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0|回复: 0

我的发明:用在校的建筑系学生假期实习为中国古建筑建立数字图像档案库

[复制链接]

6345

主题

156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36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1-1-4 1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发明:用在校的建筑系等专业学生假期实习为中国现存的古建筑建立数字图像档案库



    前不久晋陕八日游中观看山西王府大院时候,我为其原质原味的清代民间大规模建筑存在感到高兴时,同时又对其木质结构感到担心——一场不可预测的火灾,就可以使这样的历史建筑永远的消失。事实上,丽江古城地震,云南香格里拉县古城大火,就使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接近消失。

    中国大地上的古建筑多是土木结构的。过去一百年,我们厚今薄古的中国人,把这些古代文化遗产败家败的所剩无几了——剩下的,我们已经意识到其价值,但是,我们真的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为我们的下一代和后代做好了充分的保护准备了吗?

    前不久,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将几百年古建筑烧的差不多。但是,法国人一点也不着急,因为他们在十年前已经用激光扫描仪器将这座古建筑做了详细的数字图像采集——他们可以准确复建其建筑的外型外观!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为我们所剩的不多的古建筑系统,做一次激光扫描数字资料图库的釆集工作呢?

    现在激光测距扫描仪技术已经炉火纯青,而且这么多年中国基建,测绘仪器设备数量十分丰富——至于测绘所需要的人,在中国更不是问题:我想到中国每年每届在校的大学生就有九百万人,四个年级加起来,在校生的大学生就有三千六百多万!

    这其中建筑系学生是多少?我在网上找不到准确数据,只是看到有人在网上估计每年学土木工程的学生可能有六万人。如果这个数字不太离谱,则四个年级有二十四万人。

中国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我们在这二十四万学生中再配置物理系和计算机软件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十万人——每个省级行政区,在一个暑假配置一万名在校大学生做暑假实习,专门给中国现存的古建筑,做系统的激光扫描仪测绘数字模型档案,绝对一个暑假就可以达成战略目标!

中国每个省,除了山西省,有几座列入国家级省级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一万名学生一个暑假实习,用卷尺都测绘得完,何况是用激光扫描测距系统和现代摄影技术系统来建模?

    问题是,谁出钱谁来组织这项现代技术文物保护工作?

    三十六万学生,二个月,假定每人每月一万人民币费用——七十二亿人民币,加上各种设备,一百亿元人民币是不是就可以完成让中国现存古建筑永远不朽工作?这难道不值得这个国家组织人力和物力财力去做一下吗?

    振兴中华民族文化,这口号太空太玄,这几代人未必有这个本事……但是,把老祖宗留下的已不多的建筑物,为后人用数字图像保留下来,这是目前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问题是,真的有人关心这事,真的愿意去做吗?

    吴砺先生绝对是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样精神。但是,我可以把这个构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是我能做的事情。

    我之所以想到要建议让在校土木建筑系的在校大学生假期实习完成这样的工作,其理由是:

    一.这样工作,需要的人力资源还是大的。一个故宫博物院那么多房间,若是仅仅靠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或者外请测绘公司,这海量数据采集,将是漫长的等待过程;一个山西王家大院几千间房子,这个数据采集工作量真的太大——但是,若是我们动用二千名大学生做二个月测绘,这工作不就是很轻松了?

    二.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动员一代学生摧毁古建筑,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我们反过来,亦可以动员一代青年人参与保护古建筑工作——通过这种实践,加深对古代建筑工程的认识和感情感悟,这也为新世纪建筑创新提供历史经验;

    三.这也是大学生勤工俭学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四.全国大学生可以统一分配,像山西古建筑文物多,各个省份都可以分派大学生到那里测绘;

    五.这些文物保护工作,洋人应当是比我们先行一步,我们可以重金购买他们的软件产品和聘请他们的专家辅导我们全国性文物数字系统建设;

    六.我们应当游说民间的大企业和企业家,以做功德方式为本省的文物数据图像出资。若是那一个省企业家,出全资赞助该省的文物数字图像库建设,我们为什么舍不得将这个数字图书馆以他的名字命名呢?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核定国保单位5058处,古建筑2160处,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52处,国保单位较多的省份是山西530处,河南419处,河北286处,浙江279处,陕西268处。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一百九十六:“我的发明:用中国在校的建筑系等专业学生假期实习为中国现存的古建筑建立数字及图像档案库”。


附录:


古建筑测绘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应用_艾三维巴黎圣母院的激光扫描将成为重建关键,文物保护的数字化它靠谱 http://www.sohu.com/a/308686919_772793


吴砺
2021.1.1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