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24|回复: 26

[公告] “六尺巷杯”桐城市非遗摄影大赛 开始征稿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发表于 2019-12-11 14: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见人、见物、见生活
“六尺巷杯”桐城市非遗摄影大赛 征稿

    桐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近年来,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7项,县级非遗项目58项。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推广,推进我市文化名市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见人、见物、见生活”“六尺巷杯”桐城市非遗摄影大赛。热诚欢迎广大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主办单位: 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桐城市文化馆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桐城市摄影家协会
    参赛主题: 参赛者根据附件《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所列的项目拍摄,反映我市非遗存续状况,参赛作品要求立意鲜明、形象生动、画面语言丰富,有较强的视觉表现力。
    投稿时间: 自即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止。
    作品评选: 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选。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奖金2000元;
               二等奖2名: 奖金1000元;
               三等奖5名: 奖金500元;
               优秀奖60名:
               手机组:  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学者对所有手机拍摄的参赛作品进行评选,选出10幅优秀作品,并给予每幅优秀作品200元奖励。
    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 入选“见人、见物、见生活——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优秀作品集”,并于2020年国庆期间公开展出。
    参赛须知:
    彩色、黑白不限,风格不限,欢迎组照,组照4-12张。投稿作品只可做适当构图剪裁和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调整,不得做合成、删加、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不得改变拍摄对象客观原貌。
    图片横边要求800-1000像素,文件不大于500K,以JPEG格式发送至指定信箱(参赛作品不收纸质稿件),参赛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拍摄地点及联系电话”,可对照片内容作适当诠释或说明,限50字以内。(不符规定者视为弃权)
    作品一旦获奖录用,请按组委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供4M以上的原始图片数据文件。逾期不提供大图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视为自动放弃。
为提高公众对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关注度,吸引更多的人们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宣传非遗,本次摄影大赛还将面向广大手机摄影爱好者专设奖项,图片均需为手机拍摄,保留图片的原始大小。只收电子数据照片,彩色、黑白不限,风格不限。
    本次大赛不收费,不退稿,不退存储介质。投稿作品在邮寄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参赛作品主办单位除商业用途外,有权以复制、发行、影视制作、录像播映、出版及其他宣传等,并不再支付稿费。
    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在先合法权益。投稿者应承担由其稿件和投稿行为所引发的一切责任。
    凡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
    投稿邮箱:1105124424@qq.com
    大赛办公室:桐城市文化馆三楼非遗办
后附: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5:17 编辑

1583445151.jpg
1583445151.jpeg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826

主题

3401

回帖

1万

积分

特邀摄影家

抓拍世间万象    关注百姓人生

Rank: 8Rank: 8

积分
11527

特邀摄影家

鲜花(86) 鸡蛋(0)
发表于 2019-12-11 14: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参赛附件《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所列的项目在哪?
抓拍世间万象 关注百姓人生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4: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共71项)
1、桐城歌
   拍摄时间:常年
   拍摄地点:桐城市境内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2008年7月,桐城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既是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融词、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源自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又在世代流传中不断凝练与升华。
桐城歌主要由山歌、民谣、小调三方面组成,具体可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司礼、趣味、灯歌等。其中情爱歌,亦称桐城时兴歌,影响最大,流布范围最广。
2、六尺巷故事
   拍摄时间:常年
   拍摄地点:桐城市境内

这是一则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一吴姓人相邻,吴家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为此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张家人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得诗,旋即将围墙拆让三尺。吴家深为感动,也将围墙向里拆让三尺,两家之间由此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桐城市区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的府第,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一百米,因故事的流传而得名为六尺巷。

3、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拍摄时间:常年
   拍摄地点:佛光工艺品公司
掐丝珐琅技艺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早在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剑柄、汉代的铜壶、唐代的铜镜,就有金属工艺使用珐琅的痕迹。明代时期,铸胎掐丝珐琅器形成宫廷(铸胎)和民间(薄胎)两种风格。宫廷铜胎厚重,鎏金厚,光亮灿烂,皇家富贵气十足。而民间珐琅器则显轻薄,以至于后来用铜皮做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景泰蓝。至清代中期,掐丝珐琅的制作无论是在工艺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可说是突飞猛进。康熙时,更是奠定了清朝珐琅工艺的深厚基础,形成了特有的爽朗明快,富有阳刚之气的风格。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能工巧匠,其掐丝珐琅器制作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艺之精细,色彩之丰富,盛况空前,形成了繁复精致的风格,昭示了清朝统治的鼎盛状态。但其制作工艺多以铜皮锻打做胎,使得传统的铸胎掐丝珐琅技艺逐渐失传。

