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梧桐书屋 于 2013-10-18 12:30 编辑
重庆一日游 9月21日早晨7:48,列车正点到达重庆站,但江城好像还在睡梦中,因重庆市同合肥市的时差在1小时左右,产生这样的感觉实属正常。出站,即去码头购自重庆开往宜昌的船票,黄伟买了张三等舱,我买了四等,少钞也。船晚上6点起锚,有十个小时可供我们自由支配。于是,我与黄伟选择了“重庆一日游”项目。 导游是位川妹子,这姑娘非常热情,讲解也很买力,相对于峨眉山的导游的工作激情与态度,大相径庭,这也许是体制安排的原因吧!峨眉山的川妹子实行固定工资制,每月300元,收入较低但很安逸,而重庆的辣妹子则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制,那么,每个人的工作激情自然有别了。召集了约20名游客,姑娘让车子开到一家中药材店,既有推销药材的目的,也提供免费品尝的饮料,自然与销售药材有关。不过,川贝很有名,惜哉仅能看看耳! 汽车穿行在街道上,导游介绍起重庆的风土市情来,提问游客,知不知道“重庆十八怪”?见无人能答,她便说了几件,如重庆的雾多,亦称“雾都”;路的坡道陡峭,除乘车外,步行的比骑车的多;街道台阶多,有人将其比作“琴键”,屋宇依地势而建,参差错落。 重庆市如同一座为长江和嘉陵江所包围狭长的江心岛,在两江的交汇处,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解放碑。车子刚才沿着位于长江北岸的街道由东向西行驶,后拐向北,沿嘉陵江南岸的街道溯流上行。岸边,有一处粉红色的小楼,导游告知,此为甫志高的故居。我问甫志高是否实有其人?导游说,他是重庆市委副书记,而当时叛变的也不止他一个,而是十几个党员干部。有这么多吗?我和黄伟不由内心一震! 近日,为庆祝建党90周年,重庆台播映了电视连续剧《烈火红岩》,剧中甫志高的原型是中共重庆地下党的书记潘图治。位居第一把手的关键岗位,却贪图安逸享受,甘愿充当国民党军统局特情二处处长杜荫山手中的工具,杜荫山利用这个诱饵,成功的“钓”到了包括重庆地下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江竹筠在内的许多党的优秀分子,上演了重庆解放前夕最为黑暗的一幕:几百名共产党员被残酷杀害在黎明的前夜,可悲可叹,令人泣下!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游览了纪念堂,此为军统特务机关的一座小礼堂,有多名共产党员在此遇害;戴公馆,也称戴公祠,这是原特务头子戴笠的别墅,蒋介石曾下榻于此。当年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和他的儿子小罗卜头在室内被杀后,尸骸就掩埋在门口的花坛里。此处地势较高,可以俯瞰白公馆。 白公馆外墙东北角下,即是一条山涧,一条密道被前任狱友掘通。后来,地下党组织营救时,有十余名党员即由这条密道逃出,其中包括《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是他带出了《狱中意见》。 导游说,解放前夕的军统局控制着三座监狱,分别是:被特务称为“大学”的贵州息烽洞,“中学”的白公馆,“小学”的渣滓洞。划分的标准,根据囚犯的官阶、地位、文化水平确定。例如,杨虎城便被关押在贵州息烽洞,后在那儿被害。白公馆关押的基本上是重庆地下党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干部,有许云峰、陈刚、刘国扬等,还有著名的“疯子”华子良。相对而言,渣滓洞中的囚犯则是基层党员和进步群众,文化水准、工作职务较低。渣滓洞监狱旧址距特务指挥机关稍远。 从白公馆乘车绕行到渣滓洞需35分钟。渣滓洞监狱由一座废弃的小煤窑改建而成,东、东南面由悬崖构成自然屏障,狱门朝北,东北、西北为特务的居室,西南面的围墙外,有一条深谷,一次大雨后,这堵墙坍塌了,当特务逼着囚犯修补时,他们故意修得早率,以备将来越狱时能快速推倒,开辟出一条逃跑的通道。后来发生狱中暴动,有部分囚犯正是从这条通道逃出的。 位于歌乐山外缘的渣滓洞,虽距特务指挥机关稍远,但此地“五步一楼,十步一岗”,戒备森严,且武器装备精良,人员凶悍,所以,给越狱的党员群众以巨大杀伤,除少数人侥幸逃脱,悉被杀害。 离开歌乐山,途经红岩村,瞻仰红岩英雄纪念碑,不禁感慨万千:从叶挺的囚歌,周恩来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到刘国扬的《自白书》“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突然有悟,真的文学,原本由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而绝非文字的游戏啊! 午餐后,游览了重庆市政府广场,这儿有一座当年贺龙主政西南局建造的标志性建筑:会议大厦,白色、立柱、拱门、穹顶,欧洲风格。据说“文革”中贺老总被人讥之为“西南王”,惨遭迫害致死,此为证据之一也。可叹! 广场入口处有座世纪钟,显示距公元2000年还有466天,时间为:1998年29日,14:30。不由催人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