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2|回复: 0

我的发明:用固定式或无人机携带红外成像仪在洪水期巡查发现江湖水库坝堤上的管涌

[复制链接]

6345

主题

156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36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12-21 16: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发明:用固定式或无人机携带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仪在洪水期巡查发现江湖水库坝堤的管涌


    今年八月份,我看到“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一期专题报道今年全国的洪水灾害。当我读到武汉大堤,到现在为止,还是靠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日夜在江堤上排队,人工踩地雷式的排查大堤是否有“管涌”,忍不住愤怒,痛骂中国人除了不知道羞涩地成天吹牛“厉害了我的国”,却连一个检查大坝是否“管涌”方法都找不到!只因为洋人大坝结实,没有“管涌”,没有发明测管涌的仪器,中国人就没有地方抄仪器抄作业了。

    这也是在骂自己啊!骂归骂,你也是学物理的,为什么你不能发明一件快速发现江堤“管涌”仪器呢?

   这次写“晋陕八日游”游记时,我的灵感终于来了:

    一.利用江堤“管涌”或渗透出来的水流的水温和江堤堤坝表面或堤坝下表面积水的温度差,采用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仪,大范围即时监视江湖水库坝堤温度异常点,不仅可以立即发现出水点甚至是出水点深度(或许江水深度不同,水温不同);

   二.固定式和移动式低和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仪并用:

    1.大坝上,用高空电线杆同时双线固定红外探测器,连续高空布局固定的红外成像仪,这些信号连接防洪总监控中心;

    2. 采用大型无人机携带超高分辨率的红外探测器,定时沿着江坝湖坝或者水库大坝固定巡航,弥补众多固定式红外成像仪分辩率不足的问题,同时提供双保险探测器。

    我觉得,我的这一个发明,终于第一次为中国众多江湖堤坝洪水期的防“管涌”智能化危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发明平台。

    剩下的就是乞求上帝保佑:中国洪水管控负责人中,有人能够看到我在桐城网上的这篇文章,并将其具体化研究并且实施部署。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一百八十五:“我的发明:吴秀才用固定式或无人机携带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仪在洪水期巡查发现江湖水库坝堤的管涌”。






附录: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1期


武汉堤防,人水共生







机载红外热成像仪








吴砺

2020.12.20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