建国后,经我市工艺美术名人多年挖掘、研究,终于将该技艺恢复,填补了《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国美术全集》等典籍中对于铸胎掐丝珐琅技艺表述的空白,对研究中国传统美术工艺有着重要的价值。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4: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4、秋石制作技艺
   拍摄时间:9月至来年5月
   拍摄地点:孔城镇秋石厂
秋石,又名盆秋石,秋石丹,具有滋阴降火等药物功能。相传秋石的提炼,始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东汉炼丹家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有“淮南炼秋石”的记载;《道藏•大丹记》、《许真君石函记•日月雌雄论》等唐代丹书也进行了论述;北宋沈括在《苏沈良方》中,详尽记录了秋石阴阳二炼法的程序要诀。而桐城生产秋石也是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桐城文士姚兴泉所著的《龙眠杂记》中就有“炼成秋石即名丹”的名述。至于何以“秋石”名之,李时珍解释说:“淮南子丹成,号曰秋石,言其色白质坚也。”
桐城秋石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独特的制作方法,经烧盐、熬霜、锻霜等工序高温炼制而成。据《中药大辞典》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药物书籍介绍,秋石的主要功用是滋阴降火,明目清心,清血热,强筋骨,补虚利尿;对高温作业、流汗过多而形成的脱水者,可去暑解热,强心安神,对骨蒸劳热、咽喉肿痛以及虚损痰火等症,也具有一定疗效。

5、王圩灯会
   拍摄时间:2019年腊月-2020年(闰年)正月十二
   拍摄地点:双港镇青城村
元末明初,原居江西省万载县瓦西坝的王氏宗祖迁居至桐城双港镇青城村王圩组,带来了祖传的龙架和龙灯艺术。以后代代相传,并由原来的独姓独舞发展到现在九个村民组、十余姓、二百三十户人家近千人家参加。
王圩灯会是当地颇有影响的传统民俗特色文化活动,只逢闰年举行,平年不出灯。每届灯会设堂主一名,出灯前一年腊月十五将龙架接引到新堂主家,扎制裱糊好。正月初一由道士请龙神下凡,给龙灯开光点睛,初二出灯,元宵节前必须沉灯。出灯时,阵式浩大,前有排灯开道,武猖、八仙浓妆游行,花篮队、彩灯队边歌边舞,中间龙灯蜿蜒游进,后面还有锣鼓队、蚌壳灯、灯笼队等,百余盏蜡灯齐亮,数十面锣鼓喧天,场面宏大,热闹非凡。王圩龙灯属放索灯,共有十三节,象征闰年十三个月,节与节之间用绳索相连,龙头、龙尾的后面有专人收放绳索。舞动时,龙头龙尾对舞,而龙身则基本不动,这在全国都极为罕见。舞龙灯的表演动作有108套,但大多已遗失,现仅存双龙绞柱、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喜鹊登梅、草里寻珠等二十多套。

