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84|回复: 5

[桐城史] 廉平不苛的朱邑真的爱利为行吗?

[复制链接]

1

主题

7

回帖

1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3-7-20 20: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朱邑与万佛湖人文旅游》最初发表在我的“QQ空间里”,便得到了众多亲友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唯有一位给我提出了一个让我震惊的疑问。为什么说“震惊”,因为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涉及到网上的错误,乃至古籍印刷中的错误。她说:“关于朱邑,……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一定有误。一个人既‘廉平不苛’,又‘爱利为行’,这二者有明显矛盾。”* t2 H9 q& x; U, V4 R/ r' r$ f2 O; o

- ?# v: H: n  z9 |( j: v0 _听了她的分析,我又上网搜索“朱邑”,在360、百度等众多的搜索引擎中,朱邑词条都是引用班固《汉书·朱邑传》的内容:“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这种表述似乎是统一的。包括入选初中课文中的文言文《朱邑字仲卿》,也是“…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皆让人熟视无睹。- U6 w$ A8 I7 Y5 u2 o; t

3 \  l9 p' u  v! O提出这个疑问的“一字之师”,是舒城县即将退休的基层领导靳成珍,论年龄我俩同岁,论辈份我得称她一声姑奶奶。她分析道:“以爱利为行,相对于朱邑廉平不苛、爱民如子的品德来讲是格格不入的,可能是哪里搞错了”。我说这是网上的表述,是复制过来的,我也不清楚有没有错。但姑奶奶的话引起了我的重视,开始在网上搜索对比,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网站上的表述都是统一的:“…以爱利为行…”。4 ?/ {4 A2 ?- w5 w7 D( E
3 K* l$ O' D+ |! E
然后我又细心查找了纸质出版物上的表述。中华书局2012年6月北京第6次印刷的《汉书》(图一),第888页上的表述也是“以爱利为行”。黄山书社2009年9月第1版重印的光绪《续修舒城县志·人物志·名臣》第301页(图二),还是“以爱利为行”,真让人窒息。
% I' O1 c2 M; f6 a2 E6 D
0 J( H1 V0 r2 V$ w 1.jpg . @6 v' X/ ?$ q
图一 中华书局2012年6月北京第6次印刷的《汉书》, b- D- Z1 W0 L0 r( v
9 f. m# f% W0 b
2.jpg
# O7 t# q1 x( j图二山书社2009年9月第1版重印的光绪《续修舒城县志·人物志·名臣》第301页
( c- p9 x& C) q" K7 U) b+ k; O6 f6 |4 e# O- T3 _2 H
我再找到黄山书社2014年3月第1版重印的嘉庆《舒城县志·卷二十·名臣》【(清)熊载升、杜茂才修,孔继序纂;舒城县地方志办公室以嘉庆手抄本县志为蓝本整理】,其中第219页(图三)所记述的是“以爱义为行”,终于有佐证了。
+ F* l, `0 }- Z, H' N" b
+ {$ S' [% Z+ l" n 3.jpg
6 k% w% |. _  w% ]图三黄山书社2014年3月第1版重印的嘉庆《舒城县志·卷二十·名臣》第219页9 ^' H7 j. H' i: m
, r! |) ~7 O: X  Q  ~. L/ l
当我再找到嘉庆《舒城县志·卷二十·名臣》手抄本(图四)上的表述果然也是“以爱义为行”。古龙舒为朱邑故里,手抄本县志记录本县的重量级乡贤,其认真程度和可信度应该超过一般史料。我判断网上之错,首先在于古籍印刷版本物的错误,才导致了网上转载的错误。又因无人去怀疑、无人敢怀疑,所以以讹传讹,错误也就被人熟视无睹了。据此,我修改了360百科的朱邑词条,再准备继续修改百度百科的词条,……。
4 l: N7 m1 I0 x1 j. T  c# ~. }, H5 a8 n  P8 v
4.jpg ! r4 O3 A+ X6 V
图四 嘉庆《舒城县志·卷二十·名臣》手抄本
$ K  D; i' \+ ~9 M8 @& e% N: v* l) Z' c) ^4 h
关于“义”与“利”,孟子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孟子·离娄下》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论语·里仁》中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这里义与利的区别,可谓蔷佑胄∪说那穑杉庖蛔种睿庖逭孟喾础6杂诿枋鲋煲氐娜似防此担床钫娴氖翘罅恕�$ k/ Z; `7 V$ b, M6 a$ [
- t3 t* O! T5 _- u
在朱邑去世后,汉宣帝刘询对朱邑的评价是“君子”,而且称之谓“淑人君子”,这个评价也是对朱邑践行“仁义精神”的高度确认。宣帝在明诏中指出:“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朱邑卒于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的冬天,他的棺椁从长安运回原籍安葬,在路经桐城县范家岗时,传说那一天突遇大雨,抬棺的人停棺躲雨时,天塌地陷,棺椁正好落入下陷的地坑中,这才“天葬”于范家岗,这里的乡民们为了纪念这位“爱义为行”的好官,特意将村名改为朱公村。0 f. C+ b, K( p/ _/ x/ B6 S" ]

