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4|回复: 0

柏子山清初一品官员杨汝谷墓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9-7-3 16: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柏子山清初一品官员杨汝谷墓
——安庆古墓及名人墓系列
第1806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柏子山清初一品官员杨汝谷墓。

     杨汝谷(1665—1740年)、字令贻,号石湖,江南怀宁人(原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现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人),故居在今赵朴初故居原址一带。为清朝名臣,官至左都御史,从一品,为怀宁县在封建时代官阶最高者。
     杨汝谷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授浙江浦江知县。后因政绩突出擢升为礼部主事,迁郎中,又授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权力很大,责任也不小。但杨汝谷为人正直,他“在朝为官,始终一辙,公私分明,持身廉正”,“遇事必言,未所阴僻”。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升通政使,迁左都副御史,疏言直隶受水灾,请运关东米十万余石至天津,留南方漕粮十万石存河间、保定,分贮备赈。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兵部右侍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转左侍郎,兵站驿站积弊一清。复奏堤堰浚筑事宜,都得到雍正帝采纳。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官,十一年充会试总裁官,校士有法,选才得当,“诏许紫金城骑马”。
  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奉命祭告南岳,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掌整饬纲纪、查核官吏)。乾隆三年(1738年),杨汝谷以年老屡疏乞休,获准。他在离开京城前,临行至宫门谢恩,乾隆皇帝令左右搀扶免拜,赐绒结顶帽,御书楹联。杨汝谷回到老家安庆府怀宁县后,仍食原俸禄。乾隆五年(1740年)在自家老屋去世,享年七十六岁。由乾隆皇帝赐祭葬,为卒子今天介绍的杨汝谷墓位于石门湖纱帽山顶,谥“勤恪”。著有《静用斋诗集》十五卷,《家塾迩言》一卷。
     在“康乾盛世”中,安庆有数位清初官员被几朝皇帝赏识和公开表扬,除卒子介绍的桐城张廷玉外,就是怀宁杨汝谷了。四年前,卒子再次拜访这位被皇帝树立为大臣的楷模、好官的典型的清朝一品大员杨汝谷墓。在清朝“名臣”中,其形象挺光辉的。
  清朝皇帝习惯于用朱砂红笔批阅奏折,鲜艳而醒目。雍正数次评价臣僚时拿杨汝谷做参照,朱批道:“像杨汝谷,老成实在人。”又:“人聪明,像杨汝谷。”到了乾隆执政时,杨汝谷仍“以笃谨被上眷”。
  杨汝谷授监察御史期间,负责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权力很大,责任也不小。如果操权弄事,是很容易发财的;如果做好好先生,谁也不得罪,也是很好混下去的。杨汝谷却是个挺正直的人,特别看重为官者的责任和法律的威严,他“在朝为官,始终一辙,公私分明,持身廉正”,“遇事必言,未所阴僻”。
  杨汝谷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思想:“法立奸胥畏,心清案牍稀。此方经巨浸,轸恤念民依。”他在碑文《天坛进贡东岳散司白纸簿籍老会》中写道:“夫神能福人,亦能祸人,赏善罚恶,天道不爽,正直之神,皆应如是。”“《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曰:‘天道福善祸淫。’祸因福果,圣人弗讳,然则纸簿之说,善恶具载,纤毫必报。信其事者,真如目击。明可以舞文法,而不可以欺鬼神。”
  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河南南阳总兵官高成手下一个士兵,不满于地方官员查办赌博,领着几个人跑到知府署内闹事,将知府沈潮绑架到兵营教场,进行围辱,限制其人身自由达三天之久。对此,御史杨汝谷随即上奏弹劾军中相关官员。康熙命刑部尚书张廷枢、内阁学士高其卓前往察审。随后,康熙就“南阳镇标兵丁闹事”做了谕示:传闻此等人皆诡冒营兵,伙同二三百人诈扰百姓,不独河南一省,别省亦有。康熙下令各省严查,并召集大臣开会,出台了禁约,即时实施。从此之后,营兵如果生事扰民,挟制地方官员,按首犯、从犯进行治罪,管官革职,兼辖、统辖官、提督、总兵官分别降级调用处罚。文官知情不报者降级留任。第二年五月,清政府对南阳闹事士兵做出判决:首犯王爵斩立决,从犯刘长子等绞监候,游击王洪道斩监候,把总罗士英杖责充发,总兵官高成革职。