6、桐城小花
   拍摄时间:每年2月-5月
   拍摄地点:桐城小花茶产区
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提香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唐朝,至明清得以成名,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时称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后因其冲泡形似初展花朵,故名“桐城小花”。
    千百年来,经桐城历代勤劳智慧的茶农们探索、改进与传承,桐城小花的传统制作技艺不断完善,其价值孕含着丰富的历史和茶文化信息,使小花的茶形、茶色、茶香、茶味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4:46 编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4: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7、十番锣鼓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双港雷濠、吕亭新店、孔城镇、大关旵冲
    十番锣鼓是桐城的民间音乐。它是汇集打击乐(鼓、檀板、锣、钹、镲)和吹奏乐(笛、箫、管、弦、唢呐)等多种乐器为一体;熔宫、商、角、徵、羽五音于一炉的综合演奏艺术。主要运用在重大节日、喜庆或治丧、庙会、祭祀等场合。其演奏形式灵活多样,随着曲牌的更换,或吹打演奏,或只吹不打、只打不吹。曲牌主要有一字锣、七棰半、工车上、小九九、八哥洗澡、望家乡、小长棰、小夺子、倒脱靴、闹元宵、正下山等二十多支。桐城的十番锣鼓历史悠久,萌芽于宋代,形成于元明之际,清朝至民国时期发展成熟。继承弘扬十番锣鼓这一民间瑰宝,对研究当地民间民俗活动和明清以来社会诸多面貌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研究地方戏曲曲艺乐曲的形成发展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8、民俗器具仿真缩微
   停产,吕亭镇合河村
    民俗器具是华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桐城民俗器具仿真缩微把与农耕相关的文物、文献和文化民俗及“三文资料” 实物和原物熔为一炉,冶炼锻造、去粗存精,在传统的木雕技艺基础上,把原器具按一定比例缩小成精致的工艺品,其结构、功能、形状等都保持原貌,活动自如。民俗器具仿真缩微工艺品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完全手工制作,每道工序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它是在传统的木工雕刻技艺基础上,把原器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成精致的工艺品,其结构、功能、形状等都保持原貌。品种有古代整地器具、浇灌器具、谷物加工器具、交通运输器具、纺织、染织器具、民间衣食住行等,共计五十九个系列,上万个品种。民俗器具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无不闪烁着古代人民的智慧。而桐城民俗器具仿真缩微这一非遗保护项目则带着泥土的芳香,书卷的儒雅,恰到好处的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的特点。现如今民俗器具仿真缩微工艺品在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器具仿真缩微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将更加凸显。

9、三合龙舟会
   拍摄时间:端午节
   拍摄地点:双港镇福塘村
    三合龙舟会是桐城市双港镇颇有影响力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元末明初,社会鼎革,人口大迁徒。原居在江西鄱阳湖瓦屑坝的先民先后移居到安庆北门外菜子湖畔一带。经多年休养生息,元气渐复,也复活了先祖原居地划龙舟活动,代代相传,逐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由原先的三姓活动发展为十余姓,五个村民组近千人参与的大型群众娱乐节日庆典,传统的民俗活动。
三合龙舟会每年端午节举办龙舟竞技表演,有常设的办事机构,专职管理人员,熟练度技艺表演者。每到端午之际,龙舟浓妆盛彩,披红挂绿,遨游湖面。远远望去,龙头昂立船首,长须飘拂,龙尾盘踞船后,蓄势猷劲,船身金鳞闪闪,夺目耀眼。身着运动服桨手(26人)列坐两弦,威武神健,舵手屹立船尾,铁壁操梢,在锣手鼓手有节奏的打击乐指挥下,竞技者作各种划船击水动作,忽张互驰,时疾时缓。鼓紧时,桨手挥桨,浪花飞将,龙舟贴水疾驰。这是龙船合一,湖面上划出一道流光溢彩美丽弧线。岸边,敲锣打鼓,震耳欲聋,鞭炮阵阵,烟火腾空,香客临湖膜拜,观众助威呐喊,好一派节日狂欢的景象。
三合龙舟会扎制刻绘艺术与划船竞技技艺与一体,寄托着广大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会和谐与家庭美满等美好愿望,具有浓郁的民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强大的凝聚力,不仅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为欢度佳节庆丰收增加了喜庆元素和欢乐平台。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4:48 编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4: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10、大关水碗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大关镇大关水碗总店、桐城市开发区店、文津路店
大关水碗是206国道合安公路线上的桐城古镇大关的美食特产,它鲜味扑鼻,清香飘逸,细腻可口,风味独特,工艺考究,营养保健,可算上是人间之美味。
    大关水碗之名源自传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大关,作客一茶馆。店家见原料太少,竟以汤水凑之。帝食,鲜美醇香,问店家此乃何羹名,店家一时无语作答,竞随口应之“水碗”。帝问此何地,答曰:大关。帝边品尝边赞叹道:“此美味佳肴乃‘大关水碗’也”。后来,得知此客乃皇上,“大关水碗”之名乃出其金口玉言也!有诗为证:易牙梵正做美食,京川扬粤菜一族。大关水碗闺中叹,皇言一赞惊口福。
    大关水碗的原料种类有:禽畜类(土鸡、鹅、鸭,牛、羊……),土产类(莲子、苡仁、山芋淀粉、花生、芝麻、糯米……),蔬菜类(金针菜、黄花菜、地地皮、竹笋……),豆制品类(豆浆、豆脑、水豆腐、茶干、千张、豆皮……),水产类(黄鳝、泥鳅、乌龟、鳖……),山珍类(野鸡、野兔、狗獾、猪獾、菜蛇……)。
    大关水碗的制作原理神秘而深奥;工艺复杂而精细,行规讲究而有寓意;习俗规矩而又文明。一桌丰盛的水碗由30多个品种为主的水碗(氽汤形式)系列和多种其它菜肴为辅系列。每桌数量及品种均可自由选择,一般每桌水碗6—8个,其它辅系每种4个左右或只需辅系某一、二种。亦可以根据客人要求或喜好增加火锅系列一二。
    大关水碗与大关的风俗、民情、文化相联系:大关自古就有“无水碗不成席”的说法。大关人勤劳俭朴,清淡日月,文化底蕴深厚,温情而雅。这些内外环境都将使大关水碗源远流长,形成一种饮食习惯的文化特色。

