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1|回复: 0

东至县东流镇密丰村清朝雕花石柱础与石门墩——卒子游记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8-9-14 1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至县东流镇密丰村清朝雕花石柱础与石门墩——卒子游记
密丰清朝雕花石柱础与石门墩
——安庆古石构件等系列
第160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安庆市东至县东流镇密丰村清朝雕花石柱础与石门墩。图一:方形石柱础

     密丰村是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最远的一个村,位于东流古镇东面,原东至县归属安庆地区管理,故《卒子走遍安庆》将密丰村纳入走遍安庆的走访的地区。图二:方形石柱础上精美的鸟兽雕刻
    密丰村约十平方公里。主要以农业经济以传统的水稻、棉花为主,生产条件较落后。密丰村曾有一段较有辉煌的历史。据《清史稿》和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元月,曾国藩由安庆宿松县动身,绕道江西浮梁桃墅店和安徽至德(今东至县),经闪里、伊坑、花城里、石谷里,于十一月(7月28日)到达祁城,设湘军大营于东大街敦仁里洪家大屋。图三:六面形和瓜形石柱础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太平军由池州石台县入祁门县,直逼祁城。当时黄文金等军进攻景德镇,湘军的江西粮道被断绝。咸丰十一年四月一日(1861年5月10日),曾国藩被迫将两江总督衙门移至东流县(今东至县东流镇)县衙,为湘军攻打安庆太平军运筹帷幄,策划于大营之中。图四:六面形石柱础
    曾国藩在东流镇驻有整整五个月。据民间传说,曾国藩将大营移驻东流,曾国藩迷信,且善相术、占卦,他相信自己是蟒蛇精投胎而生,曾国藩移老营于长江边上的东流后,先是以反间计逼得守池州府的太平军主将韦俊(韦昌辉之弟)来降,后是其弟曾国荃攻克安庆,从此湘军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图五:圆形与六面形石柱础
    曾国藩的大营虽然设在东流,但其湘军大军占据了东流镇的数个村庄之间,其中就有今天卒子介绍的密丰村大屋。有段时间曾国藩偶然住在安庆对江的杨套行营帐中,他江边的兵船之上,或“泛舟江畔湖上”,瞭望安庆军情,或与其将领鲍超、彭玉麟等共商军机大事。图六:六面形石柱础
    密丰村位于东至县东流镇一角。现存于东流镇某机构内的清朝雕花石柱础与石门墩,是九十年代从密丰村迁移到此的石构件。图七:六面形石柱础
    这批石构件主要有石柱础与石门墩,石柱础就是古建筑木柱下面用于做基础的石头。密丰村移交的这批石构件,主要为方形与六伦型等不同造型、不同雕花的石柱础。图八:圆形的旗鼓石
    这批石柱础样式特别丰富。从形状上方的、六面体的;雕花主要有鸟、兽类和花卉、祥云纹饰为主。据观察,这批石柱础生动形象、雕琢精美、简洁大方。经过百年我风雨后,这些石柱础仍然视觉美感。可想当年建造这些古建筑,规模有多宏大。图九:圆形的旗鼓石与门墩石
    在这批石柱础边,还有几块方形的石门墩,同为清朝建筑的石构件,这几个方形的承托木门的门墩,雕刻图案精美,雕刻细腻,雕刻技艺精湛,还是珍贵的石刻艺术。图十:六面形石柱础
    门墩俗称门枕,中间有一横槽,是安放门框的,门框底部有一横插在墙里的门框脚,与横槽一起起着固定门框的作用,门框一般与门墩相匹配,门墩小,门框与大门也窄小。门墩厚重的话,门框与大门都十分宽大,门槛也高大,有的达一尺多高。图十一:方形石门墩有开槽上安装有石鼓
    门墩有木质的、有砖的、有石质的。一般市民家小门小户,最穷的用木门墩,经济状况稍好一点的用体积较小石门墩。另外由于木质和砖门墩不耐用,大多为石质的。从密丰村移交的石门墩看,这几个石门墩为白石质门墩,都是整块石头雕凿的,有像箱子一样方形的,叫箱式门墩。图十二:方形与六面形石柱础
    据《曾国藩等致姚体备信札考》记载,当年曾国藩驻守在安庆长江对岸的东流时,湘军大营曾占据了东流数个村庄,这些湘军将领们纷纷找到当地的富商大宅,往来于池州和安庆之间,硝烟散去,从那些石柱础和石门墩仍然能够洞察当年的繁华。图十三:方形石门墩
(本篇完)
2018年9月14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