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行水上 于 2013-10-30 18:15 编辑
流 金 岁 月,精 彩 假 日。
长长的假期,告一段落。 身心疲惫。回桐。回想一路行程,感慨万千。途中,心情很是喜悦。沉淀了一些时日,选择用日记的形式,一一叙说。只是内心的感触,某些时刻,深浅不一。只能用私人化的言辞,如此才能真实。行走和成长都是需要记录的,
(一)、在汤池 在汤池,重逢了许多孩童时代的好友。入学前,那个皖西南的大山沟里,都是他们伴我度过了最单纯最无忧的时光。至今不知名字的三子,还有那个比我大很多的三子的姐姐和哥哥,似乎比我矮辈的长江和郑梅,还有那年我似乎大一点的时候,一起玩的,同样说着庐江话的红宇,变了,都变了,只是依然是儿时的模样,同样的腔调说同样的话。变了的是容颜,变不了的是心境。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份成熟。幸好,时隔不久,还都能认得出来,还都能叫出小名。
那些曾经目睹我成长的长辈们,曾经喊我桐城佬的老人们,都不太认得我了。喊他们舅舅或是舅妈的时候,总要说声,这孩子,长这大个儿了,长体面了。他们看起来也苍老了许多,呵,当然了,都做爷爷奶奶了,是该老了。
三子姐姐的儿子已经能喊我姨了,她姐姐的孩子应该是个小学生了吧。时间啊,在无声的流逝着。最是高兴,看到了哥家的小宝宝,粉红的皮肤,清澈的眼睛,鲜红的小嘴,小小的手、小小的脚。从没有好好的看过如此干净的婴孩,那是生命的最初的神圣了。想试着抱起他,用双手托起他小小的身躯,对视他那一双圣洁的小眼睛时,让我感受到了生命最初的恩宠。
看着霞表姐穿上洁白的婚纱,走进婚姻的殿堂,和所有人一起,为他们祝福。和健弟一直送亲至肥西。感受异乡的婚礼习俗,甚是新奇。真是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
最是留念的,还是年幼时在大山沟里的时光。可以在滴水崖底下嬉耍,可以在柿子树下的大石头上小憩。采茶的时候,可以吃到许多野果子,还可以摘到很多漂亮的花儿。抬头能瞧见山,低头能看到水。吃饭的时候可以做在门口的石阶上,睡觉的时候能听得到泉水的叮咚,傍晚可以欣赏西山日落,黎明可以听见大公鸡的打鸣,清晨会有鸟儿歌唱。。。。还有那么些疼爱我的长辈们,那么些天真、纯朴的玩伴。
遥远的童年,叫人怎能不怀念?
( 二 )、家圆中秋
好久没有在家呆上几天了,双节依然很是匆促。从肥西经合肥,中秋节晚上才回家。年迈的奶奶烧了一桌子的好菜,很是可口,难得今年,如此团圆。奶奶是更显精神,不愿要我们帮忙,一个人忙活了半天。在家的心情就是不一样,极度的放松,回归本真,就是个地道单纯的孩子。不用思考着说话,不必压抑着自己,言行举止,肆无忌惮,真好!本身就是个孩子,这样的回归,这样的坦然,有种不动心机的快乐。难能而又可贵。
一家人围着圆桌,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灯光的照耀下,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盛满的夕阳红,爸妈和叔叔婶娘们也都展开了幸福的笑容,弟妹们也都如我儿时那般,绕膝厅堂。某些时候,越是觉得可贵的,越是难得,是因为长大了吧。对亲情的领悟也更深了。时常听人说:家,是温馨的港湾,在此时,才是真正的领悟和感受。这样相聚一堂的日子总是很短,仿佛自己已经很习惯了。在没有爸妈和家人陪伴的日子里,我一个人生活、工作、学习。小城很宁静,也很温馨,只是偶尔,风起或是月圆的时候,我不顺心也不如意的时候,总会很是伤感,很是想念他们,漂泊的心总是皈依着家的方向。我知道,那里会有我想要的温暖。在那里,我会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孙女儿,是女儿,是弟妹们的姐姐,他们疼我,爱我,无所求的也毫无功利的,他们会给予我足够的温暖。至此,感伤的时刻,还有那许多个孤灯陪伴夜晚,对星望月,总是会深深地念起他们。