11、桐城玉雕
      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桐城市玉雕城   
桐城玉雕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伴随朝代更迭,国运昌盛走向今天继往开来的康庄大道,沉淀着桐城玉雕人一千余年不懈的心血,历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工艺大师;尤在明清时期,王小溪、李文甫、贺四、姚宗仁等功不可没,奠定了桐城玉雕业的坚实地位,而一代“玉圣”胡正文正是受惠桐城玉雕工艺之营养修成的一代大家,在全国享有极高的威望。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后起之秀勃发英姿,层出不穷,师古不泥古,同时汲取南北玉雕精华,将现代设备和传统工艺融为一体,以师徒传授技艺和近现代工艺大师的优秀杰作为参照,重实践、求提高,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以玉佩、玉把件、玉摆件、玉琮、玉璋、玉环等白玉小件为代表的“桐城工”品牌,享誉海内外,不断有作品荣获“天工奖”、“神工奖”和其他奖项,多人荣获各级各类玉雕大师荣誉称号。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奖牌由桐城人方云和制作,2009年桐城玉雕作品参展上海世博会,2015年,桐城玉雕作为文化品牌参展深圳文博会。近些年来,随着桐城玉雕文化产业园的投入使用,桐城玉雕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现已形成近4万人的从业人数,固定产值近20亿,年产值约10亿元的产业规模,加工、销售网点遍布全国,桐城玉雕在全国玉雕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同时,玉雕文化也逐渐成为桐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孔城米饺
      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孔城老街二甲
      孔城米饺是桐城市孔城镇传统美食早点。色香味形俱佳,为舌尖上的美食。色:洁白晶亮,晶莹剔透;香:热腾腾的米饺新鲜出炉,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形:如月牙(约5公分长),又如小白兔;味:香软可口,温润滑爽,唇齿留香,余味悠长。来桐城参观旅游的海内外客人,无不以有幸品尝一下“孔城米饺”为快事。
      孔城米饺用料、制作、食用均具特色,被视为独步天下的民间珍稀名食。用料:馅,精心挑选黑猪后腿肉剁成肉末,添加茶干(豆干)、葱、姜末(素馅为青菜、豆沙),加上老骨头汤;皮,选用优质糯米和大米按7:3比例碾成粉捏成。制作:将配制好的优质糯米和大米注水浸泡入骨。捞起,放进碓臼舂成米泥。旧时一人推磨,一人往磨中添加米粒,同时加水。现今此道工序被机械代替,米粉显得细腻,口感更好。用开水和面,摊板揣揉,搓拉成圆条,掐成一个个“剂子”,用手按压形成圆形饺皮。包上肉(青菜、豆沙)馅。先沿圆形蒸笼外沿摆放成一圆,再往圆心收缩,成若干个好看规整的同心圆。将蒸笼架在锅上,锅中放水,灶中码柴烧大火,约五分钟熟。食用:宜趁热吃。食用时往热气氤氲的饺子上面撒上一层熟油,不粘筷子不巴嘴,口感润滑,味道更加鲜美,也更解馋。孔城米饺与商贸古镇的特点以及水乡独特的人文有关。孔城人均爱吃米饺,老年人犹甚。清晨来到米饺店,点上一盘米饺,要上一壶茶水,在咂摸声中品尝美食味道,享受人生乐趣。
      孔城米饺历史悠久,据考源于三国时期。“万春园”米饺店享有盛誉,2009年桐城市美食文化节获得“桐城美食名店”称号。“万春园”米饺在2013年旅游卫视播放,在2015年春节安徽电视台《美食来了》栏目播放。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4:55 编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4: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13、丰 糕
    拍摄时间:10-4月
    拍摄地点:居巢路长鸿丰糕店、北街马记丰糕、南大街老陈丰糕
    丰糕,洁白如霜,松泡绵软,味鲜香甜,回味悠长,为安徽桐城春节期间特有的一种传统糕类食品。其寓意“丰年丰收,步步高升”,此时,家家户户都要购买丰糕,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家兴业旺,由于丰糕好吃,且寓意深刻,它已深深地融入当地的风俗、民情、文化之中,春节吃丰糕的习俗一传就是几百年,而且越传越兴。
    据历史资料记载,丰糕的来历传说和唐朝桐城县丞张孚卿有关。张孚卿为民求雨溺水而亡,人们为了纪念他,年年丰收后都要做一些米粑到他的享庙去祭奠,慢慢地演变成了这种独特的民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桐城“依山傍水”“襟江带湖”“鱼米之乡”的地理环境为丰糕的发展和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蒸熟的糕体晶莹如玉,香气诱人。掰一块放进嘴里,口感细腻、粘滑、清甜。丰糕有荤素之分,荤糕放油,素糕放糖,风味各异。吃时可切片蒸,油炸或煎。
    丰糕采用传统手工制作,选料严苛,工艺复杂,原汁原味,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与社会名流,赢得了广泛赞誉。2009年桐城市首届文都美食节授于该项目保护单位长鸿丰糕桐城传统小吃名店(点)。2009年,公布为桐城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14、仙姑井传说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遗存城北仙姑井
    唐代,大同禅师来龙眠山修炼,深谷中跑来一只梅花母鹿,终日伴随禅师,如影随形。不知过了几多年月,这鹿忽然产下一斑斓肉球,肉球徐徐裂开,里面钻出一个幼女。仙僧收留身边抚养。幼女长到12岁,不甘山门寂寞。一天,乘禅师外出云游,信步来到嬉戏于山麓的牧童、牧姑中间一同玩耍。禅师知后大怒,训诫她:“孽障,尔能跳出三界之外,便须坠入五行之中!”随即逐她下山。女孩被迫离开山门,县城柴巷口一个姓何的人家收留了。仙姑长到十七八岁,样貌标致,何家想让她出嫁从而获得一笔厚礼,可她死活不依,何家无奈,打发她住进过道口的一间破房里,她凝视屋外,昔日同她嬉戏的牧童,如今都成了饥困焦渴的挑柴汉,心下思忖:佛本济世为怀,眼前众生受难,却不能拯救,岂不妄称佛德?于是闭目诵经,就地涅槃,为众生祈祷。倏忽,在她圆寂的那块地面,涌现出一泓清泉,泉水芬芳清冽,行人饮上一口,只觉肩上的担子轻了分量,脚力倍增。于是,他们捐钱圈井。这就是仙姑井,旁边修了座庙,就是仙姑庙。古往今来,过往行人在仙姑井旁饮水解渴,在仙姑庙里憩息解困,心里总不忘仙姑救民济世的功德。

