶段性高温天气,请务必做好高温季节农药安全施用工作,避免高温时段作业,注意操作人员防暑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