在家的日子总是太短了,整理求读时的书本,教材和资料,翻阅时,依然是刚发是的那缕书香了,搁得久了,还是书香,只是更显浓郁。还有那被爸爸整理得很平整的许多日记簿、还有上学时获得的荣誉,那些稚嫩的字迹,想必是留给成长最好的纪念了。从一小段一小段,到后来的一大篇,字字句句,都是成长的见证啊!最显眼的是夏老师的评语了,教了我三年的语文,太了解我了。几乎每篇后面都有他鲜红的评语,或长或短,都是教诲、激励、和肯定。至今,仍需感谢他,有形无形的教给我那么多。到后来的程老师,给我批改的那些稚嫩的文字,大费周章的给我分析、指点,我似乎很争气,几乎每篇都到了他的肯定,有的还变成了铅字在各级分类的报刊上发表了。是得感谢他们,不然,天生愚笨的我怎么会洞察到这生活中的许多呢?现在,时常还在用着他们教给我的智慧,正因为如此,我才会这样恪守本真,渴望纯朴吧。希望自己能一直记住他们的话,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记住夏老师的:治学如登楼,脚踏实地步步高;做人似流水,不纳污浊滴滴清。也记住程老师的:埋首读书,昂首做人。还有后来给我说的:特色定位、角色做事、本色做人。
我相信,有这样的箴言给我笃行的力量,我就永远不会迷失人生的航标。
我是个赤诚忠厚的孩子,十五的月亮下,我在心里暗暗起誓,我会好好的,不会让师长们失望,更不会让自己失望。
山高水长,琴心依旧!
(三)、念起儿时同窗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总会留有遗憾。 欲豁难填的回归,选择放在最后来叙说吧!很是自责,不能将每件事都处理得妥当,也不能每个人都照顾得周到体贴,做事待人,还是太过欠缺了。 某些时刻,将自己置身于一种迷惘中,不知道该需要什么,也不知道该付出什么。 值此双节,很多同窗、好友都喜得闲暇。那晚在家,十点多的时候,云给我发短信,说是6号要去王辉家。在家的时候一直是不喜欢外出的,只想静静的呆在家里,哪怕是一个人在房间里,也会觉得是充实的。无奈他们是再三的电话和短信。最终还是没有去。同学当年,两小无猜。那个时期,我们都是单纯天真的,敢哭敢笑,敢爱敢恨。互相之间坦诚以待,毫无心机。并不像此时侯,身边虽然朝夕相处着许多的好友,总会或多或少的多了一些意味。八载同窗,也是最为厚重的情义了。一生能有多少个八年啊,况且我不长的人生里,与他们一起的几乎是一小半时间了,感受真是太深切了。此后的人生里,恐怕再难有这样的赤诚人了。 所以之后,还是被他们原谅了。心里升腾起一种被包容的感激,随之而来的是久久的原谅不了自己。还都是一群忠厚的善解人意的孩子哟! 还是时常保持联系吧!想起那时侯,他们初中毕业就南下闯荡了,我却在继续念书。在学校里,每个周一总是最开心的,因为那天,我会收到很多来自各地的信件,都是他们寄来的。 逢年过节,还会给我寄来精美的贺卡。每一个信封,每一页信纸都极美的,我喜欢称这些信件是“粉红色的回忆”。每一封的开头是那个年代最为流行的“展信QQ糖,开心太平洋。”并不如现在的一句“近来好吗?”来得体贴,但在那时却是最真切的问候。信的内容大多是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也会在信里鼓励我要好好读书,他们给我灌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的思想。其实那个时候,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全靠他们的信件和师长们的口口相传来了解学校外面的情况了。 学校时的晚自习,图书馆里,除了看书,最多的就是给他们写回信了,我不喜欢各色各样的信纸,用的是统一的稿件纸和牛皮纸信封。也一直统一用黑色钢笔写内容。几乎每封回信都很长,最少也有两页纸。他们说我的信能读很长时间的。现在想来,那种最原始的交流,真是很有必要的,想说的话总能一一尽吐,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文字有时候会比言语更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或是思维。就像现在,我仍然喜欢用短信而多于通话。 