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 L' J2 c( r1 |+ A0 q2 l' T# Z
1924年,正值大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光明甫作为国民党安徽省代表之一,前往广州出席孙中山主持召开的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亲耳聆听孙中山教诲,决心遵循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联合一切革命力量,促进安徽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他领导下的法专,革命思想广为传播,进步势力蓬勃发展。1925年夏天,中国共产党法专支部成立,这是安徽省高校最早建立的中共组织。5 h \( e4 b3 Q+ P5 x
! ?* R8 S: Q v7 l$ ~+ N S 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后,国民党中央指派光明甫与朱蕴山、沈子修及共产党人薛卓汉等组成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并选派光明甫主持安徽党务工作,领导全省人民支援北伐战争和学界反对教会学校奴化教育的斗争。然而,高涨的安徽革命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和来自国民党内右派势力的夹攻。1926年7月,任安徽警备总司令不久的军阀陈调元下令查封了国民党左派主持的法专和建华中学,光明甫等左派人士遭通缉,只得随党部撤往武汉。期间,光明甫与毛泽东在武汉革命政府共同工作过一段时间,协助共产党人开办党务干部训练学校,训练党务干部120余人。不久,北伐军进抵安庆,光明甫与党部一道回皖,为重建国民党的组织和召开国民党安徽省(左派)第一届(次)全省代表大会而奔波着。 1 P+ K/ ]+ G5 Q0 j8 G9 r7 C7 t9 q7 |$ V) g' S0 M( d; g s
1927年3月22日,国民党省党部(左派)在安庆黄家操场,举行了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蒋介石应邀出席。蒋介石到时见场内外无欢迎标语,便微露怒色。在会上,蒋介石要把其亲信、特务头子杨虎等人塞进新成立的省党部,却遭到光明甫等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坚决反对。蒋介石见未达目的,气急败坏,拂袖而去。这天下午,光明甫、朱蕴山、周松圃等人到总司令行营晋见蒋介石,不料在省长公署门前,突遭暴徒围殴,光明甫衣服被撕破,眼镜被打落,颈部受伤。进入公署后,光明甫示伤给蒋介石看,要求严惩暴徒,蒋介石敷衍说:“好啦,好啦,我警告他们好啦!” ) p* q; F2 j/ g# `8 i 1 Y2 m- r6 E/ S7 U 次日,即3月23日,一群流氓组成的“敢死队”,在杨虎的带领下,捣毁了临时省党部、省总工会、省农协会、省妇联等进步组织,打伤代表及工作人员100余人,安庆城内一片白色恐怖。光明甫等人的革命斗争遂转入地下,并继续与共产党人合作。 3 A; g. |/ w) ~# E$ L/ ]% @2 T ]$ {% w- S; \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光明甫等一批左派人士遭通缉,他只得化名光雷,只身潜往武汉,并发表文章猛烈抨击蒋介石屠杀工农、破坏国共合作的反动行径。七一五政变发生后,宁汉合流,光明甫再次遭到通缉,流亡上海和安徽桐城之间,继续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及学术研究。' R1 g& w7 w7 W2 Z7 q8 W3 W- L
# ]* g! f$ E, h8 r 1929年,光明甫应友人、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之约前往广州。不久,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开赴前线作战,光明甫赴沪任淞沪卫戍司令官公署顾问。当时,十九路军的一些重要文告、檄文、通电多出自光明甫之手。抗战爆发后,1938年,李宗仁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又邀光明甫去战时省会立煌(今金寨)参加“第五战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并出任宣传部长,当时光明甫已63岁,但他老当益壮,积极动员全省各阶层进步力量团结抗日。同年秋,光明甫前往武汉,出席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武汉沦陷后,光明甫辗转湖南等地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后辗转入川,一度寓居江津。, `5 Q5 Q( i& }# y
+ i: r3 }0 f0 S+ w+ c' m
四
1 n) F2 y# R8 k* G' T, P- o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大后方的政治空气一度沉闷,国共磨擦亦有加剧之势。1939年9月9日至18日,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间党派及无党派参政员一致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施宪政,并促使通过《关于请政府定期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案》。10月,黄炎培、梁漱溟、李璜、晏阳初、沈钧儒、邹韬奋、张澜、章伯钧等分别在成都和重庆集会,讨论各中间党派的联合,以牵制国共两党,团结合作,一致抗敌,故发起筹建统一建国同志会。11月23日,光明甫与各党派民主人士30余人在重庆青年餐厅聚会,通过《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和《统一建国同志会简章》,正式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宣布诚意接受三民主义为抗战建国最高原则,强调“国家至上,民族至上”;认定中国今后唯需以建设完成革命,从进步达到以平等,反对一切国内之暴力斗争及破坏行为;不赞成以政权或武力推行党务,严格反对一切内战;并选举黄炎培、章伯钧、左舜生、梁漱溟等为常务干事,推黄炎培为主席。2 p _5 v3 L7 L: G2 a+ O
' _- t, }+ j: m5 a2 _' r+ n
9 h8 e) }8 a4 k5 g6 J/ [
成立后的统一建国同志会为松散组织,活动仅限于集会讨论,在国民参政会内部亦未形成共同行动。1940年4月,日军对重庆实行大轰炸,多数成员疏散下乡,活动基本中断。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迫害和专制,各民主党派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遂有进一步合作的意愿。12月24日,“统一建国同志会”,改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即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由此而开多党合作政治体制的民主党派的先河。# C) R/ s& Q, p
6 K. @' C4 X' h) i- t* T a- p
2 M @8 t% Q$ ^% ^+ P 1945年秋,光明甫任安徽通志馆馆长。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权即将崩溃时,许多国民党政界人物纷纷逃往台湾,而光明甫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竭诚拥护,坚定地留了下来。6 G9 `1 i, ]/ B: k+ h; p0 u
. s" d1 X4 V8 j( O ~ 新中国成立后,已经73岁的光明甫居住在安庆市。看到祖国日新到月异的变化,备感欣慰。让他没想的是,1953年的初春,在毛泽东的关心下,他又出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和安徽省第一任文史馆馆长,后又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63年1月,光明甫在合肥逝世,享年87岁。毛泽东派人去安徽参加追悼会并送了花圈。 / R* k& U! ^0 O5 p 2 F2 c* V& j/ @" Z8 }) b)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