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工 于 2013-11-15 15:06 编辑
记得很小的时候,桐城的街道没这般宽敞,路也没现在这般笔直踏实,乡村的公路更是坑坑洼洼.雨天糊成一团团泥浆,粘乎着枯草傍着人的脚儿走,回老家杨塘时少不得因此叹叹气.那时的路边也有绿树,但个头参差不齐,以松树居多,那像如今的樟树排排站,整个儿士兵站岗的姿态.只是更无少时"大树底下好乘凉"一般惬意。
少时,房子一排排的平而矮,砖头叠加的,没有更多的修饰,被雨水涮洗过多次的褪了色的红砖,苔藓滋长愈加青黛的瓦,毫无修饰的暴露在阳光底下,一点也没有看头,有的只是看着邻家趁着点积蓄把平房儿往上叠,装点气派,可至多也不过两三层.不像现在的桐城高楼大厦,个个富丽堂皇,小小的一单元随手一个装修就得堆上大把大把的钞票,也怨不得没钱的人宁守着土基屋过。
单元房似站立在Excel 表格中的单元格。说是独具一格也罢,各具特色也罢,不过是装点门面,其他的倒也真被格的支离破碎。
邻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在以前似乎是遥远了,可如今真的是落实到"实处"了。想从前,大伙的屋子都图个结实,屋里不漏雨就够了,可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繁了,张三往李四家串串,李四住老王家瞅瞅,那时的邻里街坊,才真正称得上"社区"。有事大家愁,有忙大伙一起帮,出门务农的不用锁门,年猪杀了家家送,闲时呼朋引伴做着快乐的消遣。夏日里,这儿一处,那儿一处,三三两两的躲到树荫下,摇着蒲扇,吹着凉风,拉着二胡,唱着小曲。或是叠个车马炮,战场邀游一方。再或者酌点小酒,任凭海阔天空,无所拘束地畅谈一方。冬日,把大伙叫唤出来,找个有阳光充足的地方,端来小板凳,一边织着毛衣,一边不忘闲聊左右的新鲜大事。或是找来一张木匠做的大椅子,闭目养神,任凭阳光洋洋洒洒。孩童更是乐得自在,捉来知了"水牛",给套上细绳,听凭处置。
快乐之中自有得意,平淡之中孕育真意。
旧时小事已经飘得很远很远了,如今邻人出房门,只听得"呯"得一声响。似乎那就是应答。那是楼层间窜流的最频繁的"旋律"。
世界在变化,生活在变化,时尚在流行,快乐在更替,留下的是什么,是快乐的定义变了,还是人的想法改了。平凡的快乐再也找不到了,也许只有在孩童身上才能隐约可见,取而代之的是追逐的快乐。是快乐在升华,还是平凡不再是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