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5|回复: 3

[其它] 出使安南 其四 程芳朝

[复制链接]

66

主题

104

回帖

238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238
Q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3-8-31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梧桐书屋 于 2013-9-1 10:15 编辑

君⑴诗庾鲍⑵比清新,赋就名篇赠远行。
岂有南金⑶装越橐⑷ ,径同珠玉重邮程⑸。
携来旧袖清风⑹蒲,采得芳洲籣惠生。
珍重诸公歌折柳⑺,桃花潭水⑻颂深情。
(《桐城县志道光续修》261—262)
注释:
⑴君:安南王,亦指代东道主国的君臣。
⑵庾鲍: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庾信和鲍照。据载庾信由南朝出使北朝,适逢南朝发生变乱晚年滞留于北方,然而因为拂不去的思恋而作诗叙怀,有“庾信文章老更沉”之说。鲍照见史料。
⑶南金:安南国的黄金。金,泛指金银珠宝等。
⑷橐:一种口袋。越橐:越国制造的一种用来装金银珠宝的口袋。
⑸径同珠玉重邮程:径,途径,道路。程芳朝接受的是大清国朝廷的诏命,代康熙帝来安南国册封新王,那时,将这样的外交(或内务)称之为“王程”。所以,对于身膺安定祖国南部边陲的外交使命的程芳朝来说,他清醒的意识到,对于东道国朝廷上下君王大臣们所赠送的金银珠宝只有一概辞谢,才是完成“王命”的最佳选择,否则,他程芳朝身为特命的钦差大臣,来程时带的是“王命”,回程带走的却是金银,那他不是在同安南国的君臣在做买卖吗?如果那样的话,安南国又会怎样看待康熙帝和大清朝廷呢?他们还会对宗主国存有敬重与畏惧之心吗?“岂有南金装越橐,径同珠玉重邮程”,以反问的口气说:岂能把安南国的金银珠宝装进自己的口袋,将回返朝廷复命的归程混同于满载沉甸甸的金银珠宝商贾的行程呢?由此可见,当时,程芳朝辞别之际,如何将上到国王下到友好的安南民众们的“谢仪”一一推辞掉,而又不让东道的君臣国民们感到难堪、疏离、被拒绝的不快,以及用什么样的的诚敬的态度来“婉拒”,也是破费了一番心思与周折的。
⑹旧袖清风:肩负“王命”,往返在万里之遥的艰辛旅途之中,携来的是旧袖,带走的是一缕清新的风尚。大有《红楼梦》中“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意思。只不过,此处表达的是主人公既不会为权势所屈服,也不会被金钱所收买的高风亮节的操守,书写的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中国古圣贤式的人格理想与远大抱负。
⑺折柳:唐人亲朋送别的风俗,出长安城数十里,到了灞桥地方,以酒饯行,折柳送别而已。故有“灞桥送别”、“灞桥柳”、“灞桥折柳”等说法。
⑻桃花潭水:化用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成句,表达中越人民深厚而又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源远流长的真挚情谊。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

主题

104

回帖

238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238
QQ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16: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芳朝是清代桐城的第一位板眼,即一甲第二名,并且是从平民布衣之家走出的士大夫。他的诗作有84首被潘江编入《龙眠风雅》。此诗反映了这位出身卑微的钦差恪守做官底线,廉洁奉公、洁身自律的优良品质。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67

主题

943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582
QQ
鲜花(129) 鸡蛋(0)
发表于 2013-8-31 2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芳朝是桐城民间的流传甚广的故事人物!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

主题

104

回帖

238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238
QQ
鲜花(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1: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从一介布衣,凭考试进入社会的上层,晚年辞官归隐,得以善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