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9316
- 积分
- 9398
- 威望
- 68
- 桐币
- 1784
- 激情
- 903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53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2-15

版主
  
- 积分
- 9398
 鲜花( 59)  鸡蛋( 3)
|
白天睡了很久,半夜眼睛凸只和狗卵子一样,睡意全无。论坛里溜达了一圈,无意发现sansan大叔发的一个帖子,他的帖子一般比较小众,屌丝的我怀揣着一个偷窥的心态点了开来。
一堆专业术语,下面有个视频,点了下,漆黑一片,心里骂了句“老屌丝”,骂完发现下面还有个链接,手贱又点了下,原来链接的是一个音乐网站,有个列表,一堆鬼子文,接着点,耳机里突然流出一股牛逼的大提琴声在磅礴的电子乐里流淌,忘记那个鬼电影里用过,好像《星际穿越》有过,也好像《环太平洋》里也有过,就是感觉特熟悉。尼玛,原来老屌丝也好这口,不错。
忽然想起一个场面配这些音乐再好不过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河里发大水,冲走了一根国家的木电线杆,有位知情下水去捞,电线杆没捞着,人却死了,顺理成章,这位知情成了革命烈士。对这位知情的行为,人们私下里展开了一场撕逼,明事理的认为别说是一根电线杆了,就是一根国家的稻草,都应该奋不顾身的抢救,而少数困惑的人就接着困惑这个行为到底值不值,讲这个故事的人是少数困惑者中的一个,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二十年过去了,那个讲这个故事的人又得出一个结论“自打孔孟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
一种编写生活的剧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剧本,前一种人是古代的先贤和70年代的政工干部,后一种人是包括古代的老百姓和近代的知青,所谓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在一个文明社会里,个人总要做出一些牺牲,牺牲”自我“成就”超我”,这些行为就是崇高的行为,不拒绝演这样的戏,但总希望剧情合情合理些,这样的要求不过分吧?举例来说,洪水冲走国家财产,就是去捞,也要问问捞什么吧,捞根电线杆还说得过去,说捞根稻草,你说你去捞啊,别说稻草了,就是电线杆编剧也不会下去捞,但这不妨碍他们接着说下去。事实上这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东西比堕落还要坏。
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假如这是对的,这又是一个悖论,那些编剧可不想接受这个悖论,那就是“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吧”。
孟子发明一种伦理学,说亲亲敬长是人的良知良能,孝敬父母,忠君爱国是人间的大义,所以,臣民向君父奉献一切就是崇高之所在,可臣民奉献了一切又靠什么活着呢?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吧?在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无所不在,因为照那些高调的生活,不是累死就是饿死,高调加虚伪才能构成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宋明理学是一种高调(最恨这玩意),理学越兴旺,人越虚伪,70年代的调门最高,知青为了上大学、回城,什么事没干出来?
有种虚伪是不该被谴责的,因为这是为了能活着,现在有人在提倡追逐崇高,不知道是不是在提倡理性,还是一味煽情,假如是后者,那就呵呵了。
于此相反,英国(谁他丫要是说我是先令,我整死丫的)倒是出现了一种一点不煽情的伦理学——功利主义。他们的先贤罗素评价:这些人的理论虽然显得卑下,但却关心同胞们的福利,所以他们的私德是无可挑剔的。而我们的伦理学家编剧们,理论虽然崇高,但却无视多数人的利益,这种偏执还得到奖励,高调唱得好,就能升官,至于他们的私德就不好说了。
要崇高还是讲道理?那些虚伪的崇高比堕落还要坏,不要为好。
讲这个故事的人叫-王小波。觉得sansan大叔提供的音乐很配他,至少好过倪萍大妈配人间大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