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桐网
开启辅助访问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桐城网
桐城网
论坛
桐城网 - 桐城市民论坛
淘帖
精彩好帖汇编
直播桐城
积分商城
桐网积分兑换商品
桐城招聘
桐城招聘网
房屋租售
桐城房产交易-桐城买房-桐城卖房-房屋出租-二手房交易
实名认证
每日签到
新闻
观察
桐城新闻
民生在线
生活
休闲
求职招聘
吃喝玩乐
爱车一族
婚庆
健康养生
房屋租售
商企展播
花鸟鱼宠
家装
亲子家园
桐油
交流
缘分天空
健身运动
摄影
同乡会
原创文学
民间文艺
活动
车友会
印象
桐城
桐城派
黄梅戏
名人桐城
桐城特产
乡镇
桐城歌
教 育
旅游景点
民俗风情
故事
《桐城网关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公开承诺》,积极倡导全社会支持保护个人隐私的行动,共同维护网络健康环境。
搜索
搜索
热搜:
桐城派
戴名世
桐城历史人物
潮涌龙眠
桐城网20年
本版
用户
桐城网
»
论坛
›
桐油空间
›
桐油侃吧
›
尼泊尔“烧尸庙”被人围观的葬礼
返回列表
查看:
43409
|
回复:
0
[百姓杂谈]
尼泊尔“烧尸庙”被人围观的葬礼
[复制链接]
桔子没有瓣
桔子没有瓣
当前离线
UID
127589
积分
230
威望
0
桐币
5
激情
435
金币
0
在线时间
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7-30
IP卡
狗仔卡
90
主题
62
回帖
230
积分
文都秀才
文都秀才, 积分 2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0 积分
文都秀才, 积分 2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0 积分
积分
230
收听TA
发消息
鲜花(
1
)
鸡蛋(
0
)
发表于 2016-1-15 09: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帕斯帕提纳神庙,印度教四大朝圣地之一,其余的三个均在印度。那个有精美的木雕浮图的金色屋顶里供奉着湿婆,外人免进。帕斯帕提纳神庙被旅游者俗称为“烧尸庙”。我的行程里并没有安排。是我执意要去的。于是在某天的某个空闲的间歇,我脱队来到了这里。
我在门口看了看,被羊骚味熏走。相反,在游客眼中庙后面的那条河更为著名,烧尸庙说白了就是尼泊尔印度教徒的火葬场。这是一条水量不大的河,流入印度恒河。印度教徒去世后,家里人来到这里,在专用的石台上为逝者洗干净身体,裹上白色或黄色的单子,进行很简单的仪式,便抬到另外的架好了木头的台子上,在身体上放上黄色的鲜花,铺上稻草,由至亲点火,父亲去世了,大儿子点火。母亲去世了,小儿子点火。大约三个小时,焚化尸骨,亲人们将骨灰推进河里,这样便完成了整个仪式。在河边,我看见一家人在为逝者忙碌,另外一具尸体正在等待点火的人到来。
印度神庙禁止非印度教的人参观,后面的这条我们看起来污秽不堪的河,汇入印度恒河,是尼泊尔印度教火化以后推进骨灰的那条河。河这边的有一排林迦,林迦是湿婆勃起的男性生殖器。湿婆是印度教的大神,林迦是印度教最普遍的崇拜,底座是代表女性生殖器的“约尼”。印度教是由印度历史上的婆罗门教演化而来。婆罗门是执行宗教祭祀的神职者,是大祭司,是贵族。他们掌握神权,在种姓制度中,是上等人,第一等人。种姓制度也影响了尼泊尔。婆罗门教就是崇拜梵天及由婆罗门这种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
婆罗门教以“吠陀”典籍为中心,重视祭祀,是佛教兴盛之前印度的普遍的多神信仰。陀罗雷神、火神阿耆尼、水神婆楼那是主要神。佛教之后兴起,瓦解了婆罗门教势力。直到八世纪天才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商羯罗横空出世,他借鉴佛教的思想和组织形式,从而使得印度教从婆罗门教中脱胎再生。和婆罗门教相比,印度教更加形而上一点,虽然也是多神崇拜,但普遍认为万物万神都是一个唯一神的化身。主要神有毗湿努、湿婆和性力派的各位女神。至于转世、业报之类,其实并没有改变。
林迦代表着生,而很多人坐着林迦外侧那里,看着对面的死。原本这就构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场景,东方哲学无处不在,难怪嬉皮士们自由主义的灵魂触动,又无出路,只好大麻提神。每个游客,心情都不一样。有的茫然,有的敬畏,有的厌恶,有的恐惧。据说有人吐了,有人反胃吃不下饭。来之前lazu特意提醒了我,我说我不会的。
其实是不能细想的。一点都没有抵触?我是个中国人,中国人对生死充满了各种忌讳和敬畏。我在尼泊尔经历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坐轻型滑翔翼一样的小飞机,第一次骑大象,第一次用一种黑黑的像锅底灰一样的东西拌饭,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面对两具陌生的尸体。但尸体就是人死了以后的样子,你的样子,我的样子,如果我告诉自己面前的事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哲学,是宗教……就…就也不太恐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反正大伙儿都在河里。拍照的时候有苍蝇落在了我的嘴上,我紧紧闭住,告诉自己不要想。
我身边的游客很少,反而大多是尼泊尔本地人,还有不少孩子。他们面容平静,仿佛眼前发生的是世间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中国人的葬礼,只见黑白两色,沉重而悲痛。印度教徒包裹身体的布上面有黄色的鲜花,金色的绸缎和红色的蒂卡。他们尊重生,不惧死。他们在巴格马提河旁的熊熊大火中直面死亡,轻松,平静,超然。
在佛教和印度教的世界里,死亡永远都不是终结。旅游频道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回复
鲜花(
1
)
鸡蛋(
0
)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1999-2023
桐城网 · 论坛
(http://bbs.itongcheng.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皖ICP备14018241号-2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114号
法律顾问:
尹斌、耿仁飞律师
网站咨询(信息举报):0556-6080123 微信公众号:wwwtongch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