  在“南阳镇标兵丁闹事”事件之前,康熙皇帝对杨汝谷也许只是印象不错,而此事件之后,康熙对杨汝谷刮目相看,予以重用。几年后,康熙去世,雍正即位(1723年),杨汝谷升为通政使和左都副御史,参与国家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等朝廷大事。这年,直隶遭受重大水灾,天津城、濠皆被洪水损坏,杨汝谷上奏道:“直隶去年被水州县,存仓民谷,尽数发赈畿辅积贮,宜预请运东关米十万石至天津,截留南漕米十万石存河间、保定适中地分贮。”杨汝谷的顶头上司和雍正都接受了他的建议。雍正二年,杨汝谷升为兵部右侍郎。雍正五年转为兵部左侍郎。此前全国兵站驿站积弊重重,效率低下,杨汝谷到任后虽非史书所言“积弊一清”,但积弊至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乾隆皇帝即位后,杨汝谷调任户部侍郎。户部工作主要是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情况。杨汝谷关注民生,老老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急百姓之所急,他上疏道:“河南荥泽地滨黄河,康熙三十六年河势南侵,县地多倾陷。民困虚粮,流亡远徙。”乾隆命令河南巡抚进行考察,结果跟杨汝谷反映的情况一样,于是皇上同意免征荥泽县滨河地亩钱粮五百九十余顷和湖北太和山(今武当山)香税,百姓称颂不已。
  从杨汝谷的一首杂诗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睿智:“神龙蛰深渊,杳冥人莫测。玄豹隐南山,泽肤甘不食。造化本无端,归藏始生息。气盛物所尤,名高德之贼。卓哉先民言,士必先器识!”杨汝谷特别推崇为官的清廉,他有诗《闻钱彭源卒于苍溪诗以哭之》云:“烛暗窗昏夜黯然,惊闻巴蜀讣音传。一官薄俸蚕丛外,万里全家鸟道边。但有清名堪寿世,更无灵药可延年。伤心堂北孀亲老,哭向秋风暮雨天。”
  乾隆三年(1738年),杨汝谷以年老为由多次申请退休,最后得到了批准。他在离开京城前,乾隆皇帝召见了他,赐了一副亲笔书写的楹联和一顶红绒结顶的帽子。杨汝谷回到老家怀宁后,入住于安庆天台里。杨汝谷晚年家境不太好,等他去世后,儿孙们的日子就过得更是艰难,为了吃饭活命,甚至决定将房子卖掉。就在这时,太平军攻陷了安庆城,杨家人逃难去了他乡,房子落入太平军手中,成为办公用房。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初,湘军“克复安徽省城”,杨家的房子转而成为湘军的粮台(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到同治三年(1864年),天台里9号终于有了新主人,他就是赵朴初的高祖赵畇(状元赵文楷第四子)。
  杨汝谷于乾隆五年(1740年)在自家老屋去世。家境贫寒、卖字画维持生活的桐城人陈度《怀杨石湖》诗云:“酒杯安得同君把,趁我今朝卖画钱。”折射出两个穷文人相同的生活窘境,而杨汝谷毕竟是从高官位子上退休还乡的,真是不可想象。
    四年前,卒子与几位驴友曾到杨汝谷墓前凭吊。杨汝谷墓位于山口乡百子村石门湖纱帽山上。为夫妇合葬墓(杨汝谷夫人姓刘)。有墓圹、墓碑,正前墓圹石上是浮雕仙鹤图。距墓二米处立方形华表一对(两只),高近二米,左右两侧的碑文由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题,时间为“大清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1747年)。张廷玉小杨汝谷七岁。当年政坛上两位同乡一次联手。即由张廷玉题额、左都御史杨汝谷撰文的《天坛进贡东岳散司白纸簿籍老会》碑在京城造成了不小影响。转眼一个故去,一个为先逝者题署碑文。可谓“槐阴一枕还乡梦”(张廷玉诗)、“黯淡寒云饶一邱”(杨汝谷诗)。
    杨汝榖墓地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百子村石门湖畔狮子口大桥左侧的纱帽山之巅,为夫妇合葬墓(杨汝榖夫人姓刘)。为夫妇合葬墓,海拔四百米,有墓圹、墓碑(无字),正前墓圹石上浮雕舞鹤。左侧碑文:故光禄大夫予告都察院掌院左都都御史加之三级湓勤恪杨公漳汝谷大人之墓;右侧碑文:故诰封一品夫人杨母刘太夫人之墓。两碑均同样署:“经廷讲官太得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三等伯加十级张廷玉顿首拜题。”时间两碑均署“大清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即1747年)。两碑同署其两孙、曾孙、玄孙名。
  
(本篇完)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