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5|回复: 0

我的发明:用带有腰带的登山背包负重背带结构改造山区传统的背篓(背篼)

[复制链接]

6342

主题

156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2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9-28 14: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发明:用带有腰带的登山背包负重背带结构改造山区传统的背篓(背篼)



产生这个念头,是去年我去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的时候,看到有藏族老龄女士背着背篓,上身向前弯曲三四十度以平衡身体。心生怜悯,立即想要把自己正使用现代登山背包带有腰带结构,改造这些山区人们用了上千年古老的运输工具。

一.当地可以从登山背包制造厂订做一批腰部宽带固定可以调节的可以锁定的腰带,将背篓的负重分流大部地区到股腰之间。最好全部采用登山背包全新全套的背带结构,这样西方国家花大量科研成果,立即可以造福于我们山区仍采用背蒌地方的老百姓。

二.再采用现代照相机的三角支架的可调节并锁定的套筒支撑柱结构支柱,两侧各一根,分别固定篓的两侧,这样双手可以轻松调节身后背篓两侧支柱,伸长或收取。这样,背蒌的人停下休息时,可以轻易地松开支柱紧固螺栓,放长支柱并锁住,将全部重量置于两根支柱上。同样,重新背篓走起来时,可以收缩支柱。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一百四十八:“用带有腰带的登山背包负重背带结构改造山区的背篓(背篼)并在篓两边加可以收放金属套筒支撑柱”。





附录:



背篓 - 百度图片






登山背包 - 百度百科


登山背包 - 百度图片






吴砺

2020.9.27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