4 h7 Q2 w8 w  _$ V& X在中国古代,官吏有厚德遗爱者,一般都在其去世后为之立祭祠。
+ s5 M  Y$ Q; J5 c
3 j1 c7 x' F+ \; e8 {; p《汉书》有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朱邑先为桐乡令,后入为大司农,临死,嘱其子曰:“必葬我桐乡。子孙念我,不如桐乡民。”其子遵遗令,葬之于桐,桐人果为立祠,岁时祭享不绝。又据《后汉书》记载:周嘉为零陵守,卒,吏民颂其遗爱,为立祠焉;王涣为洛阳令,卒,民立祠于安阳亭西,每祀辄弦歌之;许荆为桂阳守,卒,桂阳人为立庙树碑;祭彤在辽东,有恩信,既没,吏民为立祠。此皆死后为其立祠者。据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二“生祠”云“官吏有遗爱,既没而民为之立祠者,盖自文翁、朱邑始”。
  d2 p" r7 o7 g
! d- u4 _' T7 a1 C2 t宣帝明诏,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所以在朱邑工作过的桐城和他的出生地舒城,均建有祠。桐城的朱邑祠在朱邑墓的西侧, 遗址处至今尚可见瓦砾。据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九·與地志·坛庙》第80页(图五)记载,舒城的“朱邑祠,旧在大东门外,神爵元年建。明万历间,县令杨文正重修,壬午毁。雍正元年,监生靳三益等移建西山。相传元至正间子孙改姓靳,今九井靳氏,其裔也。”  b3 B. c/ ^2 L. U; W
  V/ S  q3 K1 ]! v% [1 |
5.jpg
( N) x( G# ]& O' m; T8 f- @图五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九·與地志·坛庙》第80页" }3 y- [  r2 d7 }
2 S* F+ y; q  @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当官就要向二千年前的朱邑那样廉平不苛、爱义为行。正所谓:
% f9 t! U) M; g( M0 z# x! N3 ?, i9 |% `+ ~
自古盛世民思贤,桐乡遗爱世代传。6 b2 W. ^5 a; a
思贤祭贤民心向,淑人君子卫天蓝。) F' j, ]8 u+ H+ N
+ W0 ?  a5 C  L9 p9 e% V
———作者:朱邑后裔靳国柱4 o8 i) ~- t2 Y
. f. o% v8 }4 i! u7 l7 C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7

回帖

1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3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义为行”,不是“爱利为行”。利与义,一字之差,朱邑的廉不不苛的品格就全没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0

主题

343

回帖

2550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龙眠采桑子

积分
2550
QQ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23-7-21 08: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未必就是追名逐利之利,《商君书·开塞》中有“凡仁者以爱利为务,而贤者以相出为道。”爱利则有“爱护、便利”之意;8 X4 {: A) [0 F9 R. I
《吕氏春秋》中也有“若夫舜、汤,则苞裹覆容,缘不得已而动,因时而为,以爱利为本,以万民为义。”$ ]3 l9 ~3 e9 _5 U2 b0 e; F
董仲舒《春秋繁露校释》认为,君主的意愿应与上天的意愿保持一致,“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一世为事,好恶喜怒而备用也。”. }& F2 ?4 s. S# j( W; }
可见“爱利”之并非利益之争。3 y6 B  _% _" w6 A, j) D: W6 F
采桑桐溪畔,悠然叹南山。

1

主题

7

回帖

1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3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3-7-21 18: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桑子 发表于 2023-7-21 08:27
0 e" s' c9 r5 _+ t6 k& o“利”未必就是追名逐利之利,《商君书·开塞》中有“凡仁者以爱利为务,而贤者以相出为道。”爱利则有“爱 ...

& h, |. |( P7 A* u8 j以爱利为行,(师古曰:仁爱於人而安利也。)* T: e4 r+ A. q* z( F% N* O
是的,有“安利”一说,出自师古。6 o' Y$ \% t9 n* ]& _

# v: F$ S9 \+ X5 s& A% X% O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

主题

24

回帖

4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3-7-25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利”,会不会是“利他”的意思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6

主题

466

回帖

128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285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23-8-18 16: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禾房产 发表于 2023-7-25 15:09
7 U8 Y9 g+ h8 t( y6 t这个“利”,会不会是“利他”的意思呢?
' Q, B5 g$ f" @2 ^; h
   石子先生:你好!
我在仔细阅读了《汉书》、《后汉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宋史》等等,有关涉及“爱利”一词的典籍后,我不由得脸红。
恕我不得不对你进行批评。说好听点,国学修养远远不足。说重点,你这首先是对历代史学家对朱邑一致崇高的评价 “爱利”一词的否定与推翻。再者,你这无疑是亵渎古桐乡一代先贤朱邑啬夫,是对历代史学家的学识成果的践踏。
因时间关系,我只得撷取这些经典典籍之中的两三句,来印证你的严重错误!同时,也谨表我对古桐乡先臣朱邑的爱戴之情。  
《后汉书* 李贤注》这样诠释“爱利”一词 :“爱利谓爱人而利之也。”
《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宣为吏赏罚明,用法平而必行,所居皆有条教可纪,多仁恕爱利。”
其他凡含有“爱利”一词的典籍,我已在开头一一列示了,请你查阅,仔细品味一下历代史学家高屋建瓴的学识风采与水平吧。
. G/ L- ]! p/ N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