一直喜欢收藏,一些信件或者是现在的短信,把信一封封的整理好,把许多温馨的短信总留在手机里,即使时隔很久,也舍不得删掉。那些东西似乎就成了除身体以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毕业时,那些信件,装满了我一只大大的行李箱。本来就是个很念旧的人,这些可贵的曾经更需要一直珍藏的,我的行走需要它们一直陪伴。那些往年的贺卡,王辉给我寄的他亲手画的“再会茶楼”水粉,胡香莲和叶志明他们给我寄的照片,也都在。都在留着。偶尔翻翻,会有很多触及心灵的怀想和感动。 回想那时的往事,即使是在今天,依然是同样的感动。在那个年岁里,我们都是试图领会着光阴的故事,寻找着青春的答案。多少眼泪、欢笑、激情、拥抱,都沉淀在昔日美好的回忆里。 多么美好的过往,多么珍贵的如今! 珍惜是最恒久的祝福! (四)、清闲下午读三毛 我会一直敬重生命里出现过的每一个人,是他们丰腴着我贫瘠的成长岁月。少年时代的窗友、谆谆教诲的师长、还一些萍水相逢却又留下很深烙印的人。通往下一站的途中,或许,还会出现更多的人吧!
性格里隐含的内敛,会让自己与身边的格格不入;性格里掩饰不了的张扬,却又时时在渴望勃发。就是这样的变数,时常让自己在矛盾着。读三毛的时候,最为欣赏的就是她肆无忌惮的习性,向往她赤脚穿凉鞋的快意。她可以游走任何她喜欢的地方,可以一个人在墓地行走,只为散心,可以和异域的朋友露宿野外,只为看天上的星辰。她可以亲手缝自己喜欢的裙子,做家里的窗帘。这些有反于常人的生活规律,是为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 这样的女性是本我的,是真实的。她有家庭却不受困于家庭,她爱荷西却不局限于荷西。她四处游走,却心归一处。她有山的坚强,水的柔情,土的质朴,火的激情,诗的浪漫,加上她睿智、豪气、胆略、渊博的学识,为她自己,也女性本身涂上了一层基本色。 很多时候,需要多一些对生命的思考。思考才能出智慧!要让时间过得有些质量,捧读朝晖,晤友星月,独步心原。要有如诗般空灵的内在,也要有如诗般雅洁的外在。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五)塘湾行 终于,假期还是有了塘湾之行。 先前的好多计划,被各种事由耽搁了,都不能一一兑现,他们可能是要怪我的了,还好这次,能同行塘湾。 未曾涉足过的地方,总会多了一重向往。大山里的秋天的确很美。 碧蓝悠远的天空,让人看到了就觉得心是澄明的。偶尔飘过的几朵白云,像极了此时庄稼地正盛开着的棉花,雪白而干净。秋天的山,秋天的水,都是野性的,本真的。丝毫不掩饰,与春天相比,它没有繁花似锦,也没有绿枝新吐,随处流露的都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天然。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是平静的,那些山和水,能穿过层层世俗的面具,如入无人之境的走进我的心里,用一种我和它能懂的语言来进行灵魂的对话和交流。百丈崖下,有流水潺潺,那被流水涤荡过的小石头,暖暖的橙黄色,躺在在水底下静静地享受。我开始无端的羡慕他们来。 也许是平常的日子里,太过压抑了吧,性格本是张扬的,只能承受得了这么多的束缚和按捺?因为活着,便要适应着。某些思想,某些举止,都需要沉淀的。若不,我将需要承受更多。尽管,我那么渴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在现实面前,我始终都是个懦弱的。无时无刻不在把持着,这,或许就是痛苦了吧。有许多俗世的重压,有许多必要付出的代价,都并非我所能承受得了的。我为自己设想明天,也为自己规划未来,却始终摆脱不了束缚。我的肩膀太过柔弱,担不起许多的。我知道,继续沉默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说不定,会哪一天,自己会猛然警醒,突出重围,掀开人生新的一页。 回想这样的景象,我竟有这许多的触动,自己都不明白了。大概,真的是压抑得太久吧。开始心疼起自己了。