15、吴计成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民间老者、乡贤、学者
    吴计成乳名吴奇,九岁那年,因家贫,在一位远房亲戚家放牛,时常在村塾门外玩耍,一日塾师出了一上联:“门前杨柳丝丝绿,”学生无能应答,小吴奇在门外脱口而出:“宅后桃花朵朵红。”塾师连连称好,自此收下这个家境贫寒却天资聪颖的学生。
    吴奇长到十七、八岁,已小有名气,连神仙吕洞兵和铁拐李都想考考他的学问,一天两位神仙化作老者约吴奇饮酒,席上要作诗,便以酒家门匾上的“圣、贤、愁”三字各自为题,吕洞兵说“圣”字:“耳口王,耳口王,壶中有酒我先尝,桌上无肴难下酒,割下耳朵尝一尝。”说罢,掏出小刀将耳朵割下一只放在盘里。”铁拐李说“贤”字:“臣又贝,臣又贝,壶中有酒我先醉,桌上无肴难下酒,割下鼻子配一配。”说着将自己的鼻子也割了下来放在盘里。吴奇不知二位老者是神仙,不禁毛骨悚然,但他沉住气思考一番说“愁”字:“禾火心,禾火心,壶中有酒我先斟,桌上无肴难下酒,拔根毫毛表表心。”说完从头上拔根头发放在盘子里。吕洞兵和铁拐李相视一笑,夸他是“人世间的才子,少见少见啊。”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5:00 编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5: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16、秦丙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桐城区域,主要在西乡青草镇
  桐城出了很多讼师笔刀,其中最有名气的当数小棚秦圩的秦丙。有个老秀才住旅店遇到秦丙不服,说要和他比试一番,第二天早晨老秀才不慎跌倒把脸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直流,但他不包扎伤口,反倒拉着秦丙去县衙打官司,说是儿子打父亲,秦丙不慌不忙递上诉状:“妻有貂蝉之美,父有董卓之心,因此打父。”老秀才一听诉词,暗中佩服自动服输。
    外地有位讼师不服秦丙,带上棉被来桐城找他比试,路上遇到一个热心人,其实是秦丙本人,听说他要找自己比试,就决计开他玩笑,介绍他去住店,趁他熟睡时,偷偷用火香在他被子拐上炙了“西乡”二字,第二日清晨便与这位讼师争论起被子归属来,直至闹上公堂,秦丙要县太爷看一眼“西乡”二字,便将被子判给了秦丙,讼师反倒挨了板子,秦丙方才亮出身份,东方笔刀方才如梦初醒。

