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的音符奔向光明
——观《霍洛维茨人生最后一次演奏 肖邦升 C 小调幻想即兴曲》后
一
视频的标题 如此沉重—— 一生的最后一次演奏。
我无法想象, 世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在坐到琴前时, 是否清楚 这也许是最后一次 为他珍爱一生的天才作曲家 注入呼吸与生命。
然而,视频一开, 琴声清澈明亮—— 如山溪泉水 在阳光中旋转闪烁, 奔跑, 急切又欢快地 涌向前方。
旋律忽而放慢, 在花香与青草的草甸中 悠然漫步; 偶尔越过小坡, 激起白色浪花, 再一次自由飞奔, 喜悦,轻快, 直至走入湖面—— 沉入, 消失。
有人评论: 去世前四天, 还能这样奔跑, 这样掌控音色, 拥有这样的力量与激情—— 我现在就可以死而无憾!
我想知道, 他自己 是否也曾闪过这样的念头:
能触摸、 能演奏 如此美妙到近乎奇迹的音乐—— 足矣。
二
此刻,这已不再是炫技, 而是一场对话—— 在迅疾与静止之间, 在水晶与岁月的温润之间。
开头并不急迫, 像盛夏末的山间水流 缓缓转折, 在阳光下闪亮, 知晓去处, 却从容不迫。
他的触键—— 轻盈, 果断—— 让每一个音符开口歌唱。 右手是舞者的脚步, 闪烁生辉; 左手是心跳, 稳稳铺在丝绸之下。
中段—— 是一条会呼吸的旋律线, 仿佛他不仅在品味旋律, 也在品味 能够弹奏它的此刻本身。 没有急切, 只有愿望—— 停留在这里, 在每一小节之内, 让时间 犹疑不前。
当开头回归, 它已不同—— 奔流的溪水 带着草甸的芬芳。 结尾既不呼喊, 也不哭泣—— 只是缓缓走远, 直至只剩寂静。
去世前四天, 他仍能塑造这样的光, 这样的控制, 这样的清新。 死亡让光芒更锐, 而非更暗。
经由他的手, 肖邦的声音 成为最后的馈赠—— 纯净,短暂, 像阳光最后一次 在水面上闪烁。
附:
吴砺 202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