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晴岚和尚 于 2009-12-11 10:30 编辑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在我们老家沙塘这一天还有祭祖的习俗,所以母亲前段日子还专门从广东的哥哥那赶回来做冬至。昨天晚上接到母亲从孔城老家打来的电话,一再地叮嘱我星期天要赶回去,特别是在电话中提及要我亲自给我的父亲烧点纸钱,送点吃的,因为哥姐都不在桐城居住,惟独的也只有我这个小儿子要亲自回老家了。又是一年的冬至,屈指算来,父亲去世已有六年了,日子好象一块海绵,浸透了思念的泪水。那些沉重的不可抑制的疼痛层层覆盖着,牵连着,从记忆遥远的梦里一直蔓延到此时此刻……一颗心因为怀念也悸疼起来。父亲,我永远挚爱的父亲。在那冰冷的世界还好吗?
记得著名作家汪曾琪先生说过:多年的父子成兄弟,对于这句话我体悟极深刻,因为一生最爱的就是父亲。
母亲常挂在嘴边有句口头禅:都是你爸把你惯的!确实,父亲在世时对我非常宠爱,近乎是种溺爱,不管我做错什么都舍不得打我.有时母亲在一旁凑着让父亲揍我一顿,他就是不愿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由于我在乡下的一所中学念书,,离家又远基本中午在校就餐,所以父亲经常从城关带几十块茶干让母亲用菜园里的辣椒给爆炒然后用瓶装起来,叫我带到学校吃,不过看到别的比我差的同学我也愿意分一半给他们!那年初中毕业没有升入高中,父亲说:儿子,无所谓,心情宽松些跟爸爸出差!就这样父亲带着我先到铜陵住了两晚,游了一下天井湖公园,接着花五元钱买了张火车票从铜陵坐火车又来到芜湖,最难忘的就是在芜湖天气骤降,具体的是几月也记不起来了,街上真的很冷还下着一再一再的烟雨,父亲尽管冷得直哆嗦也没怪我,相反的还上街给我买了衣服御寒,他自己就那样扛着,然后带我上赭山公园那时还有供人照相的马,父亲将我抱上马背:来,我的三儿也来一张,忽然父亲又想起什么:咦,三儿不是喜欢警察吗?干脆把这儿的警察服装租着穿一下!连这么细微的动作父亲都记着在心里,多好的父亲,憨憨的父亲,可惜现在已经不能说话只是在老家坟山的那片上空看着我微笑!
后来我穿上肥大的蓝军装到部队后,那种浓浓的父爱更加强烈.他把我在家喜欢吃的那些零食用包裹的形式邮寄到军营,从此父亲的大爱被那辆加重的永久牌自行车驮着,摇响在家与部队之间的邮路上.特别是有次我中途回桐城探亲,父亲接到我从合肥打回的电话后,竟然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当时母亲还不知道,后来母亲问父亲怎么好好的掉眼泪,父亲才说:三儿马上就要回来了!短暂的探亲之旅结束了,那晚父亲在"嘎吱"的床板声中折腾了一宿也没有合眼.第二天清晨,父亲竟不顾年迈的身体,坚持着送我到千里之外的上海,当时是在十六铺排队买船票,我说:爸爸,您坐着歇会儿吧,我自己来买."父亲坚持着自己去买,那一刻,凝望父亲在人群中笨拙地挤来挤去,视线渐渐模糊成朱自清笔下的亲情<<背影>>,泪水在眼眶边缘打着转儿.就在我检票准备上船时,父亲变戏法似地从包里掏出一瓶酒,说:三儿,你喜欢喝酒,在船上喝吧.船开始起航,目送父亲的背影消失在城市深处.
父亲永远地离去了,或许真的太累了,在弟兄四个姐妹四个的汪氏家族他做为长子,就象一艘船中的舵手,航程太远,是该歇歇了!又是一年穿透骨髓的冬至节,在这个节日里回忆父亲总有冷雨凄凄般的思念剥离着梦境,一次次地努力闭上眼想在某种间隙中睡一觉,可是努力是徒劳的,虽然父亲已经故去好几年了但对他隔世的怀想永远没有冷却下来,我发现自己离父亲的期望值相差甚远,父亲在世时总一次次地关注着报纸,看有没有我的文章和新闻稿子,如果很长时间没有没有见到我的名字,就要责问:三儿咋不见你写写了?年轻人要多学知识,可不要因为贪玩而放弃学习.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你懂吗?父亲的淳淳教诲时时激励着我,使我在这座城市活得还象一个人.
父亲,您孤独的身影在轮回的路上是否越走越远?耳畔也似乎响起了您那熟悉的跫音,是否在传递隔世的牵挂?您去了,慈恩犹存,不敢或忘;而我的思念,也一直浓浓的郁积于心底,今天,终于可以借冬至这特殊的日子倾泻,我想对着茫茫的夜空,静静流淌的龙眠河水,再一次大声地叫您——父亲,父亲,永生永世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