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3|回复: 1

宿松县二郎镇刘坡村石牌坊构件与石鼓等——卒子游记

[复制链接]

837

主题

874

回帖

2313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3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8-10-8 08: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宿松县二郎镇刘坡村石牌坊构件与石鼓等——卒子游记
刘坡石牌坊构件与石鼓等
——安庆古牌坊与古旗鼓系列
第161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宿松县(省管县)二郎镇刘坡村石牌坊构件与石鼓等。图一:远望二郎镇刘坡村

    二郎,全称二郎河。历史上二郎曾是二郎庄、二郎市镇(旧)、二郎区、西区、西北区、西三区、二郎人民公社、二郎乡、二郎镇的驻地。二郎有驿道横通,自古以来,向为出楚入吴第一关的商贸古镇,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二郎之名的来历,相传在唐朝盛时,遵四祖道信法师之命,弘忍和弘源两个年轻的僧人分别自黄梅到宿松云游佛化,选道场建佛寺。经过多年的考察,师弟弘源选定在长溪河出口不远处的日月泉旁,首先建起一座“双井寺”的小庙,继而又拟在双井寺下边河对岸,再建一座俱规模的大寺庙,但因得不到当地乡民的响应和资助,无法动工而搁浅。可这时师兄弘忍因故舍弃宿松河西山的理想道场,直奔黄梅后,在黄梅县双峰山的东山(后名五祖山、冯茂山),很顺利地建起了一座很具规模的东山寺。后来弘源经师兄弘忍的指点,并派两个信徒居士,即货郎和郎中的协助,后经货郎和郎中对周边百姓的诚挚的行善,从而感化了大众,赢得了人心。货郎和郎中相继去世于他们平日栖息的山坡上,人们为纪念他们,便在此山坡上建起了一座庙,依货郎和郎中之名而称“二郎庙”。初供祀的即为货郎、郎中二神,亦名二郎神。图二:二郎庙
  二郎庙旁边的有一条从山间流下的小溪河,后来慢慢称为二郎河。二郎镇位于皖鄂两省四县(湖北省蕲春、黄梅、安徽宿松、太湖)的结合部,北依大别山,南邻宿松县城,东与太湖县相望,西与湖北省黄梅县相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二郎镇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处,是宿松县县西北部最活跃的商品集散地。历史上即是集镇又是商品集散地,建有古老特色的历史老街。二郎集镇属千年商贸古镇,商贾云集,集市繁华,是湖北省黄梅县、柳坪乡、陈汉乡及周边地区商贸集散地。图三:刘坡村石牌坊残件
  刘坡村坐落在二郎镇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潜山县设立大营,分调把总常川驻守宿松县城,另设乡勇把总驻防隘口乡,后又增设千总、百总分驻城关、隘口、仓镇,互为犄角,以资震慑。清朝康乾时期,城关共设四营,分兵驻守东、西、南、北四门;沿江分设小孤、泾江、归林三巡检司署。图四:刘坡村石牌坊残件局部
  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起,潜山县游击蓝进禄,宁国营千总火嘉瑞带兵防守宿松县城,另派抚标右营游击侯斌进驻隘口,游击营千总罗英驻守朱岭,宁国营把总张定邦驻二郎河,宁国营外委陈锺驻寨子铺,另委叶茂威驻佘家嘴。四年事态平稳,始行撤去。清朝道光以后,防务渐弛,仅存县城一营和小孤一司。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安庆知府牛镇、参将田大武率领皖、浙兵勇驻守宿松县城及二郎河。三年二月,太平军沿江东下,挺进宿松,曾国藩留重兵驻守宿松县城。七年八月,清军骁将都统都兴阿、都护多隆阿,总兵鲍超等领步马全军,从湖北省挺进宿松县。八年十一月,太平军大将陈玉成大军数十万进驻宿松县,与清军激战梅墩畈。九年十月,曾国藩率湘军进攻安庆。驻扎宿松县城。十一年三月,太平军收复宿松,至八月安庆失陷,始开拔西去。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春,曾国藩调沿江水师分驻宿松东南各地,另调提督李鸿章急调开字营驻防宿松县城至二郎河一带。六年,捻军挺进至鄂东,曾国藩飞调提督周威传率部驻防宿松县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清廷调集宁、汉两路大军在太湖、宿松举行秋操(军事演习)。以宁为北军、汉为南军,划定宿松为南军驻地。同年十月十五日,南军正统张彪,协统黎元洪率步马全军进驻宿松。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凉亭河及铁线河举行小操,二十日赴太湖会操,因接北京急电,慈禧、光绪先后病死,会操停止,各军次第撤返原防。图五:刘坡村石牌坊残件隼卯
  刘坡村自古就是二郎镇的集镇所在地,是吴头楚尾入皖重要的村庄。在刘坡村二郎庙内,有一座古石牌坊的构件散落在寺庙的一角,经拜访宿松县吴汉亮老先生后得知,二郎庙内的石牌坊原是二郎镇刘坡村二座石牌坊其中的一座石坊残件,这座石牌坊也是刘坡村的灵魂。图六:刘坡村石牌坊残件
  古牌坊建于清朝康乾年间,为三跨石坊石门残构件。这座石牌坊为“功勋坊”,原建筑必是一座宏伟的石牌坊,在历经了近两百年的风雨和战乱后,于清朝倒塌,至今仅存石牌坊残件。图七:刘坡村老石条
  这座始建清朝康乾时期的石牌坊,三门四柱东西面一横石,中间二横石及石翘角组成。此石坊虽然没有奉贤众多石牌坊那样宏伟高大,但处于安徽与湖北边缘地区,历史上屡次遭到破坏,现存于二郎庙内的牌坊残件为原石材。图八:刘坡村石旗鼓其中一只已破损
  二郎庙内,现存古寺庙残件很多。但庙前二个青石的旗鼓格外瞩目。这二只青石旗鼓是青石凿成的,下方上圆型,高约一米,石上再竖一面旗,俗称“石旗杆”。能竖上这种旗杆,是家族的荣耀。一个地方的石旗杆越多,说明这个地方越人才辈出,人杰地灵。图九:刘坡村老屋柱础与其它残件
  旧时,各家族如有哪家读书郎金榜题名,考上了“进士”,或是获得其它上品位的官职,便请来手艺高超的工匠精选石料,制作石旗杆,石旗杆凿成后,家族要举行热烈庄重的仪式来竖立,全村人要敲锣打鼓来祝贺。图十:刘坡村老屋石柱础
  在安徽与湖北接壤的山区一带,读书耕田有着良好的基础。二郎镇刘坡村无论是石牌坊或是石旗鼓,都说明着刘坡村厚重的文史,留给今天无数的敬仰。图十一:刘坡村另一只石旗鼓
(本篇完)
2018年10月6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837

