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6892
- 积分
- 23
- 威望
- 0
- 桐币
- 8
- 激情
- 3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6-27

文都童生

- 积分
- 23
 鲜花( 0)  鸡蛋( 0)
|
发表于 2015-9-11 0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以载道,自古孔子门生都承担着教化乡民的责任。学而优则仕的文人,即便曾为田舍郎,一朝登上天子堂,独善其身怕是寥寥无几。所以有这样的废话,只是想表达与楼主相左的观点,与其苛责吾乡吾土,不如怒斥道貌岸然。
社会是发展的,人也是发展的。诚如楼主所言,某些乡党的行为令人不齿,那么也应该想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本来朴素敦厚的人们变成了这样?在他们读书不多的情况下,是谁引导了他们?
桐城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精神。文化底蕴,并不是你有多高的文凭,而是你有多少传承。我所知道的,新店的夏吉国,卖货郎出身;还有殷根茂,无非高中毕业;顺康都昌杰,自小丧父。他们都没有高学历,在生活的风浪里搏击,一面流着汗水,一面流着泪水甚至血水。殷根茂初办企业,寒冬腊月冒雨骑着自行车在泥泞的小路上为客户送货;都昌杰闯荡市场,徘徊在南京长江桥头,曾经绝望的想一纵而下......只要是竞争的市场,没有权利寻租,不良的行为都会被市场的大潮冲刷的无影无踪,留下的才是真正的我们相承的土地,我们连绵的血脉。
楼主对家乡一片赤诚,桐城确实有楼主痛心的一面,而且比比皆是。风气的偏颇,社会的沉沦,需要振聋发聩的声音。但是,指责不能搞错了对象,批评也不能只看到表象,您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