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南风醉 于 2018-2-2 11:24 编辑
文/程远翔(原白中校长)
2017年9月24日,76届几位同学相聚于双港,我和王礼让、汪崇善三位老师应邀相见。闲谈中言及白果初中今年被撤并一事,各自感怀,不免眷念。罗德泉、程玉杰、汪茂荣等同学希望在白中工作过的老师们写一点文字,将白中创办和发展历程留一点记忆,凝白中形神于不失。
自此我思虑良多,白果初中五十年的办学历程,难道就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吗?不能。人事有代谢,淡墨留古今。我们应当提笔录事,留住过往,让这里的今人、后生记住曾经的白果初中。我抛拙文意在引玉,热望同仁和蒙恩的学子都提笔撰文忆当年。若此,盼德泉同学挑头,拢之审之统而成册。诚如是罗君的功德无量也。
白果初中坐落在桐城西陲,南北大沙河下游的交汇处。这里河塘棋布,田畴交错,是闻名的鱼米之乡。她襟滚滚长江,西望天柱高峰,北承龙眠山脉,东连菜子大湖,是明、清时期移民垦植的沃地,人杰地灵之所。
这里自有先民居住以来,民风淳朴,耕读传家。“穷不丢书,富莫丢猪”,已是乡邻们求知节俭的座右铭。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渐兴,塾学、村小乘风而兴,公办的立道、白果两所高小依程氏、胡氏祠堂而创办,青城、清河两校借大户堂屋而兴建,近千名儿童读书的初级愿望得以实现。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不断上升。这里每年二百多名小学毕业生不到两成能入初中,其余的都只能跟随父母务农或学手艺以养家。面对求学压力,1968年白果公社党委和九个大队的干部们,聚到了一起,决定利用白果小学所在地胡氏祠堂富余的房屋创办白果初中。经过遴选,从外地回原籍的张云集先生出任校长。他不辱使命,认真选调教师,慎重组建班子,积极推进工作,当年就招收新生,一所初中就这样诞生了。
一九七二年前后,破“四旧”之风刮得厉害,乡间祠堂纷纷被撤,胡氏祠堂未能幸免,白中失去校舍。这时张校长外调,王富裕同志肩负起建校的重任。他找公社跑大队协调新校址,由于他不厌其烦地工作,最后选定周圩大队潘吴生产队一块十多亩大的山芋地做校址。在他的带领下,十来位老师和一百多名学生平整土地,又和社员们一道,就近运来程氏祠堂撤下来的砖、瓦、桁条、椽子,建起了三间教室。白天师生们在这里学习,晚上便成了老师们的宿舍。白果初中又这样安家了。在后来的几年里,公社发动社员运来砖、石、木头,又建起了九间教室和简易宿舍,中学初现规模。
一九七四年,从安徽大学毕业的汪新民先生由天城中学调任白中校长。在他主持工作的十年间,学生数不断增长,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周边学区的孩子也慕名来校求学,随之而来的是教室不够用了,老师的宿舍缺大了。汪校长用创新手段,在周边租用民房做部分老师的住房和办公室;把初一新生分散到有余房的小学办班,课程设置、老师配备都由中学统筹。这样既有效地化解了校舍不足的矛盾,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一九八四年秋,学校创办者之一的周百怀同志,从区扫盲干事岗位上调任白中校长,因工作需要一年后离任。
一九八五年,汪崇善同志任校长,他在任期内,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起了两幢宿舍楼,解决了长期困扰老师住校问题,稳定了师心,提升了办学质量。
一九九四年,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的程远翔同志接任校长。他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建起了十八间教室的教学楼,筑起了西南走向的240米长的沿河挡土石墙,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学校品位。他还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尚德求知,务实创新”的校训,使师生们明确了德才兼备的辩证关系和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九九八年秋,徐小礼同志接任校长,那时他才三十岁,但他工作思路清晰又很积极作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建成了占地十三亩的操场,并筑起围墙,为学校的发展做了一件大事。
一九九九年秋,鸭子初中撤并,汪长发同志调任白中校长,二〇〇三年练潭初中袁择林同志接任校长,他们均发挥了治校能力,是稳健的守成者。古人云“创业不易守成难”,难就难在永葆成就不逊色,辉煌历史永生辉。他们做到了。
二〇〇七年徐小礼同志回任校长至二〇一七年,其间这里遭受了三年大水灾,给办学带来了诸多困难,在校学生数因升学就业者成家外地、务工发达者移家于城镇,少生优生观念的形成等因素的影响,从千禧年开始,一直递减。但教育教学质量一直衡定,社会和家长都是首肯的。
