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60|回复: 0

[桐城网安] 桐城市人民防空工作扎实开展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583

回帖

95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52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3-9-17 1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市人防办认真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为方向,坚持把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防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行政、优化服务,强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应对未来战争威胁,增强城市整体抗毁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人防办始终将人防工程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强化政府、社会和全民共建意识,按照人防法的要求,对符合建设防空地下室的单位,强调必须修建,努力实现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竣工、在建和报建人防工程均有序推进。依法加大人防易地建设费的征收力度。按照“以收促建”的要求,对不能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取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为国防建设积累了一定的专项资金。

   人防通信警报系统作为国防战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组织指挥战时人民防空平时抢险救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市人防办开展了两大建设:一是开展人防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提高组织指挥能力。通信指挥设施设备逐步配备到位,通信顺畅。围绕上级机关和跨区域救援主题,利用人防机动通信指挥车积极参加演习筹备。在市人武部的重视和支持下,安排了国防光纤通信,人防通信指挥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是加强人防警报系统建设,提高警报发放能力。为及时准确发放各类防空、防灾警报,该办按照“长期准备”的要求,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警报设施管理,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初步建成了防空警报控制系统一套,电声警报器18台,车载警报器2台,各类警报器总数达20台,并定期进行维护管理,全市警报鸣响率达100%,城区防空警报音响覆盖率达95%以上。同时还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九·一八”防空警报试鸣活动,让广大市民熟悉和了解防空防灾警报信号,切实增强防空防灾意识。

   人口疏散体系逐步完善、防护目标重点突出。人防办在市政府和人武部的领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展人口疏散预案、重要目标防护工作。不断修订和完善了桐城市人口疏散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制订了《桐城市城区应急疏散方案》,绘制了桐城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确定了城区应急疏散场所,临时应急避难地及临时应急指挥办公场所,制订了城区人员疏散路线和疏散通道。桐城九中和实验中学等学校还组织学生,利用“九·一八”防空警报试鸣,开展疏散演练。我市是国家三类人防城市和省级人防重点城市,该办结合桐城实际,在市人武部的领导下,确定了重要防护目标,并提出相关防护建议。

   国防人防教育丰富多彩、“准军事化”建设扎实推进。国防人防宣传教育有声有色。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人防工作法律法规和国防知识,在《桐城报道》开辟“聚焦人防事业”专栏,宣传人防知识,着重介绍防空防灾常识。结合“九·一八”国耻纪念日,开展防空警报试鸣,利用手机平台,发布国防人防教育短信。2012年该办在“九·一八”前夕,同时在城区两个广场推出“人防知识橱窗”和“国防教育图片展”,吸引众多市民,增强了公民国防观念,提高了社会人防意识。2012年10月17日,安庆市国动委办事机构规范化建设观摩会在我市召开,该办作为桐城市国动委常设机构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根据国家人防办《人民防空机关“准军事化”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人防办不断强化政治思想、战备训练、业务素质和作风纪律建设。狠抓岗位练兵,积极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定期参加预备役部队组织的实弹射击和训练。

   尽管我市人防事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市人防事业起步较晚,虽与同类县相比成绩显著,可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与人防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市人防工作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扎实推进人防工作向基层延伸。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关于在基层人民武装部增挂人民防空工作站牌子的通知》要求,2013年底前在基层人武部增挂“人民防空工作站”牌子。人民防空工作站在人武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受上级人防部门指导。其主要职责:配合国防教育,做好人防法律法规和防空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做好本辖区民防应急救援有关工作;了解掌握基层人防工作有关情况,为上级人防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积极筹建市人防地面应急指挥中心和地下指挥所。拟建的人防地面应急指挥中心和地下指挥所是集指挥、情报、预警、控制、通信于一体的应急指挥自动化系统,可与政府其他工作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平时可作为市委、市政府防灾指挥所,战时用于防空指挥。

   加强人防疏散基地(地域)等场所建设。有计划地建设应对战时和突发重大灾害临时安置、疏散人员的场所。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疏散方案,切实做好防空防灾疏散保障工作,划分了隐蔽位置,确定疏散路线,标明工事出入口。

   切实抓好人防工程建设与开发利用。一是严格人防工程规划管理。积极争取将人防部门列为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依法将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是进一步规范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坚持人防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强对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强化工程过程管理,把好人防工程验收关。三是通过招商引资修建公共人防工程,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四是按照“以建为主,以收促建”的要求,加大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的征收力度。

   继续做好通信警报系统建设。抓好城区防空警报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防空警报器时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参加“九·一八”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并与教育部门协作,组织城区中小学生结合防空警报试鸣进行防空防灾演练。

   强化人防宣传教育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广泛发放《居民防空防灾手册》。进一步开展人防教育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五进”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主渠道的作用,广泛宣传人防性质职能、人防法律法规、人防建设成就,不断提高居民的防空防灾意识和国防观念。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