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端午的起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重视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是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递屈原爱国主义情操。 《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展现了爱国诗人屈原忠于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执着追求、重节操惜清白的高尚情操。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纵观屈原一生,一直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坚持将自己的宏伟抱负同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树立远大的修身、从政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 过端午,忆屈原,品粽子,挂香囊,悬艾叶,话中国历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传承屈原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情操,从屈原精神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从政的品德修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政治上把住方向、工作上把住原则、生活上把住底线,参透屈原精神,营造廉洁氛围,让我们把民族的节日与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陈玲 审核人:严成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