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不能不要在危难的时候做广告?”
“抗洪抢险是我们每一位人应有的责任,真心付出没有必要做宣传。”
“干点实际的行动,不要总留名。”
“不要老是搞形式主义,送那些没有什么用的东西。”
“有些人到现场就是摆拍,然后打道回府。”
“鞋子上都没有泥巴,还有时间拍照。”
“平时赚的都是老百姓的钱,现在老百姓受难了,不表示表示吗?”
“那么大的一个企业,就捐这么一点,也好意思啊?”
……
最近,你说过或者听过这些话吗?
天灾无情,但与此同时,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所有桐城人释放出来的正能量。上到政府官员,下到小商小贩,都在帮着加固堤坝、为灾区捐款捐物……大家拧成一股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灾区尽一份心。
但是,也有一些异样的话语间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极个别的人,用冷言冷语质疑甚至嘲讽那些献爱心的个人或者企业的动机,认为他们去献爱心只是为了自己或者是企业做宣传,并不是打心底想帮助灾区,也并没有做出实在的贡献甚至是帮倒忙,对于他们的行为表示鄙夷。
道德绑架,古往今来就有。你方便就该给旁人方便;大的就应该让小的;穷的就应该不分是非的被可怜;朋友圈里转发的那些为灾区祈福的文章你就要转;朋友的朋友出现意外,发起募捐就应该要贡献出一份力量……
有的人在抗洪一线,而有的人在刷朋友圈。自己做不到还见不得别人好,发表让人寒心的评论,让其他人陷入犹豫和徘徊。
要不要捐助呢?捐的话,捐多少合适呢?捐多了,自己有压力,捐少了,又会遭到口水轰炸。要不要前往一线表达爱心呢?不去,显得没有诚意,去的话,又会有人说是在作秀。感觉不管怎么做都会有负面的评价,让人觉得“压力山大”。
记录下善行,并不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伟大,也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回报,只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通过这些“作秀”,告诉灾区的百姓不要担心,天灾到来时,我们站在一起就可以平稳度过;我们要号召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一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同样也对在外打拼无法归家的游子说,不用担心,家里有我们,请放心……
这次洪灾,毁坏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本地的乡亲父老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劳心劳力冲在第一线,很多在外地的桐城人也被感化,积极行动起来,和家乡携手共度难关。他们向我们传递的是满满的爱,是新时代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我们相信,大多数的桐城人都有这样的精神,他们愿意去帮助、去给予。
在危难之际,社会需要更多的阳光,只要真心付出,就应该得到褒奖和表扬,而不是怀疑和偏激的道德绑架。
爱,从不需要解释。请那些有爱的人继续高调地把对的事做下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寒曦 在2016-7-15 15:2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吴敏营养师 在2016-7-12 10:0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