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7|回复: 0

我的发明:用多束的数十米长的超细长圆锥型的遇水膨胀橡胶袋临时堵塞江堤上的管涌

[复制链接]

6342

主题

156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2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8-13 15: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发明:用多束的数十米长的超细长圆锥型的遇水膨胀橡胶袋临时堵塞江堤上的管涌



    这是我昨晚上在网上看到国外的防洪沙袋,一种遇水膨胀的沙袋获得的启发。很薄一个袋子,最后遇水膨胀了十多倍,而且可以晒干重复使用。

    我在网上简单地看了一点点介绍,有人说遇水膨胀橡胶有膨胀三倍的,有膨胀六倍的……

我想,这如果用到堵塞江堤上管涌,简直就是绝佳的选择——虽然这个材料,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人发明创造的,已经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十多年。

我想这样做:

    一.做几十米长高拉伸强度的一端细一端粗的透水带子,里面装有同样的一端细一端粗的几十米长遇水高膨胀的橡胶;

    二.这样多股特别的带子,细的一端扎在一起,粗的一端扎在一起,粗的一端固定绳子固定在机动车如推土机的绞盘上;

    三.将细一端绑上重物,投入江堤水面“管涌”旋涡中,让湍急的水流将部分膨胀了细锥子型的膨胀带子,吸进堤坝中的管涌洞里,由于束带越来越粗,自然而然地像软木木头瓶塞,堵住了大坝上的“管涌”孔洞。

    四.用绞盘拉住自行停止前进的膨胀沙袋。沙袋自己继续自行膨胀,压结实整个坝体孔洞四周的洞壁。

   这样,初期管涌可以高效快速地被堵塞。等洪水退去后,再一边拉出束带,一边补土压紧,直到全部束带退出大坝。

同样一个材料,几十年来,就是没有人想到遇水膨胀橡胶,竟然可以这么用到关系到几千万人生命保卫战的抗洪保江堤之中,吴秀才只是看了一眼而已,就想出这么一个伟大的应用……

只是秀才式的纸上谈兵……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一百一十八:“吴秀才式的用多束的数十米长的超细长圆锥型的遇水膨胀橡胶袋临时堵塞江堤上的管涌”。




附录:

遇水膨胀止水条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1%87%E6%B0%B4%E8%86%A8%E8%83%80%E6%AD%A2%E6%B0%B4%E6%9D%A1/950608?fr=aladdin




作者 李海燕 陈晓理 《化学建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 40-42,共3页

本文讨论了高膨胀橡胶止水条的研制及其施工工艺的研究,在秦岭隧道中进行了防水试验。









吴砺

2020.8.12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