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市“腾笼换鸟”面积不低于2000亩,今年任务710亩。截至目前,全市已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30多亩,其中,大关镇65.7亩、文昌工业园33亩、双港镇138亩。 为节约集约用地、保障优质项目落户发展,我市采用政府扶持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用好已建、清理未用、盘活闲置”的思路,2019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利用工作实施意见》,力推“腾笼换鸟”。今年7月出台《关于实施“腾笼换鸟”工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盘活闲置工业用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创优工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让“腾笼换鸟”工程发力更精准。 理顺接管机制。我市坚持以属地政府、园区管委会为“腾笼换鸟”工作的责任主体,梳理全市“搁浅项目”“僵尸企业”,摸清家底,登记造册,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分门别类作出依法收回、破产退出、协议置换、规范流转等处置措施。全市已摸排闲置土地3宗24.5亩、低效工业用地68宗1667亩。 实行倒逼机制。我市严格落实“增存挂钩”制度,“倒逼”和“激励”双管齐下,桐城经开区(双新产业园)和各镇(街)近五年供地率未达到80%或三年供地率未达到70%或当年供地率未达到50%、闲置土地处置完成率未达到80%、低效用地处置完成率未达到50%的,暂停新增工业用地报批。 完善激励机制。市政府设立“腾笼换鸟”工程专项资金,用于低效用地收购及扶持、奖励。市政府根据闲置、低效用地实际腾退面积给予镇(街)2万元/亩资金奖励(2019年以后供应的重大项目用地被认定为闲置土地或低效用地的,腾退后不享受资金奖励)。对腾退后用于绿色包装、机电装备两大首位产业且达到腾退认定标准的,奖励资金提高至3万元/亩。“腾笼”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购买政府投资的标准化厂房,给予不超过购买金额 5 %的奖励;“腾笼”企业租赁政府投资的标准化厂房按前三年租赁费 10 %给予减免,奖励、减免资金由属地政府或经开区承担。 优化服务机制。我市进一步完善“专门团队、绿色通道、组团服务、疑难会商”服务机制,相关职能部门乐当“红娘”,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送计策、送环境”,推动优质项目引进步伐,助力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撰稿人:戴红霞 审稿人:陈胜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