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35|回复: 7

[郊游聚会] 六尺巷

[复制链接]

29

主题

21

回帖

5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5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3 15:3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景区只见人流高峰
XU6k56j06VM8.jpg
3rG84Ii8386g.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206

主题

3054

回帖

9305

积分

桐网贡士

张本龙

Rank: 6Rank: 6

积分
9305
QQ
鲜花(25) 鸡蛋(3)
发表于 2016-10-3 16: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的好地方
QQ图片20160302171357.jpg
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 手机·微信·QQ:139-1512-1298  友情推广:桐城专业做网站:www.05web.com

34

主题

323

回帖

51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2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3 16: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本之一[url=]编辑[/url]
山东聊城“仁义胡同”,又名“六尺巷”,也称“状元街”,在水城东关大街东首路北。此故事是在水城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讲的是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授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实录》,充任清太祖、太宗《圣训》总裁,奉命与曹本荣合著《周易通注》。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傅以渐在水城被尊称为傅阁老,傅姓也成为水城响当当第一大姓。
傅以渐的后代傅斯年,更是近代名闻天下的一代学者,著名教育家。现政府在傅家老祠堂前面建起了“傅斯年陈列馆”。实际傅斯年的老宅在古城北门里,就是今天省第二技术学院的校园。解放前毛泽东曾经专门发布命令,严令攻城的徐向前119部,要保护好傅斯年的北门老宅,但建国后随即拆迁,在原地建起了最早的水城汽车站。和当年的北京城有着同样的境遇,解放时候费那么大劲保护,解放后一声令下拆除……可怜的文化遗失。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323

回帖

51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2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3 16: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本之二[url=]编辑[/url]
清朝康熙时,安徽桐城出了个叫张英的,当上了宰相,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退让。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撤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巷口,中间阴文镌刻着“三尺巷”的图画故事。[1]
张英(1637-1708)的长子张廷瓒,是康熙时的进士。张英的第三个儿子张廷玉(1672-1755),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设军机处,其规章制度均由他拟定。乾隆时又深得信任,加太保。为官于康雍乾三代,共50年。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上也是少见的。《明史》的编成,就是张廷玉任总裁时的成果。张英的五子也是雍正时的进士,官工部侍郎、礼部侍郎、内阁学士。相传桐城当地几百年来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323

回帖

51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2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3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本之三[url=]编辑[/url]
北宋王安石还有一个三尺巷的故事,说是他的家乡亲人在建房时与邻家有了一尺半的房基之争,家人想借王安石的权威,写信给王安石。王安石不愧是大家风范,回信诗云“千里捎书仅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惭愧,让出一尺半,邻家得知后,也让出了一尺半,三尺巷成就了一段佳话。

版本之四[url=]编辑[/url]
明万历年间进士、兵部尚书李春烨泰宁尚书第,距今已有370多年,是具有重要文物保护价值的古建筑群。尚书第内有条小巷叫三尺巷,相传是当年建尚书第时,当地百姓不太配合征地,李春烨的儿子致信父亲,希望他出面调解。不料,李春烨回信说:“千里来书仅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不仅不征百姓的地,反而主张让出三尺地。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真实故事,其现实意义又是不言而喻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323

回帖

51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2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3 16: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本之五[url=]编辑[/url]
贤良街在寿县淠、颍两河入淮之处的古镇正阳关。这条街与清咸丰年间的正阳名人余福九有关。余福九在京城做官之后,家迁正阳南大街。一年,他家与邻居周铁匠同时拆旧房盖新屋,两家都想向中间的过道扩展。如此一来,过道没有了。双方僵持,谁也不准谁动工。余家派人进京送信给余福九,要他出面干涉,压周家让步。余福九写回信一封,交来人带回,并说:“妙计尽在其中。”余的家人拆信一看,但见纸上书诗一首曰:“千里传书为堵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户都被余福九的高风所感动,各自退让三尺,原来的三尺巷变成九尺巷了。从此,正阳关百姓将此巷称为“贤良街”。

版本之六[url=]编辑[/url]
江苏泰州相邻的两户人家,一家在外地做官,另一家是本城的商贾。两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围墙时,双方为地界发生了争议。泰州人素来就有“寸土必争”的老传统,不要说邻里之间,就是兄弟之间为了祖业也是吵得不可开交,闹到最终,“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为了区区三尺地,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商贾大户各不相让。做官的那一家,拿出杀手锏——连忙去信给官人告状。隔不了多久,官人来了回信,信上说:“来信为争三尺房,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信上说的很明白,官人既来信,遵信所嘱,在离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对面那一商家,看到此景,深受感动,也在原地界退后三尺砌上围墙。这两道围墙中间形成一条巷子,后人就给这条巷子取名为“三尺巷”。“三尺巷”的宽度,不是三尺而是六尺宽。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323

回帖

51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2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3 16: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本之七[url=]编辑[/url]
河南安阳老城区内有一条"仁义巷",那里曾是明朝宰相郭朴的祖宅所在地。据说当年郭家邻居建房造屋挤占了郭家一墙之地,郭家人气不过便和那家论理,一来二去闹得不可开交直至上了公堂。地方官畏惧双方都是官宦之家不敢审理,于是两家继续争执。郭家情急之下派人到京城将此事回票郭朴,郭朴即刻回书一封。但当郭家人满怀希望地打开书信时,不想上面竟然是这样几行诗句:"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郭家人明白道理后立刻停止了诉讼并且甘愿让地三尺。而邻家得知此事后也十分懊悔自己当初的行为,他们也立即将院墙后移。就这样你退我让,原先院墙所在的地方竟然变成了一条宽可行人的巷子。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8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6-10-7 10:0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桐城人我惭愧,一直没有去看看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