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孔城老街的二甲(地段)存留着晚清的一所书院。名字叫桐乡书院。孔城汉属桐乡,取名有承接历史之蕴涵。 ) a' ?# {% b8 H2 D- x, ^* f! g" e: f( S+ T5 Q' s
桐乡书院的历史要追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1840年,也就是清道光二十年,当时列强用武力打开国门,三个孔城人心存救国救民思想,他们思考筹办书院,用知识开化国民大脑。这三个孔城人有远见卓识,他们分别是桐城派鼻祖戴名世后裔——戴均衡、文聚奎、程恩绶。其时桐城的东乡、南乡、西乡均创办有教化桑梓的书院,可商业发达(孔城老街)的北乡却偏偏没有书院。三人把创办书院的想法向县令陈元中汇报,陈元中予以核准。9 E, f. s w! A
: A& M, Y" t/ N% k 三人属乡绅之列,在孔城地方有一定影响力。募捐的倡议一发出,立即获得商贾大户响应,数日便募得大钱9000串零9820文。随后建了房舍五重,还购置了数十处地产。设“朝阳楼”、“漱芳精舍”、“讲堂”、“内堂”、“后堂”、“仓房”、“账房”等、辟有“旷怀园”、“广植异树奇葩”。这样一来桐乡书院既是个大学堂,又是个园林,学生读书环境好。我见了前些年在安徽省博物馆里查到的桐乡书院图,浏览此图,感觉书院规模还是蛮大的。至于购置地产,那是用来供养书院的。当时田产供养是一种常态。 & O" d. L* [6 r: W! E* s; i: ?" d! ~4 i
桐乡书院的创立,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道光二十一年(1841),桐乡书院开课后,群贤聚首,学子咸集。”当时桐、庐、舒城的学子纷纷前来就读。离家那么远,应该有宿舍,房舍五重,不清楚哪一重是宿舍。教室应该是朝阳楼,如今仅存的清代建筑,上下两层,砖木建筑,两侧是风火墙,典型的徽派建筑式样,二楼整个木质结构,窗户木雕花卉,寓意桐乡书院品味。扶梯也是木质材料,扶手上有雕饰,站在扶梯上,有沉入历史之感。 , [7 r' r& X5 B& j 6 w$ z6 v/ F( \* D5 D6 G4 K 朝阳楼之名,一是因为楼东西向,大门朝阳,取朝阳楼符合地理情况;二来朝阳楼这名字朝气,寓示学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将来成为国之栋梁。朝阳楼历经170余年,能大体保存下来,委实不易。它的存在,延续并佐证了桐城的文风昌盛,延续并佐证了桐城派文化及儒家文化的昌盛。戴均衡本人也是桐城派著名散文大家。 |+ A, M( P) v, g& z" ~4 A/ e1 D9 p8 R# x0 c* A6 q
在桐乡书院朝阳楼后面的小天井西墙壁上,有一块嵌进去的矩形玉润石碑,上书“桐乡书院记碑”。碑是断碑,碑文是阴刻的,是清翰林罗淳衍记刻的,记碑时间为道光三十年(亦即1850年),书院创建10年后。罗淳衍位居高位,能为孔镇上的桐乡书院作记碑,这实在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一定是桐乡书院的创办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O4 q% [" ?9 i$ H
4 p( v+ q4 H8 f* @4 f" \& R “《桐乡书院四议》(即择山长、祀乡贤、课经、藏书),清廷曾谕令全国效法,并载入《皇朝正典类纂》。”讲究师资质量、学生品德、文化课成绩以及重视藏书,戴均衡的这些办学理念在当时较为新潮与全面,即使在现今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W. [$ B# G |; A
* u+ I& O; `" F3 `: Y2 d: f0 c: \
“桐乡书院创办未及3年,成绩卓著,县试,府试,首卷均为该书院弟子所得,颇负盛名。”这么一所乡镇书院,开课后三年即声名远扬,享誉全国,委实不易。由此看出,古代书院,近代学校,要想学生出类拔萃,办学理念与思想非常的重要。9 {9 n. H9 n0 U5 d-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