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社区的演员在表演桐城歌 “桐城歌谣前人留,留在世间解忧愁……”初冬时节寒意来,在桐城市龙眠街道城郊社区群艺俱乐部里,悦耳动听的歌声带来一股热乎劲儿。乐队指挥施立祥一个手势,锣鼓骤响、二胡走起,齐美元、齐桂玲父女俩起头,领着一大帮热爱桐城歌的老少登台亮嗓,那叫一个精彩!; A$ j2 p# B7 x7 B
% Q6 R- `3 Q' V/ ?
桐城歌,这个从明清时期就在桐城民间兴旺发达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依然令街坊邻里们痴迷,应当归功于非遗保护的功劳。 2008年,桐城歌跻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有着极为丰富的体量,也有着韵味深厚的内涵。施立祥介绍,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具体类别可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桐城好,年饭待乡亲。大盘大碗从新热,新岁新年不下生,只是隔年陈。 ”唱得满是生活味儿。“姑娘披彩霞,竹篮手中拿。翻山又越岭,上山采新茶。 ”说的都是农家事儿。; q8 ^& P2 B) @
8 v* ^. P5 D7 Z/ P. Q
明代以前,桐城歌以其独特的七言五句式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等艺术特色,广为传唱,不仅成为安徽歌谣盛行时期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还影响到湘、鄂、赣以及浙西地区,与吴中山歌、扬州清曲、土家族情歌等地方民歌既有借鉴关系,又有融合效果。除此之外,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孕育与塑造的作用。
, t' ]( ]8 m) @7 T: x
) T7 }+ y0 j2 E) Z 在民间艺术发达的地方,老百姓小曲小调儿总能信手拈来。据桐城市文化馆馆长张志鸿介绍,桐城歌早期只是一种“手捧唱本”“边看边唱”的音乐形式。后来,唱本越来越丰富、规范,表演形式也更加丰富有层次。如今,在城郊社区的小舞台上,大家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表演团体,戏曲锣鼓、秧歌舞蹈、表演、对歌……桐城歌成为一台“大戏”。 35岁的齐桂玲正是这台“大戏”的顶梁柱,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如今一有时间就在家里对着光盘自学黄梅戏、桐城歌,现在很多经典作品,她都会唱。; {. |, ^! O$ D+ T+ _
! B$ }; c+ ]5 C# Q" D
桐城歌来自民间,滋养着群众。据张馆长介绍,该市文化馆经常举办桐城歌演唱会,堪称“诗、乐、舞”三位一体,老百姓的参与热情很高。同时,桐城歌歌词里所表述的内容,也是一个巨大的民间故事宝库。说它像一部桐城的《诗经》也不为过,那些朗朗上口的歌词中所包含的故土情感、社会情感、民族情感,令人回味。除了举办桐城歌演唱会,文化馆还想了很多办法,让年轻一代来了解、熟悉、表演、传承桐城歌,如举办桐城歌绘画展、剪纸展,将歌谣中讲述的故事、表达的情感,画出来、剪出来,颇有新意。此外,文化馆还将歌谣编入乡土教材,专门出版了歌谣集。4 j' p) h2 V. |
/ Y+ a' V; @7 D+ n0 b6 j 走进桐城,不能不提“桐城派”。张志鸿说,如果说“桐城派”的风流人物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华章,那么,留驻民间的桐城歌则是这篇华章的底色。力求 “清真雅正”的桐城派文风,似乎能在这些朗朗上口的桐城民歌中找到源头活水。歌里唱得好:“穷不能丢书、富不能丢猪。 ”大众的文化意识以及厚重的民间文化积淀乃是桐城文化的根基所在。$ i$ f! I3 m8 }* r9 _* T$ [
: F& a$ i& \: h 【采访手记】
8 K6 C! O, |) \5 s' M
5 S9 u# f" J! i! b1 Q 在当地,桐城歌可能比黄梅戏有更多的爱好者和“继承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也曾学唱桐城歌。我们看好桐城歌的未来,是因为它能够真正走入群众,为他们所喜、为他们所歌,唱他们的生活、唱他们的情感,这样一种“活”着的文化,必然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 @+ h8 |2 c& H/ [. K" g
; L8 H7 f4 U2 V' | g8 X' X Z
来源: 安徽日报' \+ `) g1 e-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