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1|回复: 0

[桐城文] 影响深远的桐城歌谣

[复制链接]

2407

主题

1000

回帖

5065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5065
鲜花(15) 鸡蛋(0)
发表于 2018-3-14 09: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歌谣是安徽桐城市的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融词、曲、表演为一体。桐城歌谣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现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i* U- f+ N- s3 k+ z0 X6 E
6 g$ M9 _3 U! A+ t! a5 I  民间歌谣是各种诗体的乳娘,历代诗歌都与民歌有着很深的渊源。唐代诗人曹松,是桐城文人中率先进入文学史册的,他的传世作品《曹梦征诗集》,感慨讽喻、长于写实的创作方法,明显地汲取了桐城歌谣的营养。如此可推断,桐城歌谣的起源可上溯到唐以前。明代中叶,桐城歌谣已经兴盛,不仅成为当时安徽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影响到湘、鄂、赣及浙西等广泛地域,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桐城歌谣文化带”,正如明朝学者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指出:“……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7 |) U3 X9 w  [! {; g2 A

# H1 [. q1 w% X+ y2 P! ~7 y  与其他地方民歌相比,桐城歌谣的特征十分明显。最具特色的体式是“桐城五句型”,其余的四句和多句,是根据五句这个基本句式,按照所要表达内容的需要蜕变发展而成。在语言艺术风格上,桐城歌谣含蓄、凝练(很少用衬词衬字),韵味十足,饶有情趣。叶桂刚在《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中,对其语言艺术作了深刻、具体的探讨,称《素帕》“使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灯笼》“巧妙地运用比喻的双关”,《塔》“用的是‘桐城时兴歌’中常用的比喻和象征”等。另外,桐城歌谣与其他歌谣一样,有歌唱,有吟诵,但其歌唱以抒情为主,音调铿锵,韵律和谐,节奏明快,清代桐城先贤姚兴泉在他的《龙眠杂忆》中,对其音律作了言简意赅地表述:“调最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 }6 o2 ]2 l1 N7 |+ s% e8 W4 P! [. v
8 ^+ ^& ?( X2 V+ [1 z. ~: m; ^* b
  桐城歌谣因体式独具特色,语言优美,曲调和谐,很快博得当朝学界的高度重视,加之刊布成帙,流传广泛,所以,《明代杂曲集》收载桐城歌谣25首,冯梦龙的《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收录桐城歌谣24首,《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民歌鉴赏辞典》、《情歌五唱——中国古代民间情歌选》、《中国情歌》等辞书,均收录了桐城歌谣。+ B* O0 `. _5 T- t2 D9 \- e1 w4 P$ v

: [/ p( }" K; a% J$ m: e  桐城歌谣的主要价值,首先是对黄梅戏的形成起到了基因性的孕育作用。桐城歌谣流布湖北黄梅一带后,给当地的黄梅(采茶)调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食粮;充实提高后的黄梅调进入安徽安庆后,由于桐城歌的再次融入,引发了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急遽嬗变。如桐城歌谣中的《乖姐与黑郎》、《妹子跟我保快乐》等,是男女交流的表演唱,它的加入,使黄梅调顺利向戏剧过渡;如《太平灯歌》等,不仅有白有唱有对答,而且有行当有装扮,人物以角色自居,表演者有明确分工,它的改版,使黄梅调迅速获得“演”的品格,完成了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整体移位。另外,桐城歌谣对戏剧演员的文化熏陶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黄梅戏表演艺术大师严凤英就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当代黄梅戏一级演员韩再芬,为进一步唱好黄梅戏,特地学习桐城歌谣中的方言和土语,体悟黄梅戏的“原生态”。可以说,研究黄梅戏的起源和原生态,就不能不认真地研究桐城歌谣。
  v: j; D* g$ A8 p9 ]
2 e4 D* l3 l8 Q% E) C  桐城歌谣由于流布广泛,有着很强的文学与艺术性,所以对不少地域的民歌起到了“范本借鉴”的作用。桐城歌谣中广泛流传的主要是其情歌,情歌的句式多为“桐城五句型”。冯梦龙收进《山歌》中的吴中山歌,不难看出其借鉴了“桐城五句型”,而且歌词中出现了大量的桐城歌谣词汇和桐城方言。鄂西土家族的女儿会情歌,原多为四句子和穿号子结构,到明代冯梦龙《山歌》的问世,“桐城时兴歌”的五句式便打破了它以前的对称式律诗结构,女儿会情歌在原四句的基础上逐渐增补为五句,由此加重了语气,拓深了意境。桐城歌谣对早期的扬州清曲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曲调至今仍为扬州清曲经常演唱的传统曲调。" R3 C- m% M$ U$ U
8 ~0 n/ D  Y$ Q
  就本邑而言,桐城歌谣具有对相关的人文学科的研究价值,生产劳动中指挥劳动和调节气氛的实用价值,交往的礼俗价值,民众生活伦理教化的教科书价值,节日与休闲的娱乐价值,而且对桐城文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清大学士张廷玉等人的《山中暮归闻樵歌》、《棉花谣》等,都是直接源自民间歌谣而略加修饰润色的作品;像方以智、钱澄之、方贞观、马苏臣等人,也喜用民歌节调,诗中多以竹枝、山歌言地方风俗、男女情爱。当然,桐城文人的作品不断涌现,对提升桐城歌谣的品位和流布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7 ?+ t; e7 r' C( S; Z+ c! z! X7 `1 O9 V3 g& K
  桐城歌谣因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上世纪五十年代,桐城市人民政府先后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搜集桐城歌谣,筛选、整理出150余首,虽经文革浩劫,仍有近百首传承于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文联一批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原始民间歌谣8000余首,灌制录音磁带100余盒,拍摄照片500多幅,先后整理出版《桐城歌谣》和《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为进一步发掘、保护、研究桐城歌谣,桐城市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让桐城歌谣再次唱出桐城,唱红安徽,唱响全国。# P) \, L: V3 l% V

& E& n" y2 p0 {- V9 ?来源:中安在线0 V- z, J$ H0 L
5 ?) N6 S' k7 _$ ]! [  Q) N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