白果初中办学五十年,历九位校长,他们在各自时间段和不尽相同的环境中发挥着作用,以不尽相同的形象定位在学生、家长和公众的心中。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白果初中闪亮的历史是那些默默奉献的老师们点亮的,五十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授业者在这里辛勤耕耘,向社会和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政治学科有汪新民、琚少明、彭志略、吴兴云、程玉梅、金友华、吕文胜、王书山、汪长发、江友林等同志,他们在不同时期创造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语文学科有琚元成、范龙翔、汪忠德、周百怀、周百庚、戴志顺、琚诒胜、杨善明、程远翔、周良甫、胡新生、胡国栋、胡正健、周思祥、杨贤胜、钱元本、汪清江、琚旺虎、胡正清、王华杰、琚淑芹、琚金锋,周龙莲、陶翠娥,石竹霞、王悠也、周凌云、琚争鸣、程凤英、张爱玲、刘兴元、梁婷、汪瑞等一大批老中青教师,先后为白中的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数学学科有王礼让、王富裕、张旺春、雷著明、黄松、汪开甲、胡柳元、王小林、周道七、罗明、汪松涛、王孝忠、周泽潮、汪修文、徐小礼、周晓琪、金日升、汪国栋、程立功、程琇、汪爱年、吴东杰、张自智、朱远明、开胡根、华金平、王庆元、姚国贵、齐海明、周刘秀等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同志供职于白中,取得了骄人业绩,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英语学科有彭思维、彭领生、彭儒燕、汪佳胜、琚淑芳、汪忠平、汪鸿雁、朱在如、周贡、潘卫国、程忠明、刘英姿、汪文忠、占昌军、彭玲、琚仙梅、王福红、陈彩虹、汪文俊等同志先后来白中任教,业绩是永远令人称道的。
物理学科先后有王发光、程黄毛、周杰应、汪泉云、王武胜、章圣祥、吴春林、姚云刚、胡冬芳、开远怀、胡奇林、高梅生等老师服务于白中,教学成果永远值得点赞。
化学学科前后有汪崇善、金诚斌、张仲、章圣祥、张声峰等同志任教,他们大都才华横溢,成果喜人,是我校叫得响的学科。
历史学科先后任教的有张云集、周云泽、程远翔、袁择林、戴志顺、金友华等同志,他们都以不菲的业绩记录在白中历史上。
为白中后勤工作默默奉献的有汪华斌、程云亭、汪茂春、杨若惠、汤洽、汪来根、汪云杰、王华启、周百俊、秦旺明、胡洪米、汪慧玲等同志。他们有效的工作,保障了师生们生活、工作之所需。汪辉和从上海下放的知青王其青老师为白中的体育工作奉献了多年的汗水。
苍海桑田,时空置换,白中校舍已转让给白果村的消息传来,使我很怆然。出于对学校的眷念,我来到校门前,凝视着门楣上“白果中学”四个红色大字,总觉得她仍然透射着历史的红艳。移目校园已物是人非,园里建筑正被白果村改造成村部用房。校园里稚嫩可爱的笑脸不见了,健步上堂的师影不见了,但我仿佛听到校园上空仍荡漾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老师们宏亮的讲课声……
我是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的人,也是规划建设这座美丽校园的一分子。园里,成林的广玉兰,透香的老桂花,高耸的松柏树,如盖的香樟,挺拔的池杉,都是在师生们的呵护下茁壮长大;穿行于树下的水泥路,是师生们徜徉的地方。气派不凡的教学楼,正默默地录下了白中的历史,承载着曾经的辉煌。
面对曾经的校园,我深深地眷念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但我更思念一道工作过的同志们。他们中大多已退休了,愿他们在颐养天年的同时,多回顾那些与学生们在一起时欢乐的昨天,放宽心扉过好幸福的今天,合着时代的节拍走向美好的明天。
面对已失去功能的校园,我更忆起了已故去的汪新民、琚元成、彭思维、范龙翔、周百怀、琚少明、戴志顺、周杰应、汪华斌、程云亭、汪茂春、汤洽、胡正健、王小林、周泽潮、钱元本、琚淑芳、汪来根诸位老师和老校工汪云杰。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缅怀他们。
面对物是人非的校园,我更深深地眷念着从这里毕业走向社会的万名同学,他们中有些身居庙堂为国尽力为民尽责;有些献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建筑制造、农业农村;有些自主择业经商务工、勇立创业潮头;有些投笔从戎保卫国家。他们中有些已成为专家学者,商贾达人、大方之家……但希望他们在前进的征程上不可忘记曾经的驿站:白果初中。因为那是他们华丽转身的驿站,从懵懂转向成熟的驿站。
同学们同事们,我岁逾七旬,思维已显迟钝,文字更显失章,心中有无尽的言语,却难以流于笔端,凑成的上文只能贻笑大方了。但我对白果初中的眷念,对同学们的思念是深情的、永恒的!
愿大家未来更美好,愿白果初中永存各自的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