17、境主庙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龙眠街道
    唐朝某年,桐城百日无雨,禾死草枯。县丞张孚卿,光头赤脚,在西门外祈雨岭跪了七七四十九天,他的虔诚感动了神灵,五谷神化为一老叟来指点他:“此去三十里有座云雾峰,峰顶有块棋盘石,雷公、电母、云童、雨司常在那里博弈,可速去求救。只是降雨之时,恐你有性命之虞!”张孚卿略一沉吟,笑道:“卑官为民解悬,何惜损躯。”说罢,跨上白马,急驰云雾峰麓,滚身下马,匍匐在地,祷告上苍。顷刻之间,风起雨涌,大雨如注,龙眠河水里洪水翻滚奔腾,张孚卿跃马过河时,不慎马失前蹄,落入深渊,人马俱被洪涛吞没。其夫人王氏,闻此噩耗,怆天恸地,在城北钓鱼台纵身跳入龙眠河。她的尸体逆流而上十余里与其夫遗体会和。雨过天晴,乡民们无不感慨唏嘘。他们将张孚卿夫妇的尸体合葬在龙眠山口,并在那里修了座庙,取名境主庙。张孚卿坐骑的尸体被安葬在下游十里处,乡民们立白马庙祀之,并撰联悬于庙门两侧:“惜民不惜身,万户张候忠莫比;载德不载力,千秋良骥义难齐。”今白马乡之名即由此而来。

18、乌金记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大关镇王集村
    清乾隆年间,桐城北乡有位家财万贯的王员外,只有一女名叫王桂英,家人视为掌上明珠,聘请王集周庄秀才周明月为私塾先生。王小姐二八妙龄时与猴岭李湾书生李官保结为伉俪。其父以祖传四块乌金与一对玉镯为其陪嫁,一时惊动四州八县。
    新婚之夜,盗贼雷龙潜入洞房,将新郎杀害,盗走乌金,次日被家人发现,质问新娘,桂英回说昨晚自己一夜独处,未见新郎,今早便闻此噩耗。李家不信,见现场有周明月蹄子的折扇,便认为新娘是勾引奸夫盗乌金,杀亲夫,而这奸夫便是恩师周明月,于是将其二人告之官府,知县陈琳糊涂判案,王、周二人被打入死牢。周明月妻陈氏,系大关镇台庄村牡丹冲陈门大户之女,勤俭贤淑,与丈夫情深似海,奔走营救,三寸金莲走到南京找到丈夫挚友大讼师吴天寿,哭诉冤情,吴天寿义愤填膺,疾书一百零八张状纸,陈氏终日跪在衙门,逢官轿高声喊冤,但未见一个青天,真是“文官见她催轿走,武馆见她马加鞭,中秋之夜,陈氏女万般无望,含泪痛下决心,将诉状掖于发际和周身,潜入总督府,舍身救夫,悬梁自缢,正当皂隶要移尸匿迹时,吴天寿拦尸闹堂,逼得南京总督张柏龄责令下属桐城知县陈琳彻查此案,陈琳不敢违命,扮作商人,明察暗访,终于在江西瑞昌县将真凶雷龙捕获归案。周明月、王桂英均获释,乌金完璧归赵。陈琳自知理亏,披麻戴孝,伴护陈氏柩回桐城北乡安葬,至此,天下奇冤得到昭雪。塾师周明月铭感陈氏义烈,终生不娶,王桂英念李郎罹难,看破红尘,遁入深山空门为尼。
    清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将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谋财害命案,编成戏剧,到处演唱,至光绪年间形成黄梅戏剧目《乌金记》,被列为三十六本大戏经典剧目之一。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5:05 编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5: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19、桐城谚语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桐城区域
       桐城人民自古勤劳智慧,善于观察周遭自然变化,善于总结日常经验教训,创作了很多谚语传世,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生产谚语、生活谚语和气象谚语。


