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93|回复: 2

[天城中学] 张和峰老师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110

回帖

846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46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8-2-2 17:4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和峰老师




(附.天中张和峰老师旧照一帧)
      
      
      
         我本没资格写回忆和纪念张和峰老师的文字,他去世时,我只是一个孩子。
         
        我不记得同他说过什么,他说的,我也一句都不记得了。“这所学校大有希望,好好干大有前途!”这是1961年,他对我父亲说的一句话,我父亲当时刚从天中毕业,正苦于无家可归留校工作。  这是听我父亲转述的。  
      
        我们小时候,天中教职员工,几乎都是我父亲学生时代的师长和同学,他们对我们这些生活在校园中的小孩都非常客气,也非常爱护。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他们的君子之风和长者之风,可惜今天校园难觅其踪了。(1956年调入天中的一批师长,都有这种风度气质,犹如古松,后面调入的人慢慢就不行了,终成墙头草。恕我直言)。张老师也是我父亲学生时代的一位老师,他也会非常客气的对待我们这些孩子们。夏天的时候,他拿来他在实验室自制的冰棍请我们品尝。有时轻轻地抚摸一下我们的小脑袋。他常常着一套非常整洁的列宁装(张师母在天中是一位出名的爱整洁的人),口袋别一支钢笔,站在离你一米开外的地方,高大的身躯微微前倾,头微侧,静静听你说话,又似在思考什么,双手自由交叉着。
         
        园中园是梵天城里一处造于民国的花园,它三个汉字的园名是用朱笔写在它那圆圆门洞的额上。1974年在园中加筑一排16间平屋,补植花木。张老师一家居于此园。我想他那个时候看园中植在那里的斑斓的植物,同他看我们这些小孩,是用同一种目光的。他研究、引种、繁殖、培育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在这个园 中的,其实只是微乎其微的极小部分。
      
       “13岁的我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非常幸运的见到了那时大城市里的孩子都不一定见到的神奇灵芝、银耳、黑木耳、和蘑菇,并且学着去培育它们,微生物室那个有点阴暗潮湿的地方是我们劳动周里最爱呆的地方,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充满着幸福和自豪!这一切都是敬爱的张老师带给我们的!”  ――  这是一条网络留言,作者是否确为他的学生,无从确认,姓名也不知道,但所写内容我是不疑的。文字中回忆的这个老师只能是张和峰老师,学生,只能是他的学生!
         
        我隐约地对张老师抱有一个奇怪而荒诞的念头,也不知起于何时。他去世多年,这念头却越发鲜明突兀起来。忆起张老师,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高鼻梁、深眼窝、个儿高挑,行事严谨简朴。这与我理解和想像中的白人恰正相符,他就是一位长着我们黄种人肤色脸庞的白种人。我这里说的白种人当然是指白人中优秀的那种。他志趣不只是止于生物学。矿物、农机、标本制作、气象学、甚至历史他都表现出溢于言表、发自肺腑的兴趣和热情,像极了一位博物学家,我们知道,博物学家以白人为多、最为著名,如英国园林植物学家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1876――1930),一个至今在西方植物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曾是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负责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200多种奇花异木在世界各地的花园里绽放,4次深入中国西部,采集了65000多份植物标本,把将近1600多种中国特有植物移植到欧美。他自学成才,志趣广博,他擅长摄影与写作。与张和峰老师何其相像!
         
       张老师传记见于《桐城教育志》,抄录如下:
      
        “张和峰(1928―― 1981) ,桐城县城关人。1948年于桐城中学高中部毕业。1950至1956年,先后于桐城第一小学、县工会职工学校以及炉泊小学任教。1956年,桐城第二初级中学(后改为天城中学)创立,是年秋季开学,他便调往该校任生物教师,并任生物教研组长。
和峰到天城中学工作后,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生物课的教学水平。他没有专门学习过生物知识,开始教授此课,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购买很多涉及生物方面的书籍,潜心阅读钻研,虚心向擅长此科的教师请教,逐步提高了生物理论水平和教学效果。为此,他吃尽千辛万苦,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越岭翻山,采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开展实验,使天城中学的生物课教学标新立异,创出独特风格。
和峰在工作中,从不骄傲自满,坚持不懈地追求。1958年,他在校长赵剑英的支持下,创建天城中学植物园和动物饲养场,为生物教学营造固定的实习基地。基地建立后,他四方奔走,从外地引进许多蔬菜与家禽家畜良种,开展培养实验。终于将 “浙大长”(萝卜)和“落岛红”(鸡)、“九斤黄”(鸡)、狮头鹅、北京鸭等优良品种栽培饲养成功。继之,他又在学校建起微生物室,进行这方面科学实验。实验中,成功地培养了蘑菇、灵芝草、银耳和木耳等。不仅满足了学校的实验需要,并将良种和技术向农村推广,广受欢迎。同时,利用植物园培育了很多奇花异草,使校园常年妮紫嫣红、清香飘溢。
和峰一生忠于人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曾被评为安庆地区、桐城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960年出席了安徽省文教群英会。”
      
         张和峰老师是天中自1956年复校以来最为著名的一位生物科教师。他的内兄与内弟都是教师,他内兄唐家巩老师,应该有很多人认识他。我手头有一份张和峰老师早年用钢笔手填报表,字迹刚朴简逸,独具风神。那个时代的人大多会写一手好字,可能与那时读书识字的人都有写毛笔字的童子功底有关吧。张老师一位女婿也是天中著名的英语科教师,行事有他老泰山的风范。扯远了,就此打住!
      
        张和峰老师1981年去世,去世时说,祭他只需几朵他喜欢的真的鲜花就可。这是我听张师母亲口说的。他是张英直系后裔。
      
       “四围环以土城,城外环以水濠,自然天成,风景绝佳”。民国档案对天中校园的记载,几近完美。在我记忆中,天中有最阔大的校园,最壮观、优美、完善的建筑与设施,它的校园景致也最自然清纯,更有一批学识渊博、有谦谦君子之风、堪称师长的可敬的师长,请允许我以一个后学,称他们为“天城里的先生们”。我写这一篇拙劣的文字的初衷,正是为了纪念包括张和峰老师在内的他们,不独是为了纪念张和峰老师一人。

        我想:倘若没有他们:天城便只是天城,它的“自然天成,风景绝佳”也只是“自然天成,风景绝佳”而已吧!


注释:梵天城:天中校址古称。旧有四景,曰:濠荡烟柳。曰:梵境疏钟。曰:天池映日。曰:重城暮雪。
IMG_20180202_173415.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10

回帖

846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46
鲜花(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21:4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城最为清纯的校园景致
IMG_20180204_095741.jpg
IMG_20180204_095342.jpg
IMG_20180204_094759.jpg
IMG_20171102_103652.jpg
IMG_20171102_103617.jpg
IMG_20171102_104025.jpg
IMG_20171014_091313.jpg
IMG_20180204_095719.jpg
IMG_20171014_091121.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10

回帖

846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46
鲜花(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8 20: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中校园中张和峰老师手植的侧柏树。
微信图片_20180718200409.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