本该朝气蓬勃,怎可如此消沉?本该青春靓丽,怎可老气横秋?如此美好的时日,又怎可这般无奈? 所有的,所有的,只会在目睹到这样情景时,让我黯然。大山岁岁荣枯,河水长流不息,整个世界都在周而复始着,而我仍然在这个角落里,徘徊。仰首试问蓝天,待何时,我才是正真的自我? 置身于缤纷的秋色里,说不尽的情愫,看不尽的繁华,还有那些慎密的心思,一一都升腾飘荡起来了。内心里涨满了无由的幸福,遗忘吧!将一切都遗忘了吧,遗忘也许是对自己最好的慰藉了。尽管不能彻底的清除印痕,起码可以在此刻,将我的心从不肯释放的悲苦逃脱出来一次,哪怕短暂的几分钟也是好的! 一路都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一直是沉默的。不愿与同去的他们有太多的言语,其实想诉说或者表达的有很多,只是这种环境这些同伴们,不太适合当听众,不想打搅到他们的兴致,都是些可爱、善良的人们,不能让他们为我分担更多了。我想我是该给他们带来快乐的。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只知道是老师,只知道姓氏,记住的是他们为人师表的庄重,和喝酒时儒雅的谈吐。 告别时,在大唐的夜色里站定,将这些或许不会再见的容颜在心里印过一遍,然后踏上返桐的车,不再回头。又是一次晚归,不同的是行走在曲折蜿蜒的山道上。心情也是这样,起伏不定。途中,很是享受。静静的山村的夜,甚为宁静。几点灯火,明亮地点缀着。弯弯的山道上,沿途几户人家,演绎着纯朴乡民生活的甜蜜和美满。 一次愉快的旅行,些许欢乐的回忆。 好极了! (六)深夜晚归被训 双节的最后一个日子,很不愉快。 从不觉得天气会左右自己的心情,此时找不到更好原因了,只能怪罪于天气。因为深夜晚归,狠狠的被指责了一番。好在习惯了,练就了柔韧的承受力。深夜归家,确实是不好的,总让老人们担心,真是自责。 可是人总会是矛盾的,很难面面俱到。和朋友们玩耍,时间总是过得快,不知不觉就晚了些。只有自己知道,并非因为喜欢那样的氛围。酒气熏天、烟雾缭绕的歌吧里,没有音乐的时候,静的可怕,有乐声的时候,又闹得心慌。我常常只着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朋友们,或高亢或低沉,或动听或抒情的演唱。昏暗的光线遮不住他们充满激情的脸,,一盏浓茶,几盅干红,几片水果,几颗糕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风度,也表达了相互之间的情谊。就这样静坐欣赏,却也感染了他们的欢乐,传递了关心,也收获到了的友谊。 只是满身的烟酒味,深夜归家,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该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记挂自己的人们。那些善意的批评和指点,都该认真倾听,并需要改正的。 这样,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成长的年岁里,一直是师长们眼里最听话懂事的孩子,得到过许多的褒奖。是爸妈的自豪的骄傲。从儿时有口无心地背《三子经》、《百家姓》、《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到后来在学校老师的循循善诱,我都一直努力着,不让他们失望。直至现在,依旧,依旧恪守着先前的信条。 告诫自己,做个孩子,做个好孩子。并要一直这样。 (七)见到媛 再见到媛,是时隔两年的今天。 都变了,我似乎高了些,她矮了。她找到自己的归属了。 和从前一样,有说不完的话,她给我说外面的世界,我给她说家里的事情。 陪她选婚纱店,最后她穿上了漂亮的婚纱,是个幸福的新娘。 为她高兴,也为她祝福。 来不及小聚,匆忙而归。等明天吧,一起好好说说话。 不必拘谨于朝朝暮暮的,我们都相信,来日方长! 为了再见,留有期待。
(八)、
一段顺心的时光,几个充实的日子。
记录于此,是以为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