20、踩高跷
       拍摄时间:传统节日
       拍摄地点:孔城老街
       高跷舞为桐城集体舞蹈形式之一,据历史记载明代中期就流行桐城四乡八镇。表演者扮成“八仙”、“五猖”、“杨家将”和“七仙女”等形象。手持道具,鱼贯而舞,或沿街前进,或绕道场运行。有群众对舞的大场,有三五人表演的小场。清代时期,各种大小庙会多以高跷舞出现。现在每逢重大的节日,桐城人就运用高跷舞表演来增添节日喜庆。


21、莲湘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桐城城区、青草、孔城
       莲湘是桐城民间流传盛久的一种舞蹈,相传已有800多年历史,它是用竹子和铜钱制作的一种乐器,最主要是以多枚铜钱编制,长度三尺三寸,直径为一寸,上面两头槽孔穿铜钱而用,分为八组,一组4个铜钱,共32枚铜钱,一般表演12人,也有20多位,在胡琴、笛子伴奏下,跟着明快的旋律,依次左右脚腕各打一下,再在肩膀、手腕各打两下,然后跳起脚后跟各打下,共达8下。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5:07 编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3

主题

3581

回帖

5227

积分

版主

摄影交流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7

摄影之友

鲜花(1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5: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22、龙灯
    拍摄时间:春节
    拍摄地点:双港镇
    龙灯舞是桐城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古老舞蹈,桐城龙灯平年12节活4节,闰年13节,一人掌龙头,一人引球,持龙身每节一人,龙头随引球转动,龙身随龙头上下左右翻转,是一种大型集体舞蹈。

23、狮子灯
    拍摄时间:传统节日
    拍摄地点:黄甲、吕亭、大关、青草、孔城
    狮子舞是在桐城流传近千年的民间活动之,据历史记载,1936年元宵节,在桐城孔城大河滩举行狮子灯会,用四十九张方桌叠成塔型五六雄狮从不同方向攀援而上,叠成狮塔,最上层是一只狮子立起,引颈南望,谓之“狮子望长江”。现在狮子灯舞每年春节举行,有恭贺新禧,迎吉驱邪之意。

24、黄梅戏
    拍摄时间:四季
    拍摄地点:桐城区域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因源始安庆一带(桐、怀、潜)的采茶调而得名,在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演变过程中,桐城艺人彭小佬和琚光华等人做出了很大贡献。
琚光华是双喜班创始人之一,后来即为该班班主,请来京剧名伶刘玉艺传艺,移植京剧剧目,拓宽了黄梅戏的题材和表现形式,请来琴师王元甫以京胡托腔,开黄梅戏器乐伴奏之先河,利用“带彩”、“水袖”等手法,增添演出效果,减少后台帮腔,突出个人演唱风格……该班为黄梅戏的发展和传播,黄梅戏人才的培养都做了卓越的贡献,黄梅戏表演艺术大师严凤英加入该班表演,严凤英她先后主演《天仙配》、《女驸马》等50多个剧目,塑造了众多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正是她,铸就了黄梅戏跻身全国五大剧种的辉煌。

本帖最后由 文鸣 于 2019-12-11 15:09 编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