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梧桐书屋 于 2013-10-16 11:52 编辑
(三)峨眉山麓遇刁猴 9月19日,星期六,天空飘起绵绵雨丝。今天5点半起床、早餐,6点半出发,依会议安排,用一整天时间游览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看君要知道,四川地处西部,天亮要比安徽桐城晚很多,那天出教师公寓大门时,天空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汽车打开大灯,绕着盘山公路向山上攀登,看着雨丝绵绵被夜幕笼罩的窗外,能见度不过一二十米,不由得担心起夜行的安全来。 来到山门,下车排队成单列,集体购票进山。隐约听得每人票价500元。这次峨眉山之会,主办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他们带10万元来开会,协办方四川省教委,也有所资助。因此,无需我们出会务费,吃、住、玩全包,每人是得花数千元。 峨眉山的海拔平均在2500米以上,加上这阴雨天气,气温更低。所以,上山前,会友们纷纷去租衣处租借棉军大衣御寒。然而,我的囊中空空如也,唯有以毅力来抵御寒冷了,好在黄伟很仗义,陪我一起来用身体抗寒。东北师范的几位朋友不禁对我们安徽的代表啧啧赞叹: “你们南方人真的了不起,不仅不怕热,也不怕寒!”言下之意,他们原以为我们南方人是不及他们耐得住严寒的,看着我们的表现,很令他们吃惊。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的真实情况——囊中羞涩呢!不过,那年的冬天我一坚持洗冷水澡来着,所以,区区峨眉山的寒冷是冻不着我的。至于黄伟先生嘛,他的身体一直很棒,也是很有能耐的。 自入蜀以来,我一直认为蜀道并不太难走,可在峨眉山的经历,让我真实的体会到《蜀道难》来。 噫吁兮!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诗中所描述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我并未遇到,但从金顶下来时,却遇到了一群野猴。其时,这群野猴包围住落单的我,对我龇牙咧嘴的做怪相,而道旁的观众,非但不来援助,反而如“导演”似的说:“猴子是要你手中的食物,你将那火腿肠和面包扔下,就没事了”,在四处无援中,我只好丢掉了手中旅行社早上发放的,准备作中餐的火腿肠和面包,随即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可就在我在不远处回头一瞥的当儿,却发现我那袋刚刚丢弃的食品,又被那位拿木棍的“导演”,从头猴的爪牙之下夺了过去。不知何故,一种被人合伙谋算的遭到拦路打劫的受害之感油然而生。不由慨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峨眉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看君也不必悲观,见我的中餐被恶猴所夺,浙江的黄先生与我分享了他的中餐。同时,我也因此与黄先生开始了一段登山的旅程。本来,此路有索道可坐,那将省去不菲的力气,偏偏有一群小贩围住了我俩,黄先生性急,慌不择路,加上导游失职,于是我们自山脚拾阶而上,小跑攀登,出了一大身汗。浙人的脾气多如鲁迅,导游自然免不了挨骂! 刘真福是江西籍人,任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其人好戏谑,逗引着一位青年女贩忽快忽慢的追随,最后还是未购人家的商品。然而,大群面前又觉跌价,最后付二元人民币方得了结。此游山途中的一朵小花絮也,书之供君一乐! 人教社的前总编张孝感先生雇了根滑竿,戏言“文革”中增为别人抬过滑竿,不意今日却端坐其上,岂非人生之小“轮回”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