主题

874

回帖

2313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3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08: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牛冲组庵冲尖——卒子游记
牛冲庵冲尖
——安庆风景系列
第161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牛冲组庵冲尖风景点。图一:远望小龙山龙头峰与玻璃栈道“猴子石”


  牛冲古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宣店村牛冲组境内。是安庆市区周边现存最重要一段古道,全长约三十里路。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其中一段从牛冲通向大龙山顶部两乡分界的庵冲尖。图二:远望庵冲尖

  庵冲尖位于五横乡白麟村与杨桥镇宣店村之间的分界处,一山分两乡,是过去两乡的交通要道,也是桐城与怀宁两邑往来交通的必经之路,既是的驿道、又是商道。图三:远望庵冲尖对面的牛冲尖

  牛冲古道尚保存为数不多的一二里石块路,以及庵冲尖周边的众多巨石,与“庵冲尖”红字等自然及人文遗存。图四:近望牛冲尖上的巨石

  庵冲尖最早称“牛家岭”,因其山体表面大都附着厚厚一层风化的石砾砂土,庵冲古时有四五个小山冲组成的山区移民地,旧时山顶周边有四座小庵,故名庵冲。图五:远望杨桥镇的鸟儿岭与嘹观峰

  庵冲尖自古为大龙山要塞。旧时常有匪人为患,明朝与清朝有兵人讨之,太平时期,庵冲尖周边建有大小不同的四座小庵,香火主要来源于牛冲与宣店附近的百姓。图六:远望大龙山三县尖

  庵冲尖,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宣店村牛冲组境内,距离市区约十五公里,海拔约四百余米,是大龙山与小龙山中部群山的较高一座山峰。庵冲尖山脉东西走向,绵延数十公里,向东直抵五横乡邓家大屋。图七:近望庵冲尖顶巨石

  无论是在五横乡抬头北望,莽莽苍苍的尽头,一峰矗立云天,那便是庵冲尖。山峰突兀、挺拔,如一支鸡笼倒扣,山峰下,放眼四际,只见群山拱卫,层峦叠嶂。群山之中,村落星散。图八:远望大龙群山中的三县尖

  庵冲尖下的石塘湖、菜子湖,黄昏,夕阳斜照、波光粼粼。极目远眺,大龙山三县尖秀色可揽,小龙山龙头峰隐约可见。站在最高的庵冲尖巨石之上,可望两市、三县地界。图九:近望庵冲尖巨石
  山麓之中,奇形异石,挂在庵冲尖项下。尖顶上的巨石如同走兽惟妙惟肖,如同飞禽鬼斧神工;数丈悬崖之上,山脊建起无数钢铁电塔,不失为一大奇观。图十:近望庵冲尖不远的师山岭巨石

  庵冲尖松林十分茂密、蔚然壮观。清风徐来,松涛阵阵,山上野花一年花开四季,飘香四季。庵冲尖钟灵毓秀,坐落在庵冲尖周边的四座小庵已经全部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图十一:远望师山岭
  庵冲尖山路来回转向山间,从山脚走进山坳,这段小路出奇的好走,平坦,干净,象一道半圆弧横在山间。山坳里,好多高大的树木,几声鸟鸣,这条古桐城的古道,商贾旅人、婚丧嫁娶就是走这条路走向远方的。图十二:庵冲尖
(本篇完)
2018年10月7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