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9|回复: 0

我的发明:“吴秀才鱼肉饼” “吴秀才鱼肉汉堡” “吴秀才鱼肉包子”

[复制链接]

7118

主题

1740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367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7-14 14: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发明:“吴秀才鱼肉饼” “吴秀才鱼肉汉堡” “吴秀才鱼肉包子”

      



    上次看的纪录片中说,成吉思汗发明了汉堡包中的牛肉饼。中国已有了猪肉丸子——扬州狮子头。现在,吴秀才也想发明鱼肉饼。

    肉饼和肉沫丸子的好处,是十分明显——人类吃起来,下肚快,消化可能也更块。因为不是人人牙齿很好,或者有耐心嚼大块肉半天,再说大块肉到了胃里,胃也不好干活……

    要做鱼肉馅,一种方式就是用现在的鱼肉丸子的方式——不过,我几乎从来没有觉得鱼丸子有通常的鱼肉的味道。鱼丸子可能营养成分没有变,但是,那真的不是中国传统烹饪烧鱼或蒸鱼的味道,它是自成一体的清淡的味道……

    当然,鱼丸子不是没有自己的优点——吃鱼丸子,完全没有我们东方人平时吃鱼时的小心翼翼,而且永远不会担心鱼刺卡在我们的脖子中间——鱼刺卡在喉咙里,上不肯上,下不肯下,那真是我们吃鱼时的噩梦……它有牛肉饼同样的好处……

    但是,牛肉饼有鱼丸子没有办法相比的优势,牛肉饼油煎后,拥有牛肉全部的原味,甚至比牛肉片和煎牛排有更多的牛肉的香味……

    我这里,要发明一套全新的制作鱼肉饼或者鱼肉丸新的工艺流程。

    一.我同鱼丸制作第一步相同,切出鱼肉片,将鱼肉大部分和鱼头、鱼皮、鱼主要骨架和大刺切割分开;

    二.将鱼肉送到厨房电动绞肉机绞碎,确保剩下的鱼刺很短,短到不再卡我们的脖子;或是用刀垛成鱼肉泥;

    三.我想到一个真正的创新步骤:将鱼头,鱼皮和鱼骨刺送进厨房电动粉碎机中粉碎;或是用刀垛成碎片。再将这粉碎了鱼头、鱼皮、鱼骨用小布带包紧扎好袋口,或是放进超细不绣钢丝网做的小萝䒰中——我理解是:这些鱼皮和骨是产生鱼胶和中国传统烹饪鱼香的主要原料和源头。所以,我把它们同粉碎的鱼肉,一道放在锅中,炖煮、红烧、清蒸,让它们的全部精华,通过鱼汤形式加入鱼肉饼中。

    四.将通常的烧鱼的作料,如生姜、蒜、花椒、辣椒等颗粒或片状的作料,用机器磨成细粉末,装在小布袋扎好,它与装鱼骨和皮布袋一道,放入烧鱼肉的锅中或容器中,一道清蒸、红烧、炖煮,但是,只让它们出味道出汁,残渣不加入鱼肉中。

    五.对这鱼肉采用三种或更多传统做法:

     1.对红烧方式或者清水煮熬方式,将鱼肉沫和鱼骨皮沫分别用油煎炒一次,再加液体料理和水,红烧或清水炖煮;对清蒸的鱼肉,再不需要油煎。   

    2.红烧、清煮、清蒸都是同传统的烹饪工艺和时间大致相同。

    这样,确保鱼肉成品味道和传统块料或整鱼料一样。

    六.上面流程是针对鲜鱼,对咸鱼来说,整鱼放到机器里磨成粉末,再和袋装作料一道烹饪。
   七.烧好的鱼肉,再处理分成两类
    1.加一些辅助的固化材料,如蛋清、蛋液、淀粉、面料、起司等,再次加热固化成饼或丸子;
    2.放入冰箱,利用低温,使鱼汤变成固态的鱼胶使鱼肉成整块。
    这是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方式。包括用于美国大批量的“亚洲鲤鱼”的工厂化加工处理。
    这是鱼烹饪技术流程上一次真正的创新,这是领悟到了中国传统鱼烹饪的精髄。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六十三:“吴秀才鱼肉饼和鱼肉丸的制作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海鲜去壳后的肉,粉碎后,同样三种方法处理。例如,海蛎则可用鸡蛋固化成饼。

    这样的鱼肉饼,可以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一.独立成菜,如同猪肉中的狮子头;

二.鱼肉饼用于汉堡包、三明治,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六十四:“吴秀才鱼肉饼汉堡包和三明治”;

三.用于传统的面食包子,生煎包子,煎饺子,小笼包子,尤其清蒸的鱼肉带鱼冻,包好后,蒸熟,鱼汤代替传统的肉汤;用于吴秀才不久前发明的米饭做外皮的米饭包子。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六十五:“吴秀才鱼肉包子”。

    当然,这可以把黄鳝、泥鳅、青蛙都包括进去。

    这技术方案,似乎可以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将中国传统烹饪鱼,推广到全世界。

    或许有那么一天:“吴秀才鱼肉饼”与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齐名,为全世界人民所乐于接受。


吴砺

2020.7.13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