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05|回复: 0

我的发明:为粽子设计的倒准三棱锥的“屈原杯”及“棕叶高汤”

[复制链接]

6345

主题

156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36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6-24 1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发明:为粽子设计的倒准三棱锥塑料、玻璃、瓷、金属等

                                                                                材料制作的“屈原杯”及“棕叶高汤”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吃过口感最好的棕子,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南京东路和福州路买的嘉兴粽子。半肥半瘦的猪肉,隐身于粽子中心,吃起来真的很香。只是有一点让我觉得心烦,当年没有塑料薄膜手套,整个上海市都没有几个公共洗手间。吃完粽子,双手糯米粘着,粘糊糊的,就是找不地方洗手……

    现在有塑料薄膜手套,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了。

    今天早上二点半醒来,我忽然觉得该为端午节做点什么小发明。于是,灵感就涌出来了:

    我们可以学肯德基麦当劳,把粽子放在塑料杯里。我们可以为棕子量身定制准三棱锥形状的塑料杯,同时加一个三角形塑料盖子,再用小塑料匙子,从杯中取食粽子——

   1.商店粽子专卖点服务员,可以为顾客剥去粽子叶片,放入这定制三棱锥外形的塑料杯壳内,再交顾客;

   2.服务员可以将粽子连棕叶都放进三棱锥杯中,再用类似美术刀的工具,划破并揭走上端三角形顶部棕叶,交顾客直接用匙子取食;

   3.粽子供应商在工厂去除粽叶,放入三棱锥塑料杯中并盖好;或者带棕叶放置,但是划破上端棕叶,随时可以摘掉。粽子商品店可以将棕子微波炉加热,再交顾客。

    而且,这三棱锥塑料杯,可以同正常纸杯一样可叠加成串,方便使用。

    我这一个小小发明,使二千多年中国古老的粽子,与现代人类饮食工具和习惯顺利连接起来了。

    我可以将这个专利范围扩大,我们还可以用玻璃、陶瓷、陶土、金属等材料制作三棱锥杯子,这样可以应用到家庭、饭店等正规场所:

    1.一种设计:在倒三棱锥杯子三角顶上,有固定连接的杯底盏;

    2.  另一设计:为倒三棱锥杯子,专定制分离式定位杯底盏。

    一方面,这可以做正式场合粽子的杯子食用;另一方面,它可独立做饮料杯,例如,当作酒杯——这将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优雅的酒杯设计方案!

    这是中国古老鼎式酒杯的逆袭!鼎式酒杯三条足呈三棱锥形顶着上面的杯体——我的发明是倒过来了……

   一个修长的三棱锥玻璃酒杯,可以无比优雅,其色泽因光学棱镜折射色散效应,可以变幻无常……

    我现在把这一系列三棱锥杯体,命名为“屈原杯”。

另外,我现在设想:我们可以仿中草药熬制的特点,将棕叶切碎,由食品公司熬煮成“粽叶高汤”——顾客可以直接用这些“粽叶高汤”加入做粽子的糯米材料中,按照普通煮家常米饭的做法,做出有正常粽子一样味道的粽子饭,但是完全免去了通常做粽子的粽叶的包裹的工程。

这应当是吴砺先生最接地气、最可操作的概念发明之一。

    吴秀才发明之二十九:倒三棱锥体的塑料、玻璃、陶瓷、陶土、金属等材料制作的 “屈原杯”;

    吴秀才发明之三十:“棕叶高汤”。

今天我真高兴,能够为纪念古代伟大的痴人屈原先生做点小发明。

未来外国人,可以不吃中国的粽子,但是,他们也许将会用吴砺先生今天发明的倒准三棱锥“屈原杯”饮酒,从而开始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有一位名字叫“屈原”的伟大的诗人……




附:

三棱锥_百度百科

鼎式酒杯_百度百科





吴砺

2020.6.24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