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航小诗 于 2014-12-11 13:33 编辑
走近情系
文/远航小诗 与一位文友聊天,他是一位中学教师,从散文的写法谈到情系征文活动。我说,我已过了追逐名利的年龄,也没有实力获奖。他说,参加征文活动是对情系的支持,征文可以写爱心故事。我马上想起,多年前桐城中学已退休的华老师资助寒门学子,每年暑假还把山区的那位小男孩接到自己家里过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姚武老师在陶冲一所小学工作时,就资助过一些寒门学子继续学习。如今,姚武老师又到潜山一所小学支教去了。还有,听说红星炒货的老板也在资助寒门学子。没有参加情系的人,也在默默支持寒门学子,只是我们不知道。 对于情系,我以前了解的不多,昨天,我开通了情系爱心网,看到那么多的爱心人士捐款资助寒门学子,还有情系志愿者冒着严寒酷暑跋山涉水,把爱送到山区。很是感动!情系给了寒门学子一片蓝蓝的天,这是爱的奉献!向情系志愿者们致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更多的人能走进情系。前年,我写过一篇《捐款》的文章,也是爱心故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捐款》
学生的每一次捐款,都使我想起一些人,一些事。
这学期我们新安中心小学组织学生为青草镇一位小学代课教师捐款,这位老师不幸得了癌症,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学生家长知道后,有的把捐款的钱亲自送来交给老师,有的让孩子交给老师,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叫张玉,父母让他交捐款的钱,他留下一点钱买零食吃了,他母亲知道后,重新捐了款,并狠狠地批评自己的孩子,让其承认错误。学生家长捐款无论数目多少,都是一份爱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
有一位孩子的奶奶跟我谈起捐款,她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是化缘的和尚、尼姑以及乞讨的,我一概不理。因为那不是真的,骗人的,而这位老师真的遇到了难处,我们凭良心,该捐一点,一人不多,十人不少。”我们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在谈论捐款之事,提供了许多实例,幼儿园李园长曾经是新渡镇板桥小学校长,当年筹资建校,他带头捐款4000元,并为家境困难的学生缴学费;汪改荣老师的老公、汪利云老师的哥哥,富了不忘家乡,为新渡云水村捐款数千元修路。
有一天中午,我和幼儿园华老师谈起捐款之事,华老师说起他们家及其亲戚朋友在前年捐款为村民组五保老人建房。还说起她儿子捐款的事,2008年,华老师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在北京应聘工作,参加面试。一个星期后,他打电话给应聘单位人事科询问是否录取,人事科的那位同志说:“你录用了,你就是那个募捐的青年吧!”他怕搞错了,让人事科的同志再查查,因为捐款还有其他人呀!那位同志说:“不会错,那次只有你一个人捐款了。”原来,那次应聘考场外面就放着募捐箱,向四川灾区人民捐款,他仅有50元钱,只留下10元车费钱,40元放进了捐款箱(当时,他住在北京大伯家)。应聘单位当天晚上就把这一信息上了单位的网站,而且优先录用了他。华老师还说起她儿子成长的小故事,孩子从小有爱心,小时候把父母给的压岁钱捐给隔壁五保老人,还说要把老人接回家过年,不过他奶奶不同意,说那个老人咳嗽,怕传染,他就让妈妈把年夜饭送过去,看着老人吃。参加工作后,他每年回家都要看望那个老人,捐钱捐物。
与家乡人坐在一起,每每谈起那些认识的抑或不认识的家乡人,为建校、建桥、修路、以及寒门学子捐款之事,真的好感动!
呵呵!捐款的事多着呢!能装一火车。咳!只能写到这儿了。
人生在世嘛,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平凡也好,伟大也罢!但愿人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心境!有时候,帮助了别人,也许